经常看书的孩子,和不看书的孩子有哪些区别?这些小事就能看出来

文丨橘妈

经常看书的孩子,和不怎么看书的孩子,真的能看出区别吗?

说实话,我之前很少看书,所以在生孩子之前,真没想到,也不相信,给孩子买绘本、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已经是很多父母每天坚持的事情了。

但是生了孩子之后,每天晚上陪孩子看书,我已经坚持了4年了。

公司一个同事,她也一样。

有一天我俩就交流,有没有发现孩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的地方。

同事说:“我家宝宝第一天去幼儿园的时候,我问他什么感觉,他居然觉得班里的孩子都好幼稚,明明他和人家都一样大。”

我也有这样的感觉,因为孩子坚持读书的时间还不算长,而且多是以绘本为主,自主阅读的能力也还没有形成,但是孩子的思想比一些孩子要成熟,这一点已经体现出来了。

知乎上有这样一条问答:“经常看书和不经常看书的人,长此以往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做了回答。

今天我们来说说,生活中哪些小事,能看出两者的区别。

一、可以给孩子补充丰富的背景知识。

就像知识储备量不同的人聊不到一起去,跟看书的孩子聊天的感觉,和跟不看书的孩子聊天,也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我有一次带几个年纪差不多的小朋友玩儿,有个小朋友经常问我问题,而我惊讶的发现,我居然不用太费心想,怎么把一些初高中的知识翻译成小孩子能听懂的话,我跟他聊天的过程中,不断的从一个和孩子对话的方式,变成一个和大人对话的姿态,原因就是这个孩子给到的反馈,体现出他丰富的知识背景。

而其他小朋友知道的就比较少,你想要说明白一件事,就需要先向他解释另一件事。

对孩子来说,背景知识越丰富,他学习一些有深度的东西就越简单,因为他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而这些背景知识,也给孩子提供了更强烈的求知欲。

而越是“无知”的孩子,越是容易满足现状。更可怕的是,不读书的孩子缺乏学习的途径,输入的效率会很慢,而已有的知识却有一个不断遗忘的过程,到最后孩子就只对日常使用的知识熟悉了。

二、更能忍受孤独。

喜欢读书的孩子,都会给人一种很沉静的感觉,一个人的时候他们也非常自如自洽,不爱“叽叽喳喳”,让人觉得有内涵。

我有一个表弟,非常喜欢看书,我以前自己买的书,给我亲弟弟买的书,都被他借走了。他周末或者放假的时候,很少出门玩儿,也不见他有很多一起玩儿的同学,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如此。

而非常明显的是,他的气质也也在一年一年的发生改变,越来越沉稳,自如,虽然不太爱说话,但是和人打招呼却不显得拘谨和生涩,一个人坐着的时候,安然自若。

读书的过程,其实是孩子逐渐认识自己的过程,我是谁,我要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哪怕没有外界的东西,读书就是他的精神世界。

有的孩子很害怕别人的眼光,很害怕自己孤独,但经常看书的孩子,内心会更加强大,可以享受孤独。

三、情商提高,变得有趣

读书可以提高情商,为什么呢?

因为读书可以培养孩子的同理心,锻炼孩子的理解能力。书中自有人情味,看的多了,就能够理解更多人的人生,对万事万物更加包容。

同时,读书还可以让孩子变得更有趣。

幽默是一件很高级的事情,让人觉得有趣,必须要有内涵,有情商,有才华。


读书的优势,还不仅体现在这些具体的能力上,它还会给孩子带来现实意义上的好处和成功。

《罗辑思维》的创始人罗振宇,在参加《奇葩说》的时候被马东爆料:“罗老师每天读书的速度是惊人的,他办公室有一面电子屏,他每天就站在电子屏前面,翻一页只需要一两秒的时间,而且这件事情,他已经坚持了很多年。

虽然罗振宇本身有些争议,但是不可否认,罗振宇当初《罗辑思维》视频节目的成功,靠的就是广泛的阅读,以及对书本的解读这件事。

看,会读书真的是有很大好处的。

何况, 正是因为很多人不读书,发现一个人爱读书后,大家都会非常佩服,这也是一种无形的优势。

我有个同学,大学的时候开始每天读书,她不爱社交,不爱出寝室,没课的时候就待在宿舍看书,图书馆借书非常方便,她基本上一周去一次,一次借4本,一周就可以看完。

在校图书馆的排行榜上,一直名列前茅。

后来毕业后她到了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单位里事情很少,她闲着没事,就每天看书。

结果就是,领导和同事都知道她爱看书,都对她另眼相看,她说自己能够感觉到,大家对读书的尊重,对喜欢读书人的尊重,这样的改变,也让她性格更加阳光,更加有能量去爱周围的人。

这应该就是读书带来的一种力量吧。

读书给孩子带来的,是一种整体的气质,和不读书的孩子相比,他会更从容,更独立,更睿智。可能短时间内看不出来,但日积月累之下,一定会产生不小的变化。

而作为家长,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就是在和孩子一起酿一瓶酒,时间越久越香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