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散文】王斌 ‖ 舅爷当红军
我没见过舅爷,只知道,参加红军那年,舅爷整16岁零3个月。其实,还是个大孩子。
舅爷袁正清是我外婆袁桂英的兄弟。老家就在雅安市中里镇的袁家坝。1935年6月,张国涛带领的红一、四方面军到达雅安中里镇时,舅爷还只是个成天跟着姐姐,在家里砍柴、挑水、喂猪的农家娃。
那天早晨,舅爷挑着一担水桶到村口的水井去挑水。打满了水,一转身,就看到一队红军队伍顺着大路往村里走过来。舅爷赶紧挑上水桶就往家里走。这段时间,村里来了一队又一队的红军队伍,他要马上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和姐姐。
舅爷挑着水桶回到家里,母亲袁张氏正在灶屋里烧火做早饭,姐姐袁桂英提了一桶潲水,在猪圈屋里喂猪。把桶里的水倒进水缸里后,舅爷绞着两手进了灶屋。“妈”,站在母亲身后,舅爷口里嗫嚅了半天,才吐出了几个字:“妈,我要……”“啥事?”听到儿子的话,正在烧火的袁张氏扭过了头,见儿子脸上一副怪怪的样子,又追问了一句:“幺儿,到底有啥事?”“妈,我也想去当红军!”袁正清憋红了脸,咬着嘴唇,终于对母亲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一听儿子想去参加红军,袁张氏“腾”的一下就从木墩上站了起来,“你说啥,你说啥,你想去当红军?”袁张氏的嘴唇哆嗦着,右手食指的指尖几乎快要戳到舅爷袁正清的鼻子,逼得他一步一步往后退。
听到灶房里母亲和弟弟的争吵声,姐姐袁桂英赶忙放下潲水桶,三步两步跨进灶屋里。问清了事情原委,袁桂英当即表态,支持弟弟参加红军。“妈”,袁桂英依偎在母亲袁张氏的身边,摇着袁张氏的胳膊说:“这段时间,你也看到了,红军的队伍在村里帮我们修房子,淘水井,做了那么多好事。”见母亲脸上已有缓和,袁桂英又趁热打铁接着说:“妈,大家都说,红军的队伍斗地主恶霸,还分田分地给穷人,是一支好队伍。”“就是,这些天,好多人都到黄葛树下排队剪头发,参加红军了。”一直嘟着嘴,站在一旁的弟弟袁正清不失时机的补上了一句。“好,好,同意了,”见女儿和儿子说得在理,母亲袁张氏摊开两手,最终点头答应了儿子去参加红军。
那天吃过午饭后,舅爷袁正清就到村西头的百年黄葛树下排队剪了头发,报名参加了红军。当天下午,七八个红军战士到了外婆袁桂英家里。打扫院子,清理猪圈里的猪粪,修缮垮毁的围墙……他们一进门就忙活开了。一个红军排长模样的人还垃了根长条凳到打扫得干干净净的院子里,让母亲袁张氏坐下,感谢她培养了一个好儿子参加红军。
外婆袁桂英最后一次见到弟弟袁正清是在三天后。母亲袁张氏叫她给弟弟送两双布鞋去。到了红军新兵驻扎的大院,外婆看到那些红军新兵有的在喊着号子走正步;有的用手托举着步枪,正瞄准墙壁上画的白粉笔圆圈练习射击;弟弟袁正清和十多个红军新兵围在一个剪短发的女红军周围,正在学唱歌。“八月桂花遍地开,红军的队伍就呀就要来……”这是弟弟他们那天唱的歌。外婆袁桂英后来回忆说,几天后,这支红军队伍就离开了中里村,从此,他和母亲就再也没有得到过弟弟袁正清的消息。
时光匆匆,80多年的时间弹指一挥间,转眼即逝。但人们不会忘记那段红色的历史,也不会忘记和舅爷袁正清当年一起参加红军的年轻人。
完稿于2020年4月21日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