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学

历史的进程不是直线形的,而是螺旋形的、波浪形的。以发明创造的“突现”作为发展的推动力。中国的“四大发明”,加速了世界文明发展的步伐。十九世纪英国瓦特发明蒸汽机,引发了世界性的工业革命。当今世界的眼光关注了中国的“儒学”,各国相继成立了五十多个“孔子学院”,着眼点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中国的《国学》研究热,也是如火如荼。各地的“国学研究会”纷纷成立。因为《国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研究和继承,在建设创新性中国中不断创新。
一、什么是国学?
国学是中国学术的简称。称中国学术为国学,所谓国是本国之义。具体讲,就是中国传统学术。清以来论学术分为三类:一、义理之学(哲学);二、考据之学(史学);三、词章之学(文学)。后又补经世之学(政治经济学)。这是人文科学,不包括自然科学。在此之前,也在明清之际,曾类分学术三种:一质测之学(自然科学);二通几之学(哲学);三宰理之学(社会政治学)。这样宏观分类,未免简而未备。
到清代,乾隆颁旨编《四库全书》,纪晓岚任总篡官。《四库全书》者,经、史、子、集也。经部:就是经学(包括文字学,古称小学);史部:就是史学,(包括地理学);子部:就是杂学(包括诸子、兵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以及释、道、儒典籍);集部:就是文学。其中,将哲学、自然科学、宗教都归入子部。
总起来说,中国传统学术包括哲学、经学、文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自然科学以及宗教、艺术等等。其中自然科学有天文、算学、地理、农学、水利、医学等,这些都是国学的内容。如上是中国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研究的成果,也是我们学习《国学》的导引。
二、为什么要学国学?
苏州园林中有个“网师园”,盈门大厅悬一匾额,上书“清能早达”。清者,水澄清也,与“浊”相对。达者,到也,明白,通晓也。如“知书达理”。不论做什么事情,象走路一样,只有“路线清楚”,或曰“理论通晓”,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我们学国学,就要明白学习的道理,以达到“法古、益今、启后”的目的。就是效法先贤;功在当今;利在千秋。此“六字方针”,是二十八年前我任“晋州魏征研究会”名誉会长时提出的。今晋州“魏征公园”已成为“河北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魏征文化研究”当然是国学的内容。说明他们研究见到了成效。作为一名中国人,首先要学习和掌握本国的学问,进而学贯中西,才能造就华夏复兴的人才。
我认为,国学的定义可以再通俗一点,那就是中国的学问就叫国学。中国的学问,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何为文化?《辞海》中说:“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叫文化。”我在研究中认为,再通俗点讲“文化即文明之普及和深化”,这是我当年做文化局长时所研究的成果。此中“文明”是文化的根基,没有文明,哪来文化?那么何为文明?通俗讲就是“真、善、美”。具体讲就是发明创造的“真、善、美”的成果。人类的文明发展,就是在不断的发明创造中前进的。不管是精神的、物质的,还是政治的,都讲这三个字。真,就是真理,从哲学上讲叫“理性认识”;善,就是信仰,从哲学上讲叫“悟性认识”;美,就是艺术,从哲学上讲叫“感性认识”。这是在发明创造中最完整的认识功能。
作为“文化”,素来有大文化小文化,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之别。老百姓讲“有文化”就是会写字,会算账,能写信,就叫有文化。我们讲的是大文化和广义文化之概念。我认为,任何领域的体系性的文明结晶,才叫真正的“文化”。诸如,服装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影视文化、戏剧文化、健康文化,企业文化、园林文化、校园文化、乃至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性文化等,“广义文化”的领域真的是博大精深。这些都是“大文化”的理念:解释为,一个文化体系的发生根由;发展过程;创新成果。比如,有人把书法领域的学问叫“书法文化”。商业领域的拿手戏叫“营销文化”,银行系统叫“金融文化”,军队系统的叫“国防文化”等等。你看,举目所及的领域学问统称“文化”。有人说,企业的最高层次是“文化”,其中奥妙何在?近年,河北省成立了“文化创意协会”、“文化产业协会”,全国成立了“文化力研究中心”。今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那就是说“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凝聚力的基点。“中华传统文化”是总成文化的积淀;“国学”是传统文化中学术观念的代称。说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是从有史记载的“人文初祖”黄帝作始。当然包括《国学》的精粹。
《国学》的内容博大精深,是前人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所谓“先进文化”的基点,正是根植于中国《国学》的精髓。诸如,“以法治国”、“以德治国”、“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就借鉴了古人的文明成果。秦始皇统一六国,任用“商鞅变法”的“立法治国”。十四届六中全会“弘扬道德”,正是道家老子“道德经”的神奇。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引用了“中华道德”的行为规范。“构建和谐社会”,借鉴于佛家的“和”。我为《百佛书画册》题序,逻辑推理说:“和谐者,平衡也;平衡者,为善也;为善者,尚和也;尚和者,和尚也。”这种“以和为尚的精神叫“和尚”,“和尚”是佛家的尊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建国初,周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政策,正是儒家提出的“和而不同”,即“求大同存小异”;小平同志提出的香港、澳门回归的“一国两制”政策,也是根由于这一儒家学说。当今,世界各国成立了五十多个“孔子学院”,这是东方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在美国“世界孔子研究会”的大堂上,悬挂流金牌匾,上写孔子名言:“以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日本的“立命馆大学”的校名,就取孔子《论语》中的“安身立命”。孙武、孙膑祖孙创立的《孙子兵法》及《三十六计》,成为世界尊崇的“军事宝典”。总之,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很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宝库,任何“文化策划”、“文化创意”,都离不开这个源泉。
三、如何学《国学》?
《国学》领域的包容,浩如烟海。单说《四库全书》就有七万多卷,你能读得过来吗?显然不能。我学习《国学》的方法是化繁为简,纲举目张。要抓住影响历史进程的朝代,流传后世的“经学典籍”,以及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物,去梳理《国学》的纲和目,形成自己独特的对《国学》的认知。近年,我潜心研究的《“三”的概率科学》,也叫《三律科学》,虽为具有“相对真理”的“工具科学”,我却受益无穷。她可以把任何事态简化为“三”去解读。我的理论基础是老子的“三生万物”。先提出探索,可与同仁商榷。如下,我从“三个三”中解读《国学》概论。
(一)、历史上“三大盛世”的《国学》精神
一为汉代的“文景之治”。实则到汉武大帝完成了大业。因为汉代的历史功德,奠定了一个民族的名称——汉族。乃至中国的语言文字叫“汉语言文字”,世界称中国人为汉人。(1)解决了大汉三代不宁的“匈奴扰边”。匈奴乃游牧民族,骑马射箭,勇猛无比,每战必胜。汉王朝无奈,只能讲和,条件是送粮食、牛羊和女人,以此维持短暂的安宁。特别是要送“公主”给匈奴大单于做老婆,直气的汉武帝暴跳如雷,他说:“难道大汉的安宁维系在女人的胸脯上吗?”为此,他任用卫青和霍去病,磨兵砺马,备战惩匈,三年打了三大战役,直捣匈奴老窝狼居胥山,把匈奴残部赶到大漠以北。如今的甘肃“武威”,霍去病的封号“冠军侯”,以及犒赏三军的“酒泉”,就是历史的见证。(2)、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谏议,罢黜诸子百家的学派杂说,独以“儒家学说”作为全国的统一思想,此功劳大矣!至今,我们做人做事的道德标准,仍然是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3)、司马迁的《史记》成为千古绝唱,准确地记载了汉以前各朝的时代风韵。如《汉高祖本纪》中,弘扬了刘邦的用人之道。他总结楚汉相争的经验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震国家,给馈赏,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攻必取,战必胜,我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我能用之,此我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被我擒也。”刘邦谦虚自比,表彰了大汉三杰,却说明了他的“用人科学”。中国象棋的发明,就总结了楚汉相争的智慧。
二为唐代的“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开创大唐盛世,得益于名相魏征的鼎力辅佐。魏征不做唯命是听的忠臣,要做直言敢谏的良臣。良臣就是敢提意见乃至批评皇帝,皇帝容臣纳谏,匡正时弊,才有这煌煌盛世。魏征进谏200余例,被后世称为“人镜”、“千秋金鉴”。明朝清官海瑞赞魏征为“直言第一”。公元643年,魏征逝世,唐太宗命陪葬昭陵,并感慨涕颂:“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殁,朕失一镜矣。”盛唐业绩辉煌,彪炳后世。(1)、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十渐不克终疏》(后世称为“双十疏”),李世民作为治国良策,悬挂后宫,以“座右铭”日日省察。“双十疏”的要旨是“民为邦本”,“固国安民”。魏征进谏中的名言:“民,水也。水可载舟,亦可复舟。”说明“民之本要”。其《贞观政要》与两司马的《史记》《资治通鉴》,成为历代王朝的“治国宝典”。(2)、唐朝为中国的“文胜”巅峰。一则《唐诗三百首》,为后世文学之首要,李白、杜甫为“诗仙”、“诗圣”。二则中国是散文的国度,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韩愈、柳宗元为领军人物。三则中国书法讲法度,以唐代楷书作始,历史上“书家八宗”颜、柳、欧、赵、苏、黄、米、蔡,以唐代颜、柳、欧为魁首,俱为国宝书法的“楷模”。著名的“书家要帖”《九成宫醴泉铭》称“三绝”书帖:即唐太宗钦定,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写。文物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成为“天下第二行书”,原迹也存台湾。(3)、唐朝“贞观盛世”又产生了中国人的别名——唐人。现世界西方国家大都建有“唐人街”。“唐装”成为中国服装文化的标志。现今,世界峰会论坛,各国领袖把“唐装”作礼服,“唐装”代表世人眼中的中国。
三为清代的“康乾盛世”。清朝创立268年,其中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位134年,占清13代皇帝在朝的二分之一。大清虽为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康、雍、乾”却创出过辉煌盛事。(1)、注重民族团结的典范。清王朝是满人爱新觉罗氏坐天下,面对百分之八十的汉族臣民,还有众多少数民族。康熙在承德《避暑山庄》建“外八庙”,就是主张民族团结的象征。(2)、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集成。一是康熙颁旨编写《康熙字典》。二是乾隆组织编写的《四库全书》,千名翰林编修,历时十八年,“经、史、子、集”七万多卷,分储四大藏书馆,即北京、辽宁、浙江、承德《避暑山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由此而洋洋大观。成为《国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乾隆年间在《紫禁城》建立书法《三希堂》,乾隆皇帝御制《三希堂法帖》。以“三希”命名,就是王羲之的《快雪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为中国书法的集成做出了极大的贡献。(3)、明清小说创作的盛期。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大都成作于“康乾盛世”时期。特别是《红楼梦》,被世界推崇为“世界名著”,堪为煌煌盛世的自豪和骄傲。
(二)、“宗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
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国家是宗教国家。主要的有四大宗教:天主教、耶稣教、伊斯兰教、佛教。中国自西汉几乎同时出现了三大宗教,那就是儒教、道教、佛教。其中儒教、道教是国本教种;佛教是外来教种,但已成为中国化的佛教。中国的儒、道、佛教义,各用一个字表示,儒家讲“正”;道家讲“清”;佛家讲“和”。这“正、清、和”内含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历来文化的传承,都是以“文化的体系性”作为行为载体的。
一为儒教文化。儒教也称之为“孔孟之道”,由孔子和孟子为代表,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传授教义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孔子的代表作,主要是《论语》,是由孔子的学生记载和回忆孔子的言论所著成的。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赞誉。孔子讲“仁爱”,它影响世界的名言,就是“以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世界上普遍接受的“做人的最低标准和最高标准”。是世界尊崇和研究孔子的信条。晚孔子约五十年的孟子,继承孔子学说,他主要讲“仁政”,就是治理国家的理论,《孟子》是他的代表作。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第一次把“民”提到齐天的高度。特别是汉武帝采用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后世历朝历代大都以儒家学说治理国家。儒家的“三纲五常”:“三纲”是讲“秩序”;“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修炼人的“品质”标准,至今仍然是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血液中的“道德信仰”。近年,山西省拍摄了影响极大的电视剧《走西口》,形象化地解读了中国人所遵循的“五常”。他们解释为:大爱大忠是为仁;大孝大勇是为义;修齐治平是为礼;大恩大恕是为智;公平合理是为信。我理解为:仁对爱,义对正,礼对敬,智对惠,信对诚。从中华传统美德讲,“儒家学说”涉及做人做事的方方面面,如爱国、励志、仁爱、孝悌、诚信、明理、自强、奉公,等等。这是中国人“以人为本”的修身养成。至今,中国有修养的行业精英都冠之以“儒”,如儒将、儒医、儒商等。
二为道教文化。春秋时,老子创五千言《道德经》,至汉代形成了道教。中国老百姓的信仰,以道教为主,家家过春节贴“神像”,这“神家”大多是道教系列,流传为姜子牙封神。道家讲“清静无为”、“无为而治”、“道法自然”。有一副对联说:“零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就是学习仿效的意思。基本说明道家的教义。(1)、上联是老子的哲学观念,“三”为众为大,也为最小。生出的“三”,演化为万物。比如,世界由“天、地、人”三者构成。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弄通三宝天地通。从哲学上讲,也可以说是“一分为三”。道家“阴阳”学说,横贯万事万物,其阴阳转化之变点,就是那个“三”。我所研究的“三的概率科学”,就生发于此。(2)、下联说的是“道法自然”,那就是世界物种,与生带来了自己的天职,就是固有的品质。比如动物中的狗,天生的看家护院,忠于职守,不用人给它办什么培训班。“羊羔跪乳”感发了人间的至孝观念。人的思想品质,多为摹仿自然物种而形成。道家理论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最高品行的是水,水利万物而不争高低,人往高处走,水偏偏向低处流。唯此,水才汇成汪洋大海,才排山倒海,势不可挡。水可朔可方可圆,可液体,可固体,可气体;“抽刀断水水更流”,“水滴石穿”,等等。(3)、天道地德。道家乾卦的卦辞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生发出“天道地德”的概涵。《清华大学》的校训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足见,道家教义道出中华文化的精髓。人类要和大自然和谐共处。
三为佛教文化。佛教从印度传来,讲“法轮常转”、“普渡众生”。佛家一副对联说:“佛理如云,云在山头,登上山头云更远;教义似月,月在水中,拨开水面月更深”。其一、联义道出,佛家理论神彻而高远,但又平易而近人,人人可登山拨水。这高深和平易合为一体,叫作“我即为佛”。只要按佛家理义去做,“人人可为佛”。其二、佛家以“善哉”为本。双手合十的善言、善举、善行,是佛家理论普及深远的根基。“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人之为不善,一不善而足”。我经常题写“举善盈乐”,就是佛家理论的启迪。其三佛教组织体系严密,遍布国内的“佛寺”成为弘扬“和谐善德”的标志。其《多心经》《金刚经》《圆觉经》,成为书法家抄经布善的乐事。
(三)、“三大国艺”,是中国特有的艺术。
“三大国艺”者:国宝书法;国粹京剧;国术武术。她根于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其他国家是不会有的。当然是中国《国学》的组成部分。
一为国宝书法。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艺术,叫国宝书法。汉字在《国学》中叫小学,每个汉字的诞生都孕育着一段故事,从象形、象意,到谐音、假借等,千姿百态,洋洋大观。(1)汉字艺术的创始、发展和型态,可达十类:甲骨文、金文、汉简、篆书、魏碑、正楷、隶书、章草、行书、草书。汉字的历史,承载了历史的汉字。这门耐人寻味的艺术形式,是任何国家所不具备的。(2)浩如烟海的中国书法,孕育了历代星光灿烂的书法大家。王羲之的《兰亭序》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唐、宋、元有八大书法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苏东坡、黄庭坚、米芾哦、蔡襄。标志是都有楷书书帖留世。《中国书法》社,1999年评选出二十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吴昌硕、林散之、沈尹默、康有为、沙孟海、毛泽东、谢无量、于右任、齐白石、李叔同。他们的影响都以书法珍品张扬于世,成为今日习书者的楷模。(3)、毛泽东的书法艺术,是当今中国书坛的一大奇观。现今,各地“毛体书法研究会”纷纷成立。我的观点:对前人的书法财富,一是敬畏,二是临摹,三是创新。以此,才能学习、继承、弘扬中国的“国宝书法”。
二为国粹京剧。中国的戏剧从元杂剧开始,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若讲鼻祖,那就是关汉卿,代表剧作《窦娥冤》。而京剧的历史只有二百多年。1790年清乾隆皇帝过八十大寿,“四大徽班”进京庆寿演出,乾隆大喜,择选剧种和演员,组成了一个新剧种,那就是京剧。(1)、戏剧根植于民间,承载着《国学》精神的传播任务。诸如“四大名著”、“三言两拍”等的创作,于戏剧素材息息相关,互为借鉴。平民百姓懂得历史,懂得“仁、义、礼、智、信”,大都是看戏和听书所得到的。有一首诗说:“斜阳古柳赵家庄,复鼓盲翁正座场,身后是非谁还得,满村听唱蔡中郎。”(2)、中国有三百多个剧种,以京剧为国剧。京剧吸收地方剧种之优长,追求精粹和规范,且“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行行都能出状元。比如,梅兰芳的《穆桂英挂帅》,就借鉴移植于河南豫剧。那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好戏,形成了各大剧种所共有的剧目。如《白蛇传》《赵氏孤儿》《玉堂春》等。(3)、京剧大方、正派、经典,体系完备,人才辈出。一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民间评选出“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四小名旦”。以梅兰芳、马连良、张君秋作为代表。二是京剧脸谱、服装道具,和“大写意”表演程式,被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三是京剧上千个剧目中,熔铸着“发人深省”的《国学》精神。北京承接奥运会八分钟的表演,就展示了“国粹京剧”。
三为国术武术。世界武术之根在中国,以“太极拳”六大门派为代表。(1)、中国武术的功能有三:健身、技击、艺术。全民太极拳的传授和习练叫“健身”;其“极限”功能为打斗技击;影视“功夫片”为艺术。(2)、中国武术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天津霍元甲打败俄国大力士,为国争光。他创立的“精武门”,弘扬了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3)香港李小龙,以哲学观念“以无限为有限”,“声东击西,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创立了“截拳道”。后进入影视界,他的“功夫片”《精武门》《唐山大兄》《龙争虎斗》等,风靡世界,为世界送上了“中国功夫”的武术大餐。他出色的“两栖功力”,展示了中国《国学》精神的深刻内涵。上世纪七十年代李小龙逝世后,至今仍被世界评为“世界十大杰出华人”。
四、《国学》研究的得与失。
综上所述,中国国学的民族精神,或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一是“以人为本”;二是“敬业乐群”;三是“平衡和谐”;四是“自强不息”。这一个个庞大而精巧的理论体系,将是学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学好国学理论,定会打开“文化创新”,或曰“创新文化”的智慧大门。
任何学术的争论和发展,都有个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过程,何况历史时代的局限,也必然随之出现瑕瑜互见,精粗并存,我们必然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剔其糟粕,批判性的继承。一是自隋代开始的“科考制度”,到晚清寿终,状元殿试的题目,统统是社会科学的策论,从来没有自然科学的内容,这是个极大的缺失。英国人用中国发明的火药,制造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二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以法立国,批判封建制,确立郡县制,统一文字度量衡,功劳大如天。为什么反为只存在“十六年”的短命王朝?三是宗教学说也有不少糟粕。如儒家的“三纲”,什么“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等,缺失法制观念。什么“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男尊女卑”,以及“上智下愚”、“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等,都是没有真理性的糟粕。
中国为世界上第一大国,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中“印度”、“希腊”、“埃及”,其文明发展江河日下;中国的文明却呈繁荣发展势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受人欺负的“东亚病夫”站起来了,国际地位和国际声望逐步攀升。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展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东方巨龙正在腾飞。让我们学习《国学》,振奋民族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性中国,点燃中华传统文化的火炬,照亮《国学》繁荣、发展、创新的征程!
2012年7月9日于《封龙书斋》

作者 路继舜:1945年生于河北鹿泉。197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曾任石家庄地区文化局长、石家庄地、市文联主席、石家庄社科联主席。现任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决策委员,市委专家团副理事长;河北省作协、书协、剧协会员;燕赵十老书画社副社长。

2004年,路继舜被中国作协《文艺报》授予中国百名之一“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2006年他被《中国人才科学研究院》授予“中华爱国十大文化领袖人才”荣誉称号。出版的书籍有:《名家楹联趣闻》《奚啸伯》《家藏故事》《封龙文概》《观三成趣》《继舜隶书千字文》,与人合著的《中华道德歌》获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电视连续剧《武神赵子龙》《歌者九零后》顾问,央视中华母亲春晚河北赛区总顾问。其隶书作品《毛泽东七律·长征》获全国书法银奖;敬挽邓小平楹联隶书作品被《中国书法家选集》收录。

(0)

相关推荐

  • 渊回国学:佛道可以同修吗?佛家不是我们文化吗?儒释道那个高?

    渊回国学:佛道可以同修吗?佛家不是我们文化吗?儒释道那个高? 佛家和道家当然可以共同来学习. 不只是佛家,不只是道家,包括我们的儒家思想文化,他们同属于我们中国传统的国学文化.作为我们中国人,我们为什 ...

  • 渊回说南:儒释道重男轻女?南怀瑾说明,都是对儒道佛文化的误解

    渊回说南:儒释道重男轻女?南怀瑾说明,都是对儒道佛文化的误解 南怀瑾老师在2010年太湖讲大学的时候,提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观点. 他老人家说,儒释道三家都是重男轻女的.包括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学术流派,都 ...

  • 厉害了,我的国——国学之中国气概与中国品格!

    厉害了,我的国--国学之中国气概与中国品格! "国学养正,艺术养性". 国学是中国人对自己本源文化的认同与坚守.是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文化基因. 中国文化是向内的.藏在里面的智慧, ...

  • 浅谈国学经典《笑林广记》里的笑话,真的有点冷!

    (码字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的文言文水平很一般,有些地方翻译不当,还请见谅啊! <笑林广记>又名<新镌笑林广记>,作者是"游戏主人".这个游戏主人指的是 ...

  • 12月1日讲座实录——郝春瑶:浅谈国学知识在作文中的应用

    文/郝春瑶 语音/郝春瑶 很高兴能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我看之前的介绍都是某某老师的讲座,那么这一次是称不上讲座的,只能说是我的一些粗浅的还不够完善的想法,今天和大家一起来交谈一下. 今天的内容, ...

  • 浅谈幼儿国学教育专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国学文化的讨论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大学也开设了幼儿国学教育这个专业,但收效却不尽如人意.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1.国学经典乱入 近年来,国学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渗透逐新深入,旨 ...

  • 浅谈乡村治理模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随着乡村现代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乡村走上了建设数字乡村的道路,从传统的乡村治理到使用互联网数字化治理的模式,乡村的风貌和农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乡村治理模式到底发生了 ...

  • 汽车是怎么开发出来的?浅谈汽车开发流程

    许良  汽车话题下的优秀答主你知道汽车是怎么开发出来的吗?你的脑海中很可能浮现出来这样一个画面:一个非常有艺术气息的设计师,在草图上帅气的描绘着看起来非常犀利的线条.对,但不全对.对于汽车工程师的我而 ...

  • 浅谈办公室装修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未来办公室装修的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的?这是这个行业未来前景的重要话题.在这样一个新时代里,所有的事物都会以最新颖的方式出发.科技的发展也让每个行业都转遍了方向,同时对行业的要求和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

  • 颧骨浅谈

    ​骨过高 颧骨过于发达的人,单从脸部看上去就给人以高傲的感觉.而他们也得确有这种个性,常固执已见,虚张声势或显得自负是他们的特色.在工作上,也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忠告,总认为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这一点不利于 ...

  • 浅谈地龙在治疗咳喘中的运用

    浅谈地龙在治疗咳喘中的运用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十多年来,在运用地龙治疗痰湿壅肺型.肺络瘀阻型.心肺两虚型.肾不纳气型的咳喘上有了一些心得,现介绍如下.   咳喘是现代医学中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的 ...

  • [鉴史释疑]曹操是英雄还是汉贼 浅谈曹操的英雄之处

    时间:2021-04-16 08:30:03    来源:本站(吾爱诗经网)整理       作者:魁哥说历史 在不同人眼里,曹操的形象和品格都是不一样的.有人觉得曹操是汉贼,但也有人说曹操是英雄,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