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陈新月作品
爸妈,儿女为您们骄傲!
陈新月(北京)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筑得鹊桥通”。2008年,我的老爸老妈幸福度过了弥足珍贵的钻石婚,夫妇俩相濡以沫,已携手走过了六十个春秋。
1947年春,在一次军民联欢晚会上,父亲和母亲邂逅。那年父亲28岁,母亲19岁,一个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军官,抗战英雄,一个是平原女师能歌善舞的漂亮学生。他们相识相恋,在栀子花开的季节喜结连理,挽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光阴似箭,岁月沧桑,父母的婚姻经历了一个甲子的见证,两人始终遵循婚姻承诺:“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 ,一辈子荣辱与共,永不背弃,从红地毯牵手到白发苍苍。
坚贞不渝
解放前夕,父亲随国民党军队准备撤往台湾,站在港口,只见黄埔同学和战友都相继登船离去,想到妻子不能同行,他毫不犹豫抛弃一切,义无返顾回到爱人身边。
解放后,战争的硝烟散去,父亲要回山西故乡定居,母亲的爹娘流泪舍不得女儿离去,众兄妹也告诫,山西是个苦地方,让她三思而后行。在亲情和爱人之间,母亲毅然选择了爱人,她含泪告别父母,离开养育自己的家乡,跟随丈夫远行。
我的母亲王淑梅,聪慧美丽,才华横溢。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闪烁着敏锐的光泽,像极了奥黛丽.赫本。
母亲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从小生活优渥,饱读诗书,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她喜欢色彩调配,喜欢穿着打扮,喜欢烹饪,喜爱看书和歌唱。珠算、书写、绘画、刺绣,样样绝妙精伦,她是我心中的女神。
20世纪50年代的山西小县城,像母亲这样文化水准的女性凤毛麟角,她当会计,代表公司赴榆次地区参加珠算竞赛,在众多选手中暂获冠军;她当扫盲教师,讲课抑扬顿挫,风趣幽默,妙语连珠,深受学员欢迎。
入乡随俗,母亲摘掉手饰,脱去旗袍,学当地妇女的装束,裹头巾,学裁剪,纳鞋底,蒸窝头,做杂粮饭。从前她是上厅堂的军官夫人,适者生存,很快就学会做家务下厨房操劳。
孩子多了,仅凭父亲有限的工资,生活陷入拮据窘迫,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为了不让孩子们吃粗茶淡饭,穿补丁衣裳,母亲把羸弱的肩膀变作坚硬的棱角:用握笔和刺绣的纤手去干粗活:上山割草,在山沟打石子,下河滩筛沙,最残酷苦重的是当汽车装卸工……竭尽全力,用汗水换来丰衣足食。尽管命运多舛,人生道路坎坷,母亲却苦中作乐,每天吃着窝头酸菜,还津津乐道地诵诗、唱歌、论“三国”、“红楼梦”。热爱生活的人,尘埃里也能开出鲜艳的花。
最佳搭档
哲人曾说,“夫妇俩只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成一致时,两颗心定会碰撞出耀眼的火花,才是美满的婚姻”。
我的爸妈性格迥然相异,父亲性格内向,少言寡语;母亲热情开朗,性情豪爽,但他们却是最好的搭档。俩人具有共同亮点:“激情向上、为人大度、正直善良”。他们都胸怀坦荡,孝敬长辈,喜欢付出,给予人帮助。他们都好强、勇于面对困难。凡是父亲想做的事,母亲总是积极支持;母亲的愿望,父亲肯定也会赞同。“心有灵犀一点通”,俩人的想法往往不谋而合,心照不宣达成一致。凭着默契,他们走过了改朝换代的动荡岁月,走过了“文革”的惊涛骇浪,走过了改革开放后的艰辛创业。在跨越六十年的时空里,夫妻俩珠联璧合,情感笃厚,齐心协力排除艰难险阻,共同铸造生命的灿烂辉煌。
惊涛骇浪
我的父亲陈巨峰出生在吕梁深处的村庄,家境贫寒,小小年纪走出大山闯荡,凭坚强的毅力,聪颖的天资,半工半读刻苦努力,考入黄埔军校。
父亲在抗战中担任团长,曾率军参加过著名的“南阳保卫战”,并在战斗中流血负伤。因为这段历史,他在共和国的每次政治运动中都惨遭折磨。
黄埔军校锤炼出父亲宽阔的胸襟,他的灵魂深处蕴涵无穷魅力。一生坚守“亲爱精诚”的黄埔校训,睿智、刚毅、隐忍、果敢、自律、大度、谦和,大智若愚。一辈子与人友善,从未有过愤怒,红脸、争论、纠纷。即使蒙受冤枉也直面磨难,默默吞噬痛苦,心中高耸的信仰永不坍塌。
在特殊年月,社会把他当作阶级敌人,强加罪名,恶语中伤,无端欺侮,所受之辱甚于韩信钻胯。但无论环境多么险恶,父亲就像吕梁山上的荆棘,无论干旱、风霜、寒冷、沙暴,也不会枯萎,不会倒下,倔犟地挺立在山坡,结出坚硬的果实。父亲在我心里犹如一座巍然屹立的高山,深邃博大,锲而不舍,坚韧挺拔。
在1965年的三反运动中,父亲遭非法折磨、陷害、批斗,最终被开除公职,取消城镇户口,粮油供应,遣全家人回村劳动改造。暴风骤雨从天突降,令人淬不及防。母亲气愤填膺,面对世道残酷,她没有惊慌失措,崩溃、流泪,而是果断地挺身而出,给一家人遮挡风雨,为夫伸冤。
为了讨回公道,母亲将女性的贤淑化作带刺的玫瑰,她不信邪,不惧恶,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从此,一个羸弱的女性顶风冒雪,怀抱襁褓中的囡囡去县委,地区、省城,辗转奔波申诉,走上了漫漫上访路。
尽管母亲身处逆境,孤立无援,举步维艰,屡遭白眼与训斥,但为了还丈夫清白,她决不畏惧退缩。虽然一次次精疲力竭,铩羽而归,仍不屈不挠地与世道抗争!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在父亲落魄之时,母亲不离不弃,一如既往伴随丈夫共度难关。当时有高官觊觎母亲的美貌,趁人之危,劝她离婚,划清界线,跳出苦海,另择高枝,却遭她冷言拒绝,骨子里保持着人格尊严。
在那些令人窒息的日子,母亲承受着冷酷、压力、无助,风霜刀剑,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才舔着心底的痛楚,黯然伤神。母亲一次次饱蘸血泪,奋笔疾书,将申诉状投向上级,那言辞正义的字里行间,如泣如诉,荡气回肠,催人泪下。
父亲在深陷低谷之时,虽然言论受限制,却帮助母亲出谋划策。夜晚灯光下,夫妻俩一起确定上访的路线,一起斟酌申诉书的内容。为了全力支持母亲,失去工作的父亲风雨无阻,披星戴月拉车卖炭,就连车翻沟底,身体摔伤也不肯歇息,一门心思艰苦劳作,多挣钞票,援助母亲一趟趟外出的开销,还要寻买高价黑市粮裹腹。夫妻在困境中心照不宣,相互支持与慰勉,配合协作如此默契,真可谓感天地、泣鬼神,荡气回肠,上苍也会为之动容!
“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合于性格,终于人品”。患难夫妻却没百事哀,彼此的信任超越一切。尽管生活风雨飘摇,为了给父亲减轻压力,母亲给他开小灶,带儿女们一起帮着装车、推车,高兴时仍旧哼着歌,就像黑暗中燃烧的火炬,为一家人点燃希望之光。
年复一年,拨开云霾见青天,父亲终于得以平反,洗清强加身上的冤屈。那一刻,母亲百感交集,喜极而泣;父亲则久久凝视着母亲,眼神充满崇敬和爱抚。
教育子女
我的爸妈共养育了3子3女。他们给予儿女智慧,健壮的体魄,把人生哲理言传身教,渗透到子女的成长中。悉心教导孩子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吃苦耐劳、自强自立,在风雨中去历练壮阔的人生。
我们家是慈父严母,父亲经历过战场生死,对生命的诠释尤为珍贵,他视孩子如宝,即使生活处于艰难困境,看见孩子会无限欣慰,将烦恼抛到九霄云外。在我们的记忆里,他从来不舍得大声嚷孩子,所以,姐弟几个都敢在他跟前撒欢淘气,父爱的亲情流淌在我们心底。
母亲则“爱之益切,责之越苛”。对子女高标准要求,管理近似军事化,一出言就必须无条件去执行。她经常以古今优秀典范给孩子们树立样榜样,苏轼、岳飞、辛弃疾、李清照、杨家将……使大家耳熟能详,激励子女努力勤奋,厚积薄发,勇往直前,远离庸俗与虚荣。
“文革”开始,停止高考,社会上充斥着一片读书无用论,我们姐弟几个无法升学,不能参军,不让进工厂,只能去农村插队劳动。
在逆境中,爸妈告诫孩子们别灰心,别沮丧,不颓废,坚持读书学习,并亲自作辅导。
“儿女成才日,父母居头功”。爸妈的高瞻远瞩使我们受益无穷。1977年恢复高考,我家收到三张高校录取通知书,曾在县城引起轰动。在动乱岁月,父母像一束光,给儿女指引航向,让他们在蹉跎岁月中,没有随波逐流,悲观失望,没有荒费青春时光。懂得了拼搏顽强,学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是爸妈用智慧给孩子们插上苍劲的翅膀。
夕阳火红
史无前例的“文革”结束了,阴霾的日子已经过去,一家人终于迎来阳光灿烂的日子。经历苦难岁月的孩子们都长大,相继远走高飞。两位历经坎坷,年愈花甲的老人,本应尽享晚年休闲时光,但国家改革开放,使父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决定下海经商。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压抑已久的经商激情像火山爆发,顾不得年高体迈,水深莫测,率先办起了工厂。夫唱妇随,父亲不分昼夜地外出采购、推销、不知疲倦地忙碌,母亲则帮助管理财务和后勤,两人互相支撑,相互爱惜,终于度过创业初期的艰辛岁月,成为人们羡慕的万元户。家里购置了车辆,盖起三层小楼,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夫妇俩致富不忘做公益,他们慷慨解囊,给贫困的故乡捐钱捐物,修门楼,成立锣鼓队,引自来水进村,提供优质枣树苗,改善教学环境,竭尽全力奉献赤子之心,令家乡的父老乡亲震撼动容。
“与你同路的,我是幸运的”。父亲说,这辈子最幸运的是与母亲牵手,母亲聪明有为,勤劳能干,与他同舟共济,是他一生的福份;母亲则对父亲非常崇拜,她感激上苍送给她睿智坚强,吃苦耐劳的丈夫,和他在一起,生活永远不会穷困潦倒。夫妻之间相知相悦,爱得执着,爱得真诚。在携手六十年的岁月里,他俩就像大海上远航的水手,默契执掌着生活的舵轮,沐历风暴、闯过巨浪、绕过暗礁、避却漩涡,终于到达幸福的彼岸。六十年的爱情已溶为亲情,他们的灵与肉,血与脉已凝聚一起。
金泽秋阳泽临,饱经风霜的父母历尽艰辛,终于获得累累硕果。儿女们一个个学业有成,事业兴旺;夫妻同心同德,伉俪情深。他们一生吃的苦,扛的罪,忍的痛,受的难,凝聚生命的精彩,铸就熠熠闪光的钻石之恋!
“死生契阔,与子相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老爸老妈的钻石婚到来之际,儿女们筹备庆典。大家忙着订酒店、请乐队、搭彩门、通知亲朋好友。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得知消息,争相要赶来祝贺,届时,黄埔同学会也前来助兴,准备热烈庆祝一番。没曾想大家的满腔热情,却受到善意制止。父亲语重心长讲:“不要与人攀比,不要忽略平凡的精彩去贪图一时风光,老家农村还有孩子念不起大学,急需救助,有钱要使在刀刃上……”
儿女们理解了老人的良苦用心,于是大家一起动手,在房间缀挂缤纷的彩链,客厅置放盛开的鲜花,桌上摆满了蛋糕甜点,乡亲带来了亲手做的寿桃,亲朋好友朗诵庆贺的话语,晚辈们簇拥在老人身边唱起了祝福的歌。我们姐弟纷纷拿出对家乡的捐助项目,作为献给爸妈钻石婚的贺礼,热烈的掌声立即响了起来!
老爸老妈精神焕发,脸上洋溢着笑容。他们诠释了幸福的意义:“浮华虚荣只是过眼烟云,珍惜生活,乐于奉献,才是人生崇高境界”!两位耄耋老人留给孩子们最珍贵的传承:一个是做人,一个是知识,它是一代一代享受不完,用之不尽的宝贵财富,最终化作成功的底蕴,一飞冲天!
爸妈,前世有缘,十分庆幸成为你们的孩子,儿女为您们骄傲 !自豪!
【作者简介】陈新月,1950年河南省新乡市出生,大学毕业,祖籍山西孝义,现定居北京。在灵石度过少年时代,1970年在霍州矿务局(现改为霍州煤电集团)任教师,退休后下海创办公司,现为国家“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高级审核员,并撰写论文参加中国标准化会议研讨。1980年开始在报刊、杂志发表稿件百余篇,作品《丈夫》《邻里之间》《读山》《雪天》曾获奖。现为太原作协会员。2011年出版35万字的散文集《钻石之恋》,在繁忙的事务之余仍笔耕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