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南方军事防线
在我国方言的统计表中,中国南方存在的三种地方性质的方言,没有被归属为七大汉语方言中的其中一种,也没有单独列为方言的一种,而是被列入“土话”的行列暂时搁置,这就是粤北土话、湘南土话和广西平话。
粤北土话主要分布在广东的北面山区,包括今韶关的东北至西北部,广东清远的西北部。湘南土话(以江华梧州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湖南郴州的东南部、湖南永州的南部和广西的东北部。广西平话主要分布在桂林至南宁一线,主要沿铁路线即古代的官道分布。
据语言专家通过对这三种“土话”的发音特征进行分析,得出粤北土话、湘南土话和广西平话这三种方言有亲缘关系。既然这三种方言有亲缘关系,则可以合理地推断这三种方言在很久以前起源于同一个地方,也就是说,在遥远的古代他们是同一种语言,由于某种原因而分开,随着时间的推移各自发展成现在的三种地方性方言。
非常令人惊奇的是,如果在地图上将粤北土话、湘南土话和广西平话的分布点分别标出来,你会惊奇地发现,这三种“土话”的分布竟然是呈线状分布的(如图所示)!从东到西为广东韶关的南雄县经湖南南部到广西桂林的灵川县,从北到南为桂林的灵川县到广西的南宁。如果说在古代的某个时期这三种“土话”本来就是同一种方言的话,那么,操这种方言的人群分布在从东到西,再从北到南绵延几千公里的线状区域内,毫无疑问,这是一条军事防线!
查阅资料,在中国古代在这个区域设置这么大范围的军事防线,且组成这道防线的人员又来自一个相同的地方,符合这种要求的就是汉初赵佗的南越国。
我们再来看看当时的实际情况。秦末汉初是英雄倍出的年代,各路英雄豪杰逐鹿中原,最后刘邦胜出,建立了大汉王朝。同时,驻守岭南的秦将赵佗抓住机会兼并了岭南三郡(南海、桂林和象郡)建立了南越小朝廷。刘邦死后,吕太后成为汉王朝的实际掌权人,在此期间,汉王朝与南越的关系日趋紧张,最后赵佗于公元前183年去王称帝,号为南越武帝,旋即发兵攻打临近的汉王朝的长沙国,帮助早已灭亡的古苍梧国复国(亡于楚国启用吴起而南并百越,公元前380年前后),国都定在今湖南郴州(一是郴州约处于复国的苍梧国中心位置,二是此时的郴州已经做过项羽所拥立的楚怀王熊心的国都,自然心理上感觉是有面子的)。两年后吕太后遣隆虑侯周灶往击,大败苍梧国,此为“苍梧事件”。
由于苍梧事件,复国的苍梧国又被灭掉了,其族人大量地逃到赵佗的南越国,这么大的势力,促使赵佗不得不封幼小的苍梧幼主为新的苍梧王即赵光(赐姓并封王。一是赵光与赵佗年龄相差约60岁,自然不会是什么族弟,二是现在的赵姓起源说,都是把越族赵姓的起源始祖定为赵光的,为什么不定为赵佗呢?原因毫无疑问是赵光本身是越族)。旋即,狡猾的赵佗将幼小的苍梧王留在今广西梧州,而将其部下全部派往边境驻守,东部南雄的横浦关,中部阳山的阳山关,西部桂林的越城,这些汉初南越的著名关隘都在这三种“土话”的分布区域内。赵佗利用逃亡到南越的苍梧族人构筑了这道防御大汉王朝进攻的军事防线。这道军事防御线拱卫的是当时南越国的首都番禺(今广州)和苍梧王城(今梧州)。
约70年后的汉武帝在征服南越时除番禺发生了一些战争之外,其它地方基本没有发生战争,特别是苍梧王的投降,苍梧族更是基本没有参战,所以苍梧族亦兵亦民的分布格局就以方言的形式留存至今。也许,苍梧王在赵佗手下的日子并不好过,一是吕嘉造反时知会了赵光,要不是吕嘉知道赵光的心思也绝不敢贸然跟他联系。二是苍梧王赵光的投降,说明赵光并没有打算为南越小朝廷血战到底。三是历史记载的路博得“出桂阳,下湟水”即通过阳山关到达番禺并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而这里正是苍梧王的人驻守的。
在百度百科“江华富川等地的梧州话”的介绍里提到过,江华梧州话可能属于平话或者湘语,从这个结果来看,其实粤北土话、湘南土话和广西平话都属于湘语!因为这群人本来就是从湘南被迫出走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自被周围的其它方言所影响逐渐产生出差异而已,特别是桂南平话,长时间地处于白话(即粤语)的包围之中,已基本被粤语所同化,所以有专家主张将其归为粤语。
江华梧州话之称为“梧州话”是因为他们说的一直是“苍梧话”,到隋唐时苍梧郡改梧州,所以他们的方言也就跟着改成了“梧州话”。广西平话之所以称为“平话”,应该是来自于深平,他们称他们的方言为“深平话”,在历史的长河中丢掉了“深”字或者一开始就略去了“深”字,所以称他们的方言为“平话”。粤北土话区的人群由于人数少则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忘记了自己的来处,到现在只能冠以当地小地名而称为“XX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