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英聊金庸:不值得去爱的南帝和周伯通

高英聊金庸:不值得去爱的南帝和周伯通

文/高英        图/网络

在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一场三角恋令人唏嘘不已。这场三角恋所涉及的两个男人是曾经的南帝即后来的一灯大师和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的师弟周伯通即人们所说的老顽童。

在《射雕英雄传》里面,处于三角恋中的周伯通出场最早。那是郭靖第一次去桃花岛时,无意中与被囚在山洞里的周伯通相遇。当时的周伯通“满头长发,直垂至地,长眉长须,鼻子嘴巴都被遮掩住了”,“须发苍然,并未全白”,“哈哈一笑,装个鬼脸”,“神色甚是滑稽,犹如孩童与人闹着玩一般”。因为郭靖好心助他抵抗住了黄药师吹奏的扰乱其心神的《碧海潮生曲》,又能陪他说话解闷,“大感愉悦”,便与郭靖结拜为兄弟。这些描写,都有助于读者去理解周伯通的绰号何以是“老顽童”。

南帝虽然一再被人提及,却迟迟没有露面,直到书的第四册中郭靖、黄蓉去求他为黄蓉疗伤时才以一灯大师的身份出现。一灯大师“身穿粗布僧袍,两道长长的白眉从眼角垂了下来,面目慈祥,眉间虽隐含愁苦,但一番雍容高华的神色,却是一望而知”,他对黄蓉的慈祥相待竟然温暖得黄蓉百感交集地哭了出来。一灯大师的高贵、仁慈立即跃然纸上。

周伯通平易近人,滑稽随意;一灯大师高贵端正,和蔼可亲。两个男人截然不同,却与同一个女人产生了感情纠葛,那个女人就是瑛姑。隐居黑沼泽地的瑛姑,已在一灯大师即南帝之前出场。她不但已经头发花白,而且性情乖张,她的心中有个爱人周伯通、有个仇人南帝,爱与恨成为她人生的整个寄托。瑛姑那么深刻地仇恨出家前的南帝,不仅是因为他当年对自己的儿子见死不救,而且还因为她曾经怀疑南帝派人将婴孩打成重伤,并不知道真正的凶手是裘千仞假扮宫中侍卫行凶。

那么,瑛姑和南帝、周伯通怎么扯上关系的呢?原来瑛姑曾是一灯大师出家前还是南帝时的一个妃子,因聪明伶俐些受到南帝的喜爱——仅仅是比对其他嫔妃多些喜爱而已,也算不得宠幸,毕竟痴迷练武的南帝连皇后都会冷落,何况宫中有那么多嫔妃。后来,周伯通随师兄王重阳拜访南帝,期间与瑛姑相遇,在传授瑛姑点穴功夫的时候导致肌肤相亲,最终越轨。南帝大度地把瑛姑赐给周伯通,周伯通却宁死不肯娶瑛姑为妻,把南帝和瑛姑置于异常尴尬之地。后来,瑛姑在宫中生下与周伯通的儿子,却被居心叵测的裘千仞打成重伤,南帝出于妒忌见死不救,从此瑛姑恨透了南帝,武功低微的她离开皇宫悉心修炼,希望有一天能够手刃仇人。

如果用现在的眼光看,就是周伯通和自己师兄朋友婚内的女人有了越轨行为,师兄的朋友大度地要成全他们,主动退出让他们结婚,可周伯通只是一时兴起和这个女人玩玩罢了,却从来没想到过要承担婚姻责任,仅仅把两情相悦当成两情相悦,可不会想与两情相悦的女人厮守终生、白头偕老。周伯通和瑛姑在一起玩得开心是真的,自由无羁的他不想娶包括瑛姑在内的任何女人为妻也是真的。

在《射雕英雄传》中,周伯通不止一次对郭靖表示自己害怕女人,还一再劝郭靖千万不要娶媳妇,表现出对婚姻的深度恐惧。想当初他与瑛姑因恋爱嬉戏导致的肉体出轨为何给他留下如此深重的阴影?

书中的老顽童周伯通,如其师兄王重阳所说“傻里傻气”,不然做出这样有辱南帝声誉的事情自己也会杀了他。所谓傻里傻气,就是不通人情世故,亦不会遵循社会礼教。读者们可以看到,周伯通一直痴迷武功修炼之外,就是爱玩儿,如顽童般爱玩。为了能够自由玩耍,曾传授他武功的师兄王重阳去世后,本该由他主持全真教,可他不肯担此重任,溜之大吉,除了偶遇,全真教的人一般都见不到他。在周伯通心中,人生大事就仨字:练武、玩,活得可谓率性无比。

可是,周伯通脑子没毛病,算不得真傻,否则如傻姑一样再怎么修炼也练不出上乘武功,何况他还能发明双手互搏术、自创一套空明拳法。这人的智商不但没问题,而且相当高,只是喜欢无拘无束、率性而为罢了。

他教瑛姑点穴功夫,纯属觉得好玩,在此过程中自然而然发生了两性关系,当属好玩之列。假如瑛姑没有当真,与他一样想法,这场所谓的恋情就会随着王重阳拜访的结束无疾而终,好像露水一样很快蒸发掉。偏偏瑛姑认了真,把周伯通视为此生不可或缺的爱侣,身心都被他占据。这样一来,问题就严重了。

周伯通既然不是真傻,也就能够明白其间的利害关系。估计后来他才反应过来:自己和南帝的妃子越轨十分不对(周伯通对南帝说过“是我的不是,你要杀我,也是该的”),可当初自己并无恶意,觉得是一场两厢情愿的游戏而已,谁知捅了这么大的娄子,损害了南帝的声誉——这女人真是要命,都是她缠着我玩惹出的祸,不然也没这么大麻烦,我是怕了这女人了,要我死可以,娶她做媳妇天天跟着我可没门儿。

在“都是你的错,是你爱上我”的情爱认知模式中,周伯通既不想因女人羁绊自己酷爱的自由生活,又不愿担负在南帝手中横刀夺爱的罪名,自然不会想娶瑛姑为妻,在南帝大度成全的情况下,他选择了逃离,即使在华山论剑前难得地与瑛姑重逢,知道瑛姑曾经为他生过一个儿子之后,也是没有半点犹豫,依然选择了赶紧逃避。

宁死不肯娶瑛姑为妻的周伯通并没忘记他与瑛姑曾经拥有的男欢女爱,要不他怎么害怕东邪黄药师那首暗含男女情事的《碧海潮生曲》呢?虽然没有忘记,但是他铁了心再不跟瑛姑产生任何关系。可贵的是周伯通从此再也不碰女人,说明他并非好色之徒,当初与瑛姑的越轨行为倒也出于某种本能的天真,符合他被人觉得“傻里傻气”的性格以及具有巨婴心理的“老顽童”形象。

周伯通曾对郭靖说过不要见美貌女子,那样“会得罪好朋友,惹师哥生气”,由此可见他非常在乎师兄王重阳和朋友南帝的感受,却忽略了自己招惹过的瑛姑的感受。无论如何,在老顽童周伯通的字典里,都没有“责任”二字,瑛姑爱上他只能是害苦自己,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因此,仅就爱情而言,站在女性的立场上看,周伯通是个完全不靠谱的男人,根本不值得去爱,更别说为他痴情一生。

那么南帝呢?作为一国之尊的皇帝,自己的妃子居然出轨他人,是一般人都不能忍受的事情,他却以为“学武之人义气为重,女色为轻,岂能为一个女子伤了朋友交情”,就把瑛姑当成一件礼物赠给了周伯通,既显得大度包容,又表示他非常重视与周伯通师兄王重阳的友情。在封建社会里,如此做法没毛病,毕竟那时候妻妾对于男人来说,只是如财物般的附属品。加之宫中嫔妃众多,没有瑛姑丝毫不妨碍南帝的正常生活。

不料偏偏遇上个执迷不悟的周伯通,竟然敢惹事儿却不肯担事儿,还宁死不屈,岂止可气,而且可恶可恨至极——你占有了我的妃子已经在辱我名声,我成全你们成亲你却拒绝,真是丝毫不把我南帝放在眼里!换成别人,南帝不会任由其离去,然而对于周伯通,他只能打碎牙往肚里咽。除了周伯通是浑人一个,碍于王重阳的面子,信奉女人如衣服的南帝还能怎么做,只能选择隐忍。这些书中并没写明,但在情理之中。

南帝值得嘉许的地方是没有把瑛姑赶出宫,只是冷落她大半年没有召见,这倒真的彰显了一个男人的大度,也表现出他对瑛姑的确有所偏爱。不过,本来南帝只是因在教授嫔妃学武时,见瑛姑悟性佳而心生好感,但也没有对她爱得格外深沉,可是经过这一场变故,他发现即使周伯通弃瑛姑而去,瑛姑也是对周伯通爱得情深,对自己却向来有敬重、畏惧之情而无如此浓烈的爱情,这激发了南帝作为一个丈夫的妒忌之情,反而更加在乎瑛姑和瑛姑对自己的感情。也就是说,当自己既安全又完全地拥有瑛姑时,南帝并没有珍惜她;在发现瑛姑对另一个男人投入了赤诚的爱情后,南帝才开始看重瑛姑的情意。

因此,大半年不曾召见瑛姑的南帝“睡梦之中却常和她相会”,有一天半夜难耐相思之苦悄悄去看瑛姑,发现瑛姑已经产子,“屋面上霜浓风寒”,他“竟怔怔的站了半夜,直到黎明方才下来,就此得了一场大病”。自此这场三角恋中已有两人成为情痴:迷恋周伯通的瑛姑和爱上瑛姑的南帝。假如南帝早些对瑛姑产生爱情,可能就没有瑛姑出轨的事情发生,因为正值妙龄的瑛姑渴望的只是一份能够带来快乐的温存之情。南帝与瑛姑的感情关系,纯属阴差阳错,造物弄人。

从此南帝由一个痴迷武学的皇帝,变身为在乎儿女情长的普通男人。他妒忌瑛姑为周伯通生下儿子,更嫉恨瑛姑对事实上已经侮辱了自己声誉及人格的浑人周伯通的那份坚贞不渝的爱情。不然,前面能够大度包容周伯通和瑛姑越轨行为的南帝,本是良善之人,怎会一看到瑛姑对相处不过十余天的周伯通用情很深的表现就醋意大发、妒忌心增重?以至于对一个无辜的婴孩见死不救。

书中黄蓉曾对已经出家的南帝即一灯大师说:“伯伯,我说你心中十分爱她,一点儿也没讲错。”然而南帝当时踌躇良久不肯救孩子还另有原因,那就是怕用一阳指出手相救之后,自己内力受损无法在二次华山论剑时夺魁,从此“《九阴真经》休想染指”。

后来南帝对黄蓉坦言:“为了此经,我仁爱之心竟然全丧……最可恨的是,到后来我决定出手治伤,也并非改过迁善,只是抵挡不住刘贵妃的苦苦哀求。”然而因为通过婴孩的肚兜南帝发现瑛姑念念不忘周伯通,妒火中烧,终于狠心不救。这狠心不救的根源里,除了妒忌之情,自然还有放弃华山论剑夺魁机会的不甘心。南帝潜意识里在斗争:自己喜欢瑛姑,瑛姑却爱着别人,即使自己付出放弃华山论剑这么大的代价去救她和情人的孩子也换不来她的回心转意,何苦?何必?于是,那个无辜的婴儿,就做了这场三角恋的牺牲品。

在二次华山论剑前,作者曾经通过丘处机之口如此评价南帝即一灯大师:“段皇爷慈和宽厚,若是君临一方,原可造福一方,可是他为了一己小小恩怨,就此遁世隐居,亦算不得大仁大勇之人。”南帝放弃皇位,真心忏悔,虽符合佛家精神,但有失为国为民的格局,终究为情所困。作为英名远播的一代侠客,若非占有瑛姑爱情的心思过重,怎会留下见死不救的人格污点,导致终生遗憾?

综上所述,南帝对瑛姑的爱,还是占有之爱,而非真正的爱情中的平等之爱。毕竟作为一国之君,自己妃子的身心都被其他男人占据,实在大伤自尊。尽管后来瑛姑在他心中变得日益重要,还是出于占有之心。直到出家遁世,他才算慢慢放下那潜意识里的强烈占有欲。

最后,三角恋中的两个男人都在为自己而活——周伯通逃避责任游戏人间,南帝遁入佛门安放灵魂,唯有那一失足成千古恨的瑛姑继续痴迷其中,仍在追赶她深爱但并不了解的周伯通,后半生误将十余天的男欢女爱当成真爱,把追逐无望的爱情视为全部的精神寄托,实在可悲可怜。

在这场三角恋中,周伯通不负责任,南帝私欲心重,这两个男人,都不值得女人为他们付出一生真爱。假如女性在当代社会中遇见这样的男人,还是敬而远之为妙。在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都已经获得实际提升的今天,女性比瑛姑既多了人生自主权,又多了婚姻对象的选择机会,何苦再去依恋不值得倾心相爱的男人?!

高英写于2018年11月15日上午

(0)

相关推荐

  • 此人是中原五绝之首,弟子是丐帮帮主,却被黄药师困了十五年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功天下第一是许多习武者的毕生追求,但是天下第一只有一个,在金庸系列武侠小说中,武学高手层出不穷,但是能获得公认天下第一的却不多,其中老顽童周伯通就是其中的 ...

  • 周伯通困在桃花岛十五年,真的是不敌黄药师吗?

    周伯通性情纯真,喜欢捉弄人,在大是大非上,无人可将其撼动.欧阳锋命其默写九阴真经,老顽童宁死不从,跳下海中喂鲨鱼,也不愿交出九阴真经.此前困在桃花岛十五年,难道真的是打不过东邪黄药师吗?其实这里边的事 ...

  • 双雕时代五绝高手的武功,为何长期难分高下,停滞不前?

    <射雕>里的天下五绝,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他们在相隔约六十年时间的前后三次华山论剑,最后除却之前在华山同归于尽的西毒北丐,早逝的中神通由其师弟"老顽童"替代 ...

  • “老顽童”为什么再也长不大了

    老顽童周伯通在金庸先生的小说里,不管到了多大的年纪,哪怕头发胡须全白,也仍然是天真烂漫,喜欢玩耍胡闹.只要有他的画面,笑料层出,完全活成了逗逼样,让人苦笑不得. 在桃花岛与比他晚一两辈的郭靖结拜兄弟, ...

  • 黄蓉讨厌他……看完这些细节发现杨过真的不讨人喜欢

    其实侠客君对杨过这个人一直都不大感冒,不怎么喜欢这个人物.侠客君觉得,杨过在为人处事方面,有些言行不一.比如,杨过自称对小龙女一往情深,但是他又克制不住自己风流的天性,看到一个美女就忍不住去撩一下,待 ...

  • 高英聊金庸:南帝与一灯大师的关系

    高英聊金庸:南帝与一灯大师的关系 文/高英     图/网络 一 在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五大顶尖高手最为著名,那就是威震江湖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 ...

  • 高英聊金庸:穆念慈的悲苦爱情

    高英聊金庸:穆念慈的悲苦爱情 文/高英          图/网络 在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穆念慈是一个本来与杨家毫无关联的人,却因爱上杨康,导致痛苦终生. 有人会问,穆念慈究竟何许人 ...

  • 高英聊金庸(41):少年杨过,曾经遭遇校园欺凌

    高英聊金庸(41):少年杨过,曾经遭遇校园欺凌 文/高英 在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桃花岛令人津津乐道,那里仿佛是一个桃花源,不过,桃花源是陶渊明笔下属于群体生活的一片乐土,而金庸笔下的 ...

  • 高英聊金庸(40):感人至深的武三娘

    高英聊金庸(40):感人至深的武三娘 文/高英   在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第一回<风月无情>以赤练仙子李莫愁到陆家庄寻仇为主要内容,而和李莫愁不约而同来到此地要与何沅君.陆 ...

  • 高英聊金庸(39):少年杨过的另类成长

    高英聊金庸(39):少年杨过的另类成长 文/高英 在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杨过作为书中的男主角,自有一番不同寻常的成长经历.与<射雕英雄传>中的男主角郭靖相比,杨过比郭靖聪明 ...

  • 高英聊金庸(38):杨过与欧阳锋的父子情

    高英聊金庸(38):杨过与欧阳锋的父子情 文/高英 在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欧阳锋在华山上被黄蓉用计逼疯,可他既没有发疯而死,又没有因逆练九阴真经身亡,算得上武学奇迹--原来一个人练武 ...

  • 高英聊金庸(36):不知情为何物的李莫愁

    高英聊金庸(36):不知情为何物的李莫愁 文/高英 在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赤练仙子李莫愁是个令人过目不忘的大魔头,她除了心狠手辣之外,还总是曲不离口,时不时唱出可以引发世人共鸣的词句: ...

  • 高英聊金庸:黄蓉,真正的女神

    高英聊金庸(31):黄蓉,真正的女神 文/高英 在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众所周知,作者所塑造的道德楷模郭靖近乎完美,但我认为,更为接近完美且生动活泼的人物是黄蓉. 黄蓉"肌肤 ...

  • 高英聊金庸:《射雕英雄传》中的兄弟情义

    高英聊金庸(30):<射雕英雄传>中的兄弟情义 文/高英 在古代没有法治以武力解决争端的社会(金庸语),武林中人最看重的江湖义气之中,有一种叫兄弟情义.这兄弟,或是异姓结拜,或是同门学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