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那些精品书法,有晋唐之风……大美无国界

1

嵯峨天皇

嵯峨天皇(786-842)是恒武天皇的儿子,平城天皇的弟弟。其809年即位天皇,在位15年,为日本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嵯峨天皇在积极推动日本文化发展的同时,日本书法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正是由于他运用政治手段的推动,日本第一次书法高潮在平安初期得以形成。在书法上嵯峨天皇不仅是以为积极的倡导者,而且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实践者,正是因为他在书法上有着极深的造诣,才会被日本书法史尊为著名的书法“平安三笔”之一。

这是嵯峨天皇书录初唐诗人李峤(644-712)的五言律诗。从卷首的目录来看,可知书写十二项,共计一百二十首诗。此卷收录“乾象”和“坤仪”二项,计二十首。“乾象”分为:日、月、星、风、云、烟、露、雾、雨、雪;“坤仪”包括山、石、原、野、田、道、海、江、河、洛。其书险劲典雅,运笔优游自在,线条富有抑扬缓急之变化,欧阳询书风的凌厉的气势跃然于纸上。这是否就是恒贞亲王(825-884)所评价的那种“劲筋乏肉”的美?

对于嵯峨书法,历史上早有定评。《日本记略》天长三年(826)三月十五日条能看到如下记述:“奉为柏原天皇。于西寺限七个日。说法华经。……其经太上天皇(嵯峨天皇)手迹也。紫震金字。玉轴绣帙。一有体有势。珠连星列。烂然满目。观人称曰。真圣。钟繇逸少犹未足”云云。记述的是嵯哦天皇为供养其父桓武天皇而书写的紫纸金字的《法华经》。此经被奉为无上神品,溢美之辞难于言表。空海在《遍照发挥性灵集》卷六中记:“鸾凤翔碧落而含象。龙螭游苍海以孕义。张王掷笔。钟蔡怀耻……”对天皇的赞誉更是难以复加。

2

空海

空海和尚,在日本的影响可说非常大。空海,亦名遍照金刚,公元804年随遣唐使入唐学法,拜在青龙寺惠果法师门下,得惠果法师倾囊相授。空海于806年十月回国,在大唐学习二年多,回国时携回大量的佛教经典,对此后的日本佛教产生重大影响。据传,空海法师发明了日本字母平假名,片假名则是在平假名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空海的书法在日本享有极高声誉,与嵯峨天皇、橘逸势共称平安三笔。空海的《风信帖》仿佛得王羲之笔法神髓,颇具晋唐风韵。而他的这篇《心经》,风格却很不同,不知是不是碑刻的原因,看起来好像如今的日本楷书好多似这样风格的。

空海《风信帖》

3

最澄

最澄(767—822),神护景云元年(767)生于近江国滋贺郡古市乡,父三津首百枝.最澄幼名广野,十二岁时随近江国的行表国师出京,延历二年(782)得度,二年后,在东大寺受具足戒。在比睿山修行达十年之久,其影响力才逐渐为世人所知晓。延历十六年(797)被选为内供奉十禅师之一,开设《法华经》讲坛,以在日本创立天台法华宗为己任。如前所述,受桓武天皇的恩赐,于延历二十三年作为遣唐使的一员与空海、橘逸势一起东渡大唐。他在唐虽只有短暂的八个月时间,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从浙江省天台山修禅寺座主道邃受大乘圆顿戒,从佛陇寺的行满入天台法华宗的法门,并得到天台教籍八十二卷及众多经典。延历二十四年(805)五月,最澄搭乘遣唐使的船回国。最澄向桓武天皇献上从中国带回的大量的佛教经典章疏,《金字金刚经》、《金字妙法莲华经》及图像、法器等。天皇对最澄所提出的“守护国家,利乐众生”的思想,也大加赞赏。敕在京都北面的高雄山寺设立法坛,创立天台法华宗,为诸寺高僧受戒传法。弘仁十三年(822)六月四日,因病人寂于比睿山中道院,时年五十六岁。如前所述,嵯峨天皇曾作言律诗《哭澄上人诗》来悼念最澄。清和天皇贞观六年(864),即在最澄死后的四十五年,被赐与“传教大师”的谥号。

最澄《久隔帖》

最澄有关佛教及绘画方面的著述颇多。在宗教领域他与空海并称:空海为真言宗密教的领袖,最澄则是天台宗开山的祖师。最澄传世的书法有《久隔帖》、《羯磨金刚目录》等。

最澄与空海作为一起入唐的留学僧,共同的理想和事业的追求使得他们成为知己,两个人之间的书信往来,不仅成为宗教界有价值的史料,也成为日本书道史的重要篇章。最澄开山的天台宗与空海所创立的真言宗并驾齐驱,成为平安时代日本佛教界最有影响力的两大派别。

4

小野道风

小野道风(894~966)太宰大贰葛弦之子,祖父为平安初期著名学者、汉诗人小野篁(802—852)。根据《古事记》和《新撰姓氏录》、《小野氏图》、《图系纂要》等书籍记载,得知小野道风是推古天皇十五年(607)派遣的遣隋使小野妹子的后裔。延喜二十年(920)因善书法而被选人藏人所,历任少内记、内藏权助、右卫门佐、木工头至内藏权头,叙正四位下之职。日本书道史上,继平安初期活跃于书坛的三笔——空海、嵯峨天皇、橘逸势之后,时隔百年小野道风又隆重登场了。据《天德三年八月十六日对诗行事略记》载:“木工头小野道风者,能书之绝妙也。羲之再生。”可以说,小野道风是以专业书道家的身份了此一生的,其书风风靡一世,走红醍醐、村上、朱雀三朝。小野道风的书风正是在强调国风化的热浪中产生的。他作为“三迹”杰出的代表,其书风标志着“和样”书法的确立。他接受王羲之书法字体中坚实的构筑美,以求格调高古;运用蜿蜒丰润的笔致,重笔和淡墨的参差变化,以增强节奏韵律的跳跃,形成了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书风。

小野道风 临王羲之手札

小野道风 屏风士代

5

藤原佐理

藤原佐理(ふじわら の すけまさ/さり),天庆7年(944年)—长德4年7月25日(998年8月24日)。是平安时期的书法家,(身份是)公卿。(他是)太政大臣藤原实赖的孙子,左近卫少将藤原敦敏的儿子。

藤原佐理(944—998)与小野道风和藤原行成一起并称为“三迹”。小野道风开创的和样书风,又被佐理继承、发扬光大,使草书的线条更加洗练柔润且富有弹性,颇似假名那样连绵游丝的笔法穿梭其间,显得格外生动且变化莫测。

藤原佐理《恩命帖》

藤原佐理《离洛帖》

6

藤原行成

藤原行成(天禄3年(972年) - 万寿4年12月4日(1028年1月3日))是平安时代中期的朝臣。一条帝时代四纳言之一。右少将藤原义孝的儿子,藤原伊尹之孙。官居正二位・权大纳言。

藤原行成《白居易诗卷》

作为日本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后世称之为“权迹”,与小野道风的“野迹”、藤原佐理的“佐迹”合成书道“三迹”。藤原行成继承了小野道风与王羲之的风格,创立日本风格的书法,是日本书法之集大成者。其书法温雅、干练,代表作有《白乐天诗卷》《消息》等。

藤原行成,是当时的右近卫少将义孝之子,曾祖是摄政藤原伊尹(摄政太政大臣)。遗憾的是在行成出生那年的年底,伊尹便遁入他界,而在行成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义孝也因病辞逝,时年不过二十一岁。行成只能靠外曾祖父源保光抚养。浪迹一生,可谓坎坷。最后于万寿四年(1027)病逝,享年56岁。

行成的书法活动,可根据他的日记《权记》来进行考察。长保三年(1001)七月,二十九岁的行成为内里殿舍诸门挥毫题字,是关于他书法活动的最初记录。此外他还题额新建的紫宸殿、承明门、仙华门、世尊寺、净妙寺、美福门及法性寺的南门、北野宫的大学寮、龙华树院(现存东京国立博物馆)等等,不胜枚举。此外,还写了大量的佛事供养愿文、屏风色纸等,尤为出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