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榆林窟,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重要宝窟之一!

非实非虚 音乐: 巫娜 - 闲云点点——东方禅意音乐

林窟,又名万佛洞,是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重要宝窟之一,位于瓜州县城南76公里处榆林河谷两侧的砾石崖壁,是敦煌石窟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莫高窟的姊妹窟。

榆林窟全景图

榆林窟外景

目前完整石窟43个,其中东崖32座,西崖11座,一泓清流流过崖间。因其河谷中遍生榆树而得名。历经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建造和重修。窟内共存唐至元代800多年间的彩塑千余身,壁画5650多平方米。

敦煌石窟分布示意图

榆林窟始建于北魏,洞窟形制、壁画内容、艺术风格及供养人题名等均表现出了与莫高窟石室艺术的密切联系,为敦煌艺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了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现存有完整壁画的洞窟43个,其中东崖32窟、西崖11窟。保存着彩塑272身、壁画5650余平方米。第六窟高22米的释迦牟尼佛像,全身用金色涂就,灿然如新、金碧辉煌、显得极其庄严雄伟。第三窟的18罗汉,神态各异,形象逼真。尤其是塑在南壁西端的哑罗汉,上身前倾,张口瞠目,欲言不能的神情,活灵活现,堪称榆林窟彩塑的代表。

榆林窟的塑像虽有不少佳作,但它还不能代表榆林窟的价值。

榆林窟3窟  西夏  文殊变之善财童子

榆林窟的价值主要表现在精美的壁画上。榆林窟的壁画内容十分丰富,有精美的佛和菩萨画像,有场面宏大的佛教故事画,有种类繁多的花卉禽兽,有极为精致的装饰图案。自唐至元,历代留有不少佳作,其中二十五窟盛唐壁画,是世所罕见珍品。

第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之共命鸟和孔雀

榆林窟所在地瓜州,地处敦煌市以东一百多公里。自古以来,瓜州与敦煌为同一文化圈。西汉元鼎六年,在河西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瓜州榆林窟创建年代,至今无考,文献记载,西晋时期,佛教已传入敦煌,十六国时期莫高窟已正式创建了。这一时期,敦煌与瓜州都深受佛教的熏陶,建立寺院,开凿洞窟都有可能。但从榆林窟现存的洞窟来看,还未见到唐代以前的遗迹。

第17窟中心柱南向面佛头像及项光

榆林窟现存洞窟中,第17、28窟时代较早,其壁画和彩塑残迹为初唐风格。所以,推断榆林窟开创于初唐时期大致无误。第6窟有高达24.7米的大佛,也是唐代所建,但经历代重修,佛像的装銮及窟内现存壁画均为后代所作。

第6窟窟室内景及大佛  唐

榆林窟的彩塑所存极少,第6窟的大佛始建于唐代,但历经各时期重修重绘。榆林窟丰富的佛教壁画艺术,反映了人物画、山水画、装饰图案艺术的高度成就,并形象地反映了音乐舞蹈艺术、建筑艺术和科技成就。

榆林窟壁画中描绘了古代乐舞形象,这些表现佛国世界的乐舞图实际上反映了当时人间的乐舞。壁画中的乐器形象,表现了吹、打、弹、拉不同乐器类别的乐器器形。

第10窟窟顶西坡  飞天(之五)  西夏

其中第10窟飞天乐伎斜弹琵琶的姿势和方法与今天的弹奏法相同。第3、10窟绘有大、小四件胡琴,类似今天的坠胡琴,是壁画中胡琴之最早者。

第13窟西壁门南  文殊变  宋

第35窟东壁北侧  五智如来曼陀罗

榆林窟壁画中也有反映古代科技成果的珍贵形象资料。第35窟炽盛光佛中表现黄道十二宫和七曜图,反映出古代对天象的认识;第25窟弥勒经变的耕种收获图,形象地反映了唐代农业生产场面。

第25窟北壁  弥勒经变  耕获图  中唐

图中还表现了犁具、篓、镰刀、六齿杈、木柄长扫帚等农业生产工具;同窟壁画中还有粮食加工的踏碓图,使用时踏碓者手扶架杠,用足踏动杆板舂米,地上固定有能自由转动的轴木,当人踏动轴木上杆板时,轴木可随着杆板灵活转动,以提高舂米效力。

榆林窟中还保存了数量非常可观的西夏文 、回鹘文及回鹘蒙文题记。

如第29窟列男性供养人画像之首的 “真义国师昔毕智海” 像,是西夏王国出现最早用西夏文字书写、有确切姓名和封号的国师题名及画像。他是西夏王国弘扬华严宗诸法师当中名列首“沙州监军司”等位的大师。同窟的 “瓜州监军司”的职官画像及其西夏文题记,为国内罕见的西夏监军司的珍贵资料。

第29窟南壁东侧  男供养人  西夏

第29窟南壁东侧     供佛童子   西夏

第29窟  引路童子  西夏

第29窟东壁北侧  菩萨  西夏

为药师佛的左胁侍日光遍照菩萨。菩萨身披袈裟,右手持莲蕾,头戴云镂冠,面相圆润饱满,具有西夏人物形象的特征。周围有侍从跟随。

瓜州榆林窟内容丰富,艺术精湛,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且大部分洞窟保存完好,是中国中晚期佛教石窟寺壁画艺术的杰出代表。

第25窟北壁  飞天  中唐

飞天手臂伸开,双手托举花蕾;右腿提膝,左腿蹬直,似乎是从下面提身而起,向上飞行的样子。

第25窟北壁  弥勒经变菩萨  中唐

菩萨头戴宝冠,发髻高耸,项饰璎珞,臂戴臂钏,左手持花于胸前,右手自然平伸,坐于莲花座上。

第25窟西壁北侧  文殊变  中唐

文殊菩萨手持如意,仪态雍容地坐在狮子宝座上。左右两身胁侍菩萨面含微笑,持幡随行;身后一身菩萨,神情宁静。狮子张口怒吼,狮头及狮腿上的狮毛都卷曲着,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牵狮的昆仑奴跨开双腿、双手使劲拽着缰绳,仍表现出力不从心的样子。画面中四身菩萨的平和宁静与狮子和昆仑奴愤怒紧张的神情形成对比。

第3窟东壁南侧  五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变  西夏

通常千手千眼观音都是在观音身上画出无数只手,每只手上有眼,以表现千手、千眼。本窟壁画中画出较多的持物之手,共绘出166种器物,对称地分布在观音的两侧。

E N D -

(0)

相关推荐

  • 庐江草堂收藏300张莫高窟老照片,重现《敦煌佛影》

    莫高窟南区洞窟外景 莫高窟第251窟 北魏 彩塑 何鸿先生对敦煌,可谓一往情深,自从见了一面,就年年必去,二十余年如一日,不能自拔.作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鉴赏专业的老师与专家,如此而为,自然是大有裨益, ...

  • 心远地不偏

    (朗读者:赵朋) 如果说云冈石窟是一幅长卷,一路依山而行,一路领略佛教艺术中国化的雄浑多彩: 如果说麦积山石窟是巍巍竖轴,悬崖峭壁之上,栈道凌空穿梭,洞窟密若蜂巢,恍若穿越千年: 如果说龙门石窟是一部 ...

  • 【众筹】一套好书,收藏中国六大石窟

    石窟寺,开凿于河畔山崖间的佛教寺庙,是佛教艺术的重要载体. 它集建筑.壁画.彩塑.雕刻艺术于一体,凝结了一个时代最好的艺术家和工匠的心血和智慧. 公元前3世纪自印度起源的石窟艺术,在公元3世纪左右传播 ...

  • 顶级中国佛教造像艺术

    石造像碑 北魏正光三年(公元522年),高224cm,宽113cm背屏中部高浮雕一佛二胁侍菩萨.主尊佛像圆形头光,外披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施无畏与愿印,结跏趺坐,袈裟下摆呈三角形悬挂座前.二胁 ...

  • 马世长 | 中国佛教石窟的类型和形制特征

    一.佛教石窟的类型 1.僧房窟 僧房窟是供僧尼生活起居之用的洞窟,性质同于寺院中的僧房.僧房梵文音译为毗可罗,过去也将僧房窟称为毗可罗窟.其典型实例在龟兹石窟群中较为常见.如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僧房窟 ...

  • 【筑思想学堂】8.22-8.28探访佛教石窟艺术,梳理大漠历史风烟

    "敦,大也.煌,盛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谓之:敦煌.",一座西域边城竟然有如此气魄的名字,而千年之下,纵有起伏兴衰,其文明璀璨竟然又是如此的名副其实.这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

  • 敦煌游学 | 探访佛教石窟艺术,梳理大漠历史风烟,敦煌-嘉峪关深度游学(8.22-8.28)

    "敦,大也.煌,盛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谓之:敦煌."一座西域边城竟然有如此气魄的名字.而千年之下,纵有起伏兴衰,其文明璀璨竟然又是如此的名副其实.这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

  • 龙门石窟对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的影响

    欢迎投稿留言交流 一.龙门石窟概述 中国的石窟尽管时间.地域不同,但它们都以雕凿.彩绘.泥塑等生动自然的造像,留给后人极高的艺术享受和丰富的研究价值.位于洛阳城南 5 公里处的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49 ...

  • 皇家风范的佛教石窟艺术宝库,云冈石窟

    我的原创视频 皇家风范的佛教石窟艺术宝库,云冈石窟

  • 大美榆林窟,中国石窟艺术宝库

    榆林窟外景图 摄于敦煌主题研学班 榆林窟,又名万佛洞,是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重要宝窟之一,位于瓜州县城南76公里处榆林河谷两侧的砾石崖壁,是敦煌石窟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莫高窟的姊妹窟. 目前完整石窟4 ...

  •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中国佛教艺术品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建馆于1872年,位于纽约中央公园旁,亚洲馆里展出的中国文物有不少是稀世珍宝.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美国最著名的博物馆,也是世界四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馆藏300多万件,涵盖了世 ...

  • 中国石窟艺术新高峰——大足石刻

    世界遗产委员会: 大足地区的险峻山崖上保存着绝无仅有的系列石刻,时间跨度从公元9世纪到13世纪.这些石刻以其艺术品质极高.题材丰富多变而闻名遐迩,从世俗到宗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这一时期的日常社会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