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黄良街道南仁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黄良街道西片,东临古子午官马大道,西接滦镇,黄(良)—(东)石公路从村南东西穿过,乡道由村中南北向穿行。现有耕地1115亩,210户,835人。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68户,385人,村落是一条东西走向的狭长街道,不足百米,南北两侧筑有丈许的城墙,并挖有三丈多宽的城壕。东西两头高两层的城门楼。西门上镶刻石匾“仁义为民”;东门上镶刻“仁风古茂”。东城门楼正对村外菩萨庙;西头城门楼内街道正中心修有一间“三官庙”,城门外建有高宽丈许的砖砌照壁,后有“西寺庙”,西北方向为“无量庙”。村两头各有水面近一亩的涝池,建有官房(碾道)两个。村中间街北是座坐北向南的五间宽的庄院——郗家祠堂,新中国成后为村办小学用。时过境迁,故物不存,惟留西头古槐一株,现为西安市政府挂牌保护树木。

如今村落发展成与老街平行的四条大街,占地300余亩,东西主街,南北巷道,纵横交错,形成正方形的“井”字格局。两委会办公大楼雄踞村中心,前面建有2000平方米的宽阔文化广场,家家两层小楼单独成院,户户自来水入厨,出则水泥道路、轿车代步。

明代时由郗姓建立。据族谱记载,其远祖为浙江绍兴人,明朝时,由华阴出任四川布政司的郗邦栋,因不满朝廷的昏庸苛政,辞官返乡。为排除官府纠缠,与其弟相商,由邦栋先行带领部分家小族人,翻越秦巴山地,进入长安,择居于终南山之阴,神禾原之南,因此地南有水田、北有旱地,宜耕宜种,便落脚建村,自称“南方来的人”。形成村落后叫“南人村”,古时崇尚礼教,因“仁”、“人”同音异形,后改名为“南仁村”。其弟出山后来到长安,找兄无果,于是带领家眷在洨河以北的郭杜附近定居,即今之郭杜“二哥庄”。后兄弟相见,认祖归宗。直到新中国成前还沿袭着古时习俗,每年清明,二哥庄的郗氏宗亲要敲锣打鼓,抬着三牲祭品,来南仁村拜祖,通宵守祠,后来他们把南仁的郗氏神容请人照样绘制,至今供奉。

又据清嘉庆《长安县志》记载,村始建于清初,分为东、西、南、北四村,城门题刻“仁义为民”,名“仁村”,其村位于南,名为“南仁村”;另,因该村的传统手工编织担笼驰名,区别于洨河以北的“冢仁村”,俗称“担笼仁村”。

由郗、郭、张、陈、王、李、虞、杨、赵九姓组成,郗氏族谱今记载已传十五代,也是入住最早人家,约占全村总户数的80%,其先祖郗邦栋后分为“东头三门”与“西头三门”两大支脉,代代相承,遍及全村。其祖坟在古子午官马大道西侧高地。

其他各姓有招婿顶门、甥继舅业、“稍裢举肚”、流离漂泊、搬迁安置等,立户原因纷杂。该村郭姓支脉在清代以挑货担由瓜张村迁入,祖坟在王曲马厂。

这里民风淳朴,传承“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的美德。至今流传着许多节、俗、歌谣,“小初一,大十五”,“正月社火”,“二月豆”,“三月清明缚官鞦”,“四月八一半豆角一半花”,“麦梢黄女看娘”,“碌碡卸拨枷他妈看冤家”,“耍媳妇三天不论大小”,“庄稼收成好取水耍马角”,“白天娶媳妇,黑列办寡妇”等。

旧时,村中间祠堂内树有一根高大旗杆,一旦有事,锣鼓警鸣,红旗升起指挥男女参战,加之城高,壕深,门固,在“逃白狼”“赶回回”等历史灾难中幸免受损。

民国时期,与之相隔一里多路的邻村人,以南仁村的土地庙房脊对着他为由,寻衅滋事,劝解无效。于是两家决定“摆场子”,南仁村倾村出动,光蛋担笼契(编担笼时用的木棍,直径5—6公分,长三尺许)当时就拉了一牛车。迫使对方最后不得不以两村头人坐下来请人“议和”了事。

村锣鼓队有百人之众,鼓点密集,节奏铿锵,气势雄壮,威震四野。以铙为主,属“实家伙”类。曾获乡锣鼓赛一等奖,并外出演出。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为该村古会日。

据老人讲,民国25年(1936)久旱无雨,村人酝酿“取水耍马角”。

操守“耕读传家”祖训。据说清代时就有人考中举人,民国初年,郗家就自请先生办起私塾学堂。新中国成立前,村人郗贵林(1889——1962)坐馆授徒,通岐黄之道,行医周边,人称“五先生”(兄弟排行老五),1952年村初级小学和“农民识字夜校”在郗家祠堂建立。1969年办起仁村初级中学,拨出土地4.5亩。1985年,主动参加仁村小学的筹建,其中划拨土地2.8亩,投资3万多元。

郗文宪(1898—1972),人称“农民诗人”,在新中国成立前曾自撰对联,贴于门首“做活一年没蒸馍,挣扎四季缺吃喝”,横批“好饿呀”。

村民郭德利,凭自己当瓦工的手艺,先后培养三个子女从名牌大学毕业攻读硕士,人称“一门三状元”,传为佳话。

郗华,女,为村中第一位清华大学(1999届)硕士、博士。

全村现在享有国家高级技术职称和高级学历的共40多名,占总人口的5%,人文南仁,钟灵毓秀,恩泽后代,名扬千秋。

郗家祖坟,位于村东高地,由于郗家世系庞大,形成巨大的郗氏墓园,占地50余亩,封土高大,林木繁茂,当地人称“小南山”。历经修葺,规模宏大。前清时,周围高墙壁垒,山门面南,一条祭道直通前殿,两旁厢房拱围。邻村一王姓人家,曾三代为郗氏守坟。清同治年间墓园遭火焚,20世纪30年代,还存有祭殿三间。1958年子午秦岭人民公社秦腔剧团曾驻于此,后修黄良水库全部摧毁。旧址在今黄良水库南岸中间,入水口处。

古渍水遗址,据嘉庆《长安县志》载:“黄良以西平地涌水,灌田百亩,曲流西北,入洨河(潏、滈合流后称洨河)”,村南土壕一带,常年渍水,汪洋一片。每逢阴雨,便向西北洼地曲折流出,绕西仁村西洼,在聂河村西入洨河,直到20世纪50年代,五支渠修成后,才经过村西头过北仁,在下北良西流入洨河,80年代干涸。当地人把由东南官路村东、到南仁村南、绕西仁村西、直至聂河村西这一带低洼地叫“旱龙道”“沙道子”。今南仁南黄石公路两侧“芙蓉渔乐园”鱼池,便是古渍水旧址。

古塔,位于村东南角,砖砌,方形,四角,高两丈余。建于清道光年,拱洞面东,镶有“紫气东来”,为镇村之宝,1970年拆毁。

古冢,位于村西南高地,墓主无名,一说古代平坟,为缅怀先祖,集全村坟之封土而堆,称“总”墓,“总”“冢”谐音,讹传为冢,俗叫冢疙瘩,状如漏斗,高丈余,周匝五丈许,1958年毁。

新中国成立解放前全村俗传“四大家,八小家,二十个匀合家”,70%的农户依靠扛长工打短工,上南山,编担笼度日。据老人讲,民国16年(1927)干旱不雨,次年只收了点“手拔麦”,秋又没收上,18年(1929)遭大年馑,全村十有八九外出讨饭,饿死的人很多,有几户“绝门”。“虎烈拉”(急性肠道传染病)那年,全村死的人很多,家家关门闭户,街道空寂无人。

新中国成立后,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喧闹声中,1978年前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当时除集体提留、籽种、牲口饲料外,年人均口粮加劳动粮可达500多斤,劳动日值最好的年份达1.1元。集体资产:饲养室、办公室、库房等公共用房70多间,骡马牛驴大牲口80多头,拖拉机车辆12台,机井80多眼。1970—1972年连续三年大旱,当时生产队“把颗浇成颗”达到旱涝保收。村里办起“民庄”(牲畜配种站),种子推广站,编造厂(副业厂),农副业收入比例为2∶3。长安供销社聘请村民赴外村传授编织技艺。1960年长安电力局率先为该村设计、实施电网工程;1963年安装第一部公用电话;1965年被选定为时任副县长房玲的蹲点村。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全面发展,又上一个新台阶。

2007年投资14万元,新打配套机井12眼。调整产业结构,实行综合开发“一村一品”工程,种植各种杂果树60余亩。又和区农牧局挂钩,投资36万元,兴办“牧羊养殖场”,养牛户21户,奶牛40多头。

2008年与陕西师范大学合作,共投资15万元,盖起五间两层的两委会办公大楼,并配齐内部办公设施。当年投资180万元硬化全村道路3400多米,修排水沟7000多米。

2009年又和区水务局合作,投资30万元,完成“自来水入户”工程。安装路灯50多盏。同年建成2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配以全套健身器材。投资13万元,植松树5000余株,筑起绕村一周的绿色屏障。全村建有医疗室、图书室、党员活动室、老年活动室、农业科技信息站、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

2007年至今,在原来的医疗器械厂以外,又先后引进机床厂、晨光纸业制造厂等七家民营企业和“农家乐”来村落户。2010年授予“陕西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称号。

郗天皙(1906—1987),长安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长安农运的组织者、领导者。1927年1月中旬在茧子新村组建党支部,任书记。

郗练学,1924年7月生,中学高级教师,1947年毕业于陕西省师范专科学校,195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修班,曾任陕西省西安工农速成中学教务长兼教研室主任,陕西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西安市83八十三中学,西安高级中学副校长、校长、党支部书记等职,后任西安市教育委员会职称改革办公室主任。多篇论文化在《文汇报》发表,事迹编入《共和国杯著者——全国优秀老干部图鉴》。

郗文杰(1893—1947),15岁入西安“民俗社”学戏。1935年赴兰州,在“新兴社”演戏,1939年在兰州加入由何振中创建的“众兴社”,人称“麻子红”。2008年兰州市文化局曾举办“郗文杰唱腔艺术研讨会”,缅怀郗先生德艺。

郗汉生,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后从事记者工作,1953年回国转业,工作于中共中央组织部,著有回忆录《战斗的岁月》一书。

投稿、闲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