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不分场合讲道理,是情商低的表现

文/唯晨
人这一生难免会听到许多大道理,可即便听过很多道理,却依旧很难过好这一生。原因简单,用四个字总结就是“知易行难”。
我有一个朋友,终日被自己的暴躁情绪困扰,她越想控制自己便越控制不住自己,仿佛体内藏着一对天使魔鬼,偏偏每次都是魔鬼将天使控制。
这样的日子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看到生活一片狼藉,面容无比憔悴的她,我们都建议她不要太在意自己的脾气,放松点,或许那些长期困扰的问题就会自动消失不见。
就在不久前,她又遇到了令其崩溃的事,事情本身并没有太严重,甚至可以说根本不算事,但在她看来它就是相当严重。
在她工作的小组里有个刚来的实习生,是个性格开朗大大咧咧却有点小马虎的姑娘。
小姑娘做事挺上心,但总会因为马虎做不太精细,而我这个朋友又特别注重细节,于是在三番五次的“提醒”之后,终于爆发。
她说:“她就是故意的,前两次给她指正的时候态度还挺好,现在不仅没长进,态度也变冷了。”
然后又絮絮叨叨举了很多例子,当然这些“例子”在我看来都是一些常见的事,是每个普通人都会在不经意间做的事情。
只是有些小事,在精神紧张的朋友眼中不恰当也不应该,于是她不止一次去提醒试图“纠正”对方,而小姑娘习惯成自然,即便努力去改正也没能变成她希望的模样。
于是她的提醒越来越多,小姑娘的情绪也越来越失落。
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他们或许很讲道理,并且这些大道理也都正面且积极,但由于讲道理时的语气和情绪过于严厉,就会导致身边人逐渐同其保持距离,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讲道理本没错,错的是不注意方式,不分场合。
要知道,管理人的本质就是管理情绪,若一个人连自己的情绪都管不好,更不要提能够管好别人的情绪。
高情商的人,无论说什么话都心平气和,低情商的人则常常张嘴就来开口就说。
说白了就是发言之前不过脑子,虽好心却常常说错话用错词,一个错误的表达,无论内容是什么,都只会带来错误的结果。
低情商的人说教,高情商的人沟通。
抬杠是一种特别低情商的行为,即便吵赢,对方也不会服气,若吵不赢,自然让接下来的沟通更加困难。
说话是一门艺术,无论什么话都不能说得太死,那些动不动就用“绝对”二字的人,其言语通常不可信。
要知道,只有极端的人才会热衷于使用极端的词,极端本身就代表着不理智,你敢信一个不理智者说出的话吗?你不敢,大家也不敢。
任何一个人的性格都藏在其日常的言行举止当中,情商的高低装不来,那些讲道理不分场合的人,通常情况下在人际交往中也不是个识趣的人。
同不识趣的人打交道,必须慎之又慎。
王蒙在《我喜欢的状态叫安详》中写道:“不要过分依赖语言,不要总是企图在语言上占上风,语言解不开的事实可以解开。语言解开了事实没有解开,语言就会失去价值,甚至于只能添乱。”
讲道理并没有太深的实际意义,若对方真心认可你,只需稍作提点,若对方打从心底就不认可,哪怕你说破天,别人依然听不见。
智者不会给自己的人生添乱,该说的话点到为止,该做的事毫不含糊,能懂是缘分,不懂便换人。
从古至今,我国的传统都讲究含蓄表达,心平气和地说话,既体现了自身素养,又给对方留足脸面。
这叫买卖不成情意在。
马歇尔·卢森堡曾说:“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有些人,一开口便输了。
与人交往时,若正面讲道理一时讲不通,不妨采取迂回手段,用旁敲侧击的方式去点滴渗透。
要知道,人与人之间的理解能力各不相同,思维方式也千差万别,你不能要求别人在你完全表达之后立马就懂,更不能保证你所谓的“完整表达”真的足够全面完整。
高情商的人善于利用情感,而并非生硬的大道理,有温度的语言和充满亲和力的情绪表达,胜过枯燥且啰嗦的大道理。
感情上的水到渠成讲究的是情绪表达,并非拿着铁锹硬挖。

唯晨说:愿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后 更加美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