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德勒:20年弹指一挥间,我感知到的变与坚持的不变
征战网坛二十载,费德勒依旧在球场上带给全球球迷惊喜和力量。现役网球运动员却作为精神领袖、偶像符号般存在,不多见。作为资深网球人,他是一个宝藏,他对于网球的感知和认识能够帮助我们从另一个高点、专业视角去理解这项我们深爱的运动。
这二十年,网球场上球员比赛是否有什么变化呢?
曾有一张草地球场变化对比图,显示从过去球员习惯于上网对抗变为了现在更多的底线相持,就球迷而言,底线对抗多的比赛精彩度似乎弱于球员经常来到网前进行短兵相接。
对于征战职业生涯二十载的费德勒,他的直观感受和总结似乎更能说明问题。在费德勒看来,这二十年中能够明显感觉到不同时代球员的击球与移动有了很大的变化。
相较于之前球员击球的凶猛力量,现在球员的击球更讲求技巧而非拼大力气。这一点也更加印证了网球是一项头脑运动而非简单的身体力量比拼,随着打法技术的进步与改良,过于依靠大力压制对手的选手不再特别占优势,而更具有灵活性和动用头脑技术打法在竞争中逐渐占优。当然这一点并不是说力量不重要,任何一个时代绝大多数竞技体育都需要足够的力量做支撑保障,网球没有比拼力量的绝对大小,更多时候在比拼球员对于球的控制能力、张弛之道。
而对于球场上的移动速度,在费德勒看来,这二十年的变化则是——更快了。网球是一项有韵律节奏的运动,这也难怪在诗歌节的时候,温网社交账号播出了一段“球场上的诗歌”比赛录像,每一次击球、每一局、每一盘都有自身的节奏韵律,节拍乱了,脚下步伐乱了,手忙脚乱或者没有更好应对只会导致输球,这也是在很多比赛中人们提到的“要把对方带到自己的节奏中来”。在过去,移动处于慢速和中速交替偶尔快速,但是现在则是快速居多穿插中速,整体节奏变快。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比赛不能 “温柔而友好”进行的原因,虽然没了绝对拼力量的大力击球,但如果对手抽球,就必须比对手更具有侵略性进行反击。
费德勒在征战中也发现了过去的比赛上网进行搏杀较多,而现在,几乎没有人打发球上网了,网前的截击对抗也少了很多,现在的球员都习惯于底线进行对抗。
二十年很长,足以让一个生命从无到成年;二十年很短,在茫茫时间长河中如蜉蝣于天地、沧海之一粟。网球场上很多都变了,而,也有不变之事。
几年前开始,费德勒便非常谨慎挑选赛事、精简赛程,在接下来的职业生涯中费德勒会延续这种作战模式,用来保存体能和更好地恢复,集中力量去争取精华和分量更重的成绩。在费德勒看来,网球选手不必太晚才开始精简赛程,“挑选赛事的工作可以提前到25岁的时候就开展。”费德勒表示挑选赛事也是职业生涯工作的内容之一,球员以打球作为职业也应该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而不是走到哪儿黑在哪儿歇,现在击球都变得跟之前大不一样,不再是拼蛮力,那么赛事的选择也应该认真考虑。
“我只会在万事皆备好的情况下上场,这是我个人的网球哲学观。”这么多年,费德勒不变的是对自己上场状态的要求,他不会选择通过参加巡回赛事去试探自己身体状况怎样,在他看来,每个人是最了解自己的人而不是需要用比赛去测试,“我在跟一位球员交谈中,我发现很不一样的观点。他认为最好一直保持在巡回赛事的征战路上而非待在家里训练,要保持比赛的热度。我不这样认为,我会在家里训练,准备好了再上场。如果你在球场上看到我,那一定是100%状态的我。”
(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子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