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养生】(一)——养生论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公众号哦!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2008年6月7日,中医养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养生论》,三国嵇康撰,是我国古代养生论著中较早的名篇。本文论述了养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主张形神共养,尤重养神;提出养生应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以防患于未然;要求养生须持之以恒,通达明理,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养生途径。文章论述透彻,富有文采。现存《昭明文选》《嵇中散集》等书中。本篇文章从修养性情、食物的相对性、神农氏的启示、不善养生表现、养生道理特点、善于养生表现几个方面介绍了嵇康对于养生的观点。当然现代中医养生研究不仅仅局限于这几个方面,在接下来的推文中我们将为大家进行系统的介绍。
人物轶事典故
好友问难
历史上竹林七贤的兄弟感情时常为人所称道。嵇康作了《养生论》后,经常与嵇康一起合作打铁的向秀写作了《难嵇叔夜养生论》,以世俗见解立意,肯定了“口思五味,目思五色”是“自然之理”、“天地之情”,主张“开之自然,不得相外也”,又认为必须“节之以礼”,“求之以事,不苟非义”,由此推及人的社会心理和欲求,如名利富贵等,从而强调合“自然”与“名教”为一。面对好友的诚挚“问难”,嵇康写作了《答向子期难养生论》作为回应,文章中进一步发挥了他的养生思想,提出了“养生有五难”,但也毫不客气地反驳了“行逾曾、闵,服膺仁义,动由中和”却“不荡喜怒、平神气,而欲却老延年”的人能够得以养生的观点。文人相轻,惺惺相惜,大概说的就是嵇康和向秀这样的感情吧。
在我们倡导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今天,重温经典不失为一个继承古人智慧的好方法。这篇成书于魏晋时期的《养生论》就是一篇值得学习借鉴的好文章。
除了魏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养生思想逐渐形成,并具有一定代表性。如老子“清静无为”说,庄子“养生”“全形”说,子华子“贵生”说,孔子“安适自养”说,荀子“修身礼治”说,韩非子“啬神”“少欲”说,管子“节欲存精”说等。 这些养生学术思想留存于中国古代的一些养生学著作中,如先秦时期的《吕氏春秋》,汉代的《淮南子》、《内经》等。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日益注重对养生学的研究,国外重点在于理论及实验研究,探索衰老形成的原因和机理;国内则侧重于对传统理论的整理及探索抗衰老的具体方法。
养生的目的是为了健康,而健康的价值在于:健康是财富,是幸福,是资源,是学习力,是生产力,甚至是战斗力。健康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整个家庭,乃至全社会。
笔者在此作为中医健康养生知识的传播者,致力于为读者们整理收集相关资料与信息,写出既严肃认真又通俗接地气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实用文章,以求共享中医发展成果。
小编 | 安齐文
指导老师 | 谭备战
图文|谭论古今团队
编辑|谭论古今编辑部
投稿|1115702100@qq.com
微信|谭论古今(gujinzhongwailuntan)
特别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