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总结,不收获——7个老师一周知识总结(3.06-3.12)

亲爱的同学们:

为了切实帮助大家提高语文素养和成绩,我们邀请到国内7名一线语文教师,以每天一篇文章的方式,向大家详解关于作文和阅读的知识。只要你每天花上10分钟甚至几分钟时间,假以时日,你的语文素养和成绩必然突飞猛进。

在这一周,我们学到的知识有:关于抒情议论的点睛之法,如何修改你的作文使之快速升格,如何理解象征、拟人以及其它合思维的有意味的形式,坚持日记的方法与好处,文章选材的核心要点,品读古诗词的方法,以及由田老师带来的充满激情和思想的开学宣言。其实,语文的学习和其它学科有所不同,它更多依靠你习惯的力量,辅之以适当的方法,就可以让你在日积月累中实现突破。

星期一

在星期一的文章中,来自北京教育学院的陈沛老师,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告诉我们:抒情和议论在作文中的价值,以及必须紧扣主题、结合内容来抒情和议论的技巧。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一件事,但总有人下笔千言,激情澎湃、纵横四海的抒情和议论,然而却离题万里,令人哭笑不得。读完这篇文章,你就要改变以往的方式,让抒情和议论真正砸在主题的痛点之上,让阅卷老师看到你围绕主题所进行的议论和抒情,这是最有效的点睛之法,只有这样才能不失分。

星期二

在星期二的文章中,河北省特级教师张永军老师,以修改自己的《感谢雾霾》一文,以超细致的方式,从字词句段以及整体布局的角度,给文章做了大大小小几十处的手术,从而让我们学会修改自己的文章,并从中学到一些语文知识,如:关于位列三甲和位列头甲的来源。他最终给出的意见十分中肯和科学: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这个观点也是我们一堂作文课的一贯理念,调研表明:不少课堂作文,学生写完了上交,老师给一个分数或简单的点评,就算完事。学生则将自己的习作束之高阁,有的甚至随手丢弃。这是非常可惜的!这些文章即便不成熟,也是我们心灵的内容简史,非常值得私人收藏。关键的是,当我们看到老师给出的分数和点评后,我们的文章修改训练才刚刚起步,这时就需要你拿出时间,拿出耐心,进行一个细致的修改,跟大家说,即便是鲁迅先生、或者莫言这样的大作家,他们的作品、文章都是修改的结果,没有修改的过程,很多文章也是拿不出手的。

星期三

在星期三的文章中,来自苏州甪直中学的丁向红老师,从“合”字诀入手,将象征手法、拟人手法的不同展示了出来。象征是着眼全篇、全局的,是谋篇布局的手法,是从全文构思的角度去解决问题。而拟人则要简单的多,主要是从语言句子的角度解决问题。前者属于文艺学的范畴,后者则是语言学的范畴。丁老师是教育硕士出身,对文艺、语文方面的见解十分深刻,可以将同学们对语文的理解引向深处。星期三是三八妇女节,恰好我们完成了对丁向红老师的专访稿,所以就着节日的契机,以这篇文章向全国的女性教师致以问候。大家可以看到丁老师充满坎坷而又不屈的人生经历,她甘坐冷板凳20余年的研究,终于得到教育界的认可,真实的故事打动了我们,希望我们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学到丁老师这种了不起的精神。

星期四

在星期四的文章中,来自河南的刘英平老师,以一篇随笔《从心到手,做好人生的标记》推出自己的见解。这就是强调日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尤其刘老师文章的最后300字,我建议大家反复阅读几遍。他说:在你人生最重要的日子里,做好标记。哪怕你以后不会再看,也会在内心无声的反刍,而那些经历,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养分。日记,是从心到手的练习。心,是最丰富的矿脉,最清澈的源流,最生生不息的喷涌。人,不需要任何努力,只要听从它,保护它,不让它被污染,不让它被淤塞,它就会一点一滴地流到你的手上,到达你的笔尖。你的任务,就是把它记录下来,稍加整理,就是最好的文字。如果你能明白,每天花上三五分钟,写下一二百字,给你的内心拍个照,或者描一条心路,谱一段心曲……几年之后,你就能有一颗丰润、强健而又生机勃勃的内心世界,你就会比同龄人更宁静,更稳重,也更有条理,也更勇敢,更坚定。这样的文字让我们感受到文字之美的同时,还涌起一股莫大的力量。他文中所说的“人,不需要任何努力”指的是不需要无谓的挣扎,需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星期五

在星期五的文章中,来自石家庄第81中学的张付奇老师,从作文选材的角度给了我们十分重要的两个方面,这就是选材的瘦身与丰身。所谓瘦身是用减法,果断舍去不能集中反映主题的素材,而留下最能反映作文主题的材料。所谓丰身,就是将最能反映主题的材料进行深加工,从而让这个素材以最饱满的方式突出主题。这一步十分关键,它是在动笔之前就可以、就应该完成的,当你选定了素材之后,再通过加工来完成对素材的处理,从而安排好文章的结构。张付奇老师提出的瘦身和丰身之道,不仅是具体的方法,更是良好的写作思维。所以,当你将要动笔之时,最好一再的问一问自己:我准备的材料精当吗?是否该对它进行瘦身?

星期六

在星期六的文章中,来自山东聊城的王春然老师,以品鉴一首《汉乐府·长歌行》带我们走进古典诗文的世界,教会我们如何读出诗之美。这首汉乐府的最后一句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王老师通过对比的方式,深入到诗歌的内里,探究本源,从而异常细致地解读了整首诗作,在这个过程中当中,我们很容领略到诗之美。必须承认,这样的解读十分耗费老师的心血,但也只有这样的解读,才能读出整首诗的美,才能让我们真正爱上诗词,体会到诗词的妙处。

星期日

在星期日的文章中,我们读到了来自内蒙古二连浩特市第二中学副校长、语文老师田永梅老师的文章。这是一篇激情满怀、充满思想的好文章。田老师以新近开学为契机,向同学们和家长们发出了心灵的呼唤。她呼唤同学们锁定课堂,抓住美丽时光,不负时光给予我们的美好,奋力一搏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而面对家长,田老师从教育科学的角度,提醒家长们注意:契约精神始于孩提!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家长该以严厉而又柔和、温情而又科学的精神面对孩子,让孩子从小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田老师带给同学和家长的一篇重磅文章,也代表着七个老师一周来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是提高学生的素养和成绩,客观上自然也帮助到我们的家长朋友。

从作文学习的角度来说,我们这一周的收获蛮大!从文章的构思、选材、语言、赏析、修改以及日常学习动力、日记等方面进行了学习,透过这些,我们在逐渐领略到七个老师各自不同的风格。在接下去的每周时间,我们将逐步学习到七个老师更为精彩的思想和文章,从而让我们的素养和成绩,都有极大的提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