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器物中的兰亭文化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2位名士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在这一场集会中,他们饮酒赋诗、玄谈游赏、放浪不羁、游目骋怀,不仅使王羲之留下了后世称之为“千古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更使这场集会成为了流传至今的一段佳话。

兰亭雅集做什么?修禊、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制序。

修禊,一种古代民俗,常发生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 三国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其时人们会到水边嬉戏,清除污秽,并把美酒洒在水中,又用兰草蘸上带酒的水洒到身上,借以驱赶邪气,祓除不祥。正如晋张协《洛禊赋》中云:“祈休吉,蠲百痾,漱清源以涤秽兮。”

明 沈时《兰亭修褉图》 故宫博物院藏

应劭《风俗通》中记载:按周礼,女巫掌岁时以祓除疾病,禊者洁也,故於水上盥洁之也,巳者祉也,邪疾已去,祈介祉也。这一习俗来源于周朝的上巳节。《诗经.郑风·溱洧》中亦记载春秋时男女秉兰春游的场景,可见其源流甚远。

曲水流觞则是一种文人游戏。客人席地坐于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在上流放下酒杯,让其顺流而下,觞停滞在谁的面前,谁就要取杯饮酒,赋诗一首。若作不出诗,就得罚酒三觥。

西汉 玉羽觞 海昏侯墓出土

而游戏结束,王羲之集众人诗文,以蚕茧纸、鼠须笔制序,书成俊雅飘逸、潇洒清秀的《兰亭集序》,因是修禊仪式所为,亦称“禊贴”。

西汉 玉羽觞 海昏侯墓出土

从南北朝开始直至近现代,后世文人学子纷纷效仿此风雅之举,还使兰亭雅集成为书画器物中的经典题材。永淳二年,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便率一众好友曾在云门寺王子敬山亭主持了一次兰亭雅集,亦作序。

除此之外,还有白居易、沈佺期、屈大均等等文人墨客有禊诗传世,故宫中甚至有一禊赏亭,正是取曲水流觞意而建,乾隆帝已至晚年,乐于仿古,兰亭雅集之事亦不例外。

故宫禊赏亭

而古代器物中的兰亭雅集文化,主要包括三种形式:用兰亭图、用兰亭诗文、图文兼用。又以仅图画的形式衍生出最多变化,直接绘制雅集图画的,或只取流觞曲水意的,或取山水意的,虽有差别,但大体不离山水雅集之意。

而用兰亭图又有两种技法,一是绘画,一是雕刻。绘画多在五彩、青花、粉彩等瓷器上出现。

清康熙 五彩山水人物瓶 故宫博物院藏

清雍正 青花《兰亭会》笔筒 故宫博物院藏

雕刻实则是以刀代笔作画,不过由于兰亭雅集图画中人物众多,背景繁复,此类主题的器物极为考验工匠技艺,以深浅变化表明图案层次,以线条曲直绘明物象人形。宝盒圆盘、文房用品、竹雕角雕等器物上均有出现。

明晚期 剔红曲水流觞图圆盘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剔红兰亭宝盒 故宫博物院藏

笔墨砚台,不一而足。其中有一套御墨最能证明兰亭文化受统治者青睐——乾隆四年,宫中制白色、黄色、绿色、红色等七色墨,一色一套,一套二十六锭,每套中正有一锭为兰亭修禊主题,色彩明丽,刻画细致。

清乾隆 竹管兰亭赏狼毫笔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兰亭修禊绿御墨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兰亭修禊图石砚故宫博物院藏

另有在犀角、竹根等物上雕出繁复兰亭雅集图画的做法。如此件犀角雕兰亭修禊图杯,采取螺旋式构图,与曲水流觞有同样的曲折妙意,且杯用于饮酒,正合觞之用,其设计巧思令人赞叹。外壁由下而上雕刻了23个人物,姿态各异,周围苍松老树、高台平地。上部主要用浮雕纹饰,下部则纯用镂雕,层次分明,技艺卓然。

犀角雕兰亭修禊图杯 故宫博物院藏

又如此件乔林款竹根雕刻兰亭修禊图笔筒,其纹饰层层下剔,成去地高浮雕效果。小小一笔筒上雕出六十余人物,且亭台小桥、茂林修竹等亦不省略。景物虽小却清晰可辨,图案密集却错落有致,个个分明。

清 乔林款竹根雕刻兰亭修禊图笔筒 故宫博物院藏

最常使用绘画的屏风自然也不会错过兰亭图这一主题。这件紫檀木雕兰亭图插屏采用多层浮雕手法,使平面也能有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错落观感,近处亭台里一人伸颈抱臂,饶有兴致,似乎已跃然平面之上,栩栩如生。而远处山溪修竹,曲水之旁人物林立,各有情态,亦情趣盎然。

清 兰亭修禊图玉插屏(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第二类是仅用诗文作装饰主题。据记载,王羲之手书的兰亭真迹已随唐太宗殉葬昭陵。其时留下的摹本主要分两类,一为以褚遂良摹本为首的墨迹摹本,以冯摹的“神龙本”最为接近原作;一为欧阳询摹本,刻帖“定武本”即源自欧本,为存世最佳的石刻帖本。器物中所仿照的诗文大多类此两类。

《王羲之行书兰亭序》卷(传唐褚遂良摹本) 故宫博物院藏

诗文或刻于靠背板上、或刻于文房用品上、或出现于屏风上等等位置,仅用诗文装饰使器物风格简素至极,唯有书法线条赋予其森森雅意和盈盈文气。大道至简的终极哲学,在此类器物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明 紫檀南官帽椅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清 高晟刻翁方纲临兰亭序端砚 上海博物馆藏

清 兰亭序青玉插屏 故宫博物院藏

清 红木透雕螭龙捧寿镶大漆刻灰兰亭集序十二扇屏风

(点击了解更多信息)

第三类则是图文兼有,较为完整,此类器物多为屏风、摆件、笔筒等,因其可装饰面积比例较高,才能把图文均囊括于一器之上,却又不显繁缛缭乱。反而一器即是一图,一器亦得诗画之美意。

清乾隆 紫檀木雕兰亭八柱八屉插屏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青玉兰亭修禊山子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兰亭雅集玉山子 明尼阿波利斯美术馆藏

清 青玉刻乾隆御笔兰亭帖如意 故宫博物院藏

清 竹刻兰亭雅集诗文笔筒(点击了解更多信息)

兰亭文化并不仅仅定格于永和九年,事实上,王羲之、谢安等参与兰亭雅集的名流事迹本身亦和兰亭文化有相通之处,而后世的效仿与创作更是一种对兰亭文化的衍生与拓宽。

如王羲之好鹅,不仅因其从鹅的姿态中得成书法之大道,更因其是俯察自然之盛,是任诞率性之为,王羲之好鹅,实际上是一种魏晋风流之举,实际上是一种文人超然物外、清雅出尘的不俗情志,与兰亭雅集的文化内核一致。

  明 仇英《兰亭图》扇页 故宫博物院藏

清 青玉王羲之爱鹅图意山子 故宫博物院藏

清雍正 五彩人物纹碗 故宫博物院藏

萧翼赚兰亭序亦是兰亭文化的重要衍生。相传兰亭序传至七世孙智永和尚后,智永传于弟子辩才。当时太宗对王羲之的《兰亭序》魂牵梦萦,辩才和尚不承认自己藏有此宝。房玄龄于是举荐监察御史萧翼襄助太宗取宝。萧翼扮作普通人接近辩才后得观《兰亭序》真迹,却故意说此乃伪造,辩才信以为真随手放在几上,此宝便被萧翼取得献给太宗。

画面中辨才和尚和萧翼对坐,一旁童子侍立。辩才和尚面露微笑,似在讲谈,而萧翼恭敬聆听,面色却略显奇怪,二人鲜明形象跃然纸上,一场阴谋徐徐展开。

宋 《萧翼赚兰亭图》 故宫博物院藏

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序图(北宋摹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关于兰亭的文化亦不能不提玉枕兰亭,其传说颇多,相传贾秋壑得一石枕,光莹可爱,使廖莹中以灯影缩小法刻于灵壁石上,宛如定武本,缺损处皆全,人称之玉枕兰亭。实际上就是一种缩临古帖,以便携带,随时赏玩。明代甚至有将《兰亭》缩于方寸之间者,其本质上就是一种微型书法。

明拓玉枕兰亭(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兰亭八柱即清乾隆四十四年,内府奉敕汇集到的有关“兰亭”的八种墨迹,包括虞世南摹本《兰亭序》、褚遂良摹本《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兰亭序》、柳公权书《兰亭诗》并孙绰《后序》、清内府勾填《戏鸿堂》刻柳公权书《兰亭诗》、于敏中补《戏鸿堂》刻柳公权书《兰亭诗》、董其昌临柳公权书《兰亭诗》,清高宗弘历所临董其昌临柳公权书《兰亭诗》,把这八种墨迹同刻于石柱上,即称之谓“兰亭八柱”。

清拓《兰亭八柱帖》虞世南临兰亭序故宫博物院藏

兰亭雅集为何从魏晋到明清仍活跃在器物文化之中?除了天下第一行书的赫赫声名,我们翻开《兰亭集序》的原文,更能找到其精神答案。

兰亭修禊,于自然之中携知音好友游目骋怀,眼得其乐,心得其趣,堪称极乐。但人俯仰一世,不过片刻,所好者难过百年,终有尽时,人生亦是如此,从诞生一刻,我们便在走向死亡的路上。极乐时生极悲之叹,是魏晋文人们面对现实和人生苍茫的真挚反馈,更是笼罩魏晋整个时代的哲学精神。

明 王宁甫《墨笔兰亭图》 故宫博物院藏

这并非一种庸人自扰的悲观,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亦曾说:“向死而生,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向死而生,生才弥足珍贵,故而此刻的享乐,才更能尽情;此刻的感情,才更有意义。生命只存在片刻,却因用力活过而留下深刻印记,因得到记录成为历史上的永恒。

除了生死哲学,我们亦能在兰亭雅集的器物中读出物我精神。刘熙载曾在《艺概》中提到:“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

类情即譬喻情状,通德即遵循共同的道德。而工艺器物本身就是物我合一的终极产物,故而情状是外象,通德是内里,文人工匠作于器物之上的书画或是其他设计,其实蕴纳着对普世德行的推崇和追求。既表自身拳拳之心,又振世间浑浑之聩,故而,一场集会的美谈才传承至今。

(0)

相关推荐

  •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居三希堂之首,字字珠玑,是真迹还是赝品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养心殿的西暖阁,有个很小的书房,面积仅约四点八平方米,但是鼎鼎有名,它就是乾隆帝的书房,书房虽小,但陈设幽雅.古朴,乾隆帝非常喜欢这间书房,经常在此看书赏画,并亲笔为书房题字" ...

  • 兰亭修禊图

    兰亭修禊图

  • 梁秀华:从历代传摹人物画里找不同

    在以人物画为主,山水画还未发轫的六朝时代,谢赫提出了"六法"的评判标准,"传移模写"位列六法,可见"临摹"在书画传承中的地位. 临摹一方面是 ...

  • 文徴明:萧翼赚兰亭图题跋

    <萧翼赚兰亭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创作的绘画,原本已佚.现存三本宋代摹本,北宋摹本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南宋摹本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还有一本宋代摹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谢谢关注!

  • 明清器物中的寿文化

    假如神灵能满足你一个愿望,你会选择什么愿望?一夜暴富,还是爱有所得? 翻开<尚书·洪范篇>,我们看到古人的答案是这样的--"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

  • 怀仁集字圣教序中的兰亭单字整理

    整理了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中来自兰亭叙的单字.圣教序不适合行书初学者学习,除非有好的老师指导,它字数多成了学习王羲之书法的好字帖. 这是我制作的书法课件,可以转载,请注明作者黄荣赤即可.申请了学校的线 ...

  • 不落蹊径,“楷中《兰亭》——褚遂良《大字阴符经》

    不落蹊径,“楷中《兰亭》——褚遂良《大字阴符经》

  • 乾隆“兰亭文化工程”巅峰之作“缂丝之王”现身北京

    时间: 2021-04-23 20:40:51 | 来源: 艺术中国艺讯 > 展事 > 0:00 / --:-- "弘历的世界"展览现场"弘历的世界--乾隆御 ...

  • 古器物中的邢国文化

    邢国是周公庶子始封之国.在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很少,只是散见于<左传><国语><诗经><穆天子传>等传世文献中,其中有的记载史事还有些争议.在青铜器资料中, ...

  • 明清器物中的灵芝纹

    在明清家具中,我们偶尔会看到这样的雕饰,外轮廓大致呈海棠状,下部两端的线条内收成卷曲状,中间接一枝梗,遒转苍劲.熟悉此物的人一眼便知,这正是灵芝纹. 灵芝纹霸王枨 灵芝,一种多孔菌科真菌,菌盖呈肾形, ...

  • 博览群物——明清器物中的博古图

    "博古",意为通晓古事物,博,尤其强调其范围广大,数目繁多. "博古"最早起源于北宋大观时期,徽宗命王黼等编绘宣和殿所藏古器,名曰<宣和博古图>,共 ...

  • 不落蹊径,楷中《兰亭》:褚遂良《大字阴符经》

    ▲褚遂良<大字阴符经> 褚遂良是唐初著名书法家,曾封河南郡公,人称褚河南.因反对高宗封武则天为皇后,被贬官外地不久就死去. 褚遂良的书迹传世不少,真正可靠确为褚遂良所书的有<伊阙佛龛 ...

  • 一战成名!她的草书,“二王”风,明清意趣,成为兰亭奖最靓的星

    在通往兰亭奖的道路上,有人是一战成名,有人是屡败屡战,可谓是人生百味,而她却是一战成名的最典型代表,并且是第七届兰亭奖最靓的星,还是唯一一位创作方向兰亭序女性获奖者,更让人感到惊艳的是,她是凭借一手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