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悬解》这才是肾阴虚证——大承气汤
少阴四十二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少阴之经,循喉咙而挟舌本,燥土克水,阴液枯焦,故口燥咽干。肾水被烁,故当急下。此与阳明发热汗多章义同。阳明四十五。
此下三章,皆少阴负趺阳之太过者。少阴固宜负趺阳,而负之太过,则肾水涸竭,亦必至死,故急下阳明,以救少阴。少阴三承气证,即是阳明急下三证,以其伤在少阴,故又列之少阴篇中,实非少阴之本病也。
1 大承气汤,急下阳明之土燥,急救少阴之水枯。阳明阳实,少阴负过,则肾水枯竭,亦必至死,故急下阳明,以救少阴。阳明不实,土克其水,是为顺也。阳明外感而腑实,则土克其水,伤及少阴,故少阴负之过也。阳明不病外感腑实,何至少阴负之太过,此一定当知。少阴三条承气证,即是阳明外感而腑实,急下三证,以其伤阴,故又列少阴篇中,非少阴之本病,而实伤及少阴,少阴受之,故言少阴病。阳明外感而腑实,伤及三阴,名为少阴,实为阳明。
2 外感阳明之阳实,外蒸太阳而亡津,内克少阴而亡水。阳明之实,实必实治,迟泄则内伤少阴而亡水。
3 对比阳明四十五;阳明病,发热汗多,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汗亡心液,伤及少阴,故当急下。
少阴四十三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肝主疏泄,故见自利。青为木色。厥阴之经,布胁肋而贯膈,脉循心下,经脉燥急,故痛作焉。厥阴之经,循喉咙而环唇,风动津耗,故口干燥。燥土克水,水涸则木枯,木枯则风动,肾水愈消,更当急下。此与阳明目中不了了章义同。阳明四十六。
1 阳明腑实,伤及少阴,阴枯木燥,肝主疏泄,故见自利清水,青为木色;自利清水,是为亡阴,上必口干咽燥。故必急下,泄土保水,以救阴脏,木枯则风动,肾水愈消,更当急下。
2 对比阳明四十六;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3 土病燥实,从阳明篇大便难,从少阴篇居然自利清水,此反常也。此提纲虽名为少阴病,此为伤厥阴证,三阴者,悉属少阴,少阴者,脏阴之根本也,故提纲言少阴病,而不言厥病。
少阴四十四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脾病则陷,陷则脐以下胀,胃病则逆,逆则脐以上胀。太阴之腹胀,则湿盛而便利,阳明之腹胀,则燥盛而便结,腹胀而不大便,是阳明燥盛而烁脾阴也。燥土克水,水涸而脾精枯槁,戊己合邪,以临残阴,水愈不支,更当急下。此与阳明发汗不解,腹满痛章义同。阳明四十四。
急下之三证,三阴俱伤,非第少阴,而悉属之少阴者,《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水者,脏阴之根本也,故五脏亡阴之证,皆属之少阴。
1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者,是太阴之证,阳明之阳伤及太阴,不大便者,急下阳明之阳,以救残阴。
2 对比阳明四十四;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此与条义同。皆亡阴之证,故提纲皆言少阴病。
论;这就是整个《伤寒论》中,唯数不多伤少阴之阴,此伤阴还不是,通常说的肾阴虚,而此是用泻阳实之法。众多的错误理论,导致后学者迷失,导致中医坠落了。
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少阴脏寒,阳明阳虚,宿食停实,脾陷胃逆,上痞下利,此下利会不会伤及少阴。阳明之阳实,是为实证,阳明阳虚之宿食停实,也为实证。宿食之实,皆是宿食之脉证,与宿食之治法,也是承气汤之证,此与本篇少阴有没有关系,余原来的注解,就是宿食之实,伤及少阴,后来修改就又删掉了,没有看懂的,就随着黄师解,不敢乱造医理。卷十四,可下一,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此就是宿食之证,此也下利,也急下之。
少阴四十五
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为欲愈。
太阳中风,而传少阴,是谓少阴中风。微者紧之反,浮者沉之反,寸微尺浮,是沉紧已去,阴退阳复之象,故为愈兆。
论;太阳中风,风泄卫气,汗出失敛,营弱卫虚,而传少阴,即为少阴中风也。少阴脉沉,脉阳微阴浮者,此为阳复阴退,欲愈之象。紧去则微来,寒去则微阳复,尺脉之浮,木升于水也,阳回脉出之义。
少阴四十九,阳回不死,脉紧反去,也是阳复欲愈。也是阳回之风?
少阴四十六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子、丑、寅,少阴得令之时,故解于此。
购书加好友,进群加好友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