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课堂1025||假期不想让孩子沉迷手机,这个方案一定要掌握!

《假期不想让孩子沉迷手机,这个方案一定要掌握!》

最近,邻居家8岁的小男孩安安放寒假了。昨天晚上,我隔着墙壁隐约听到安安妈妈吼孩子的声音,想必是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正巧早上出门时碰到了安安妈妈,打过招呼后得知她是要去移动公司办宽带断网。不等我再问,安安妈妈便竹筒倒豆子似的向我倾诉起来。
原来,安安放假几天来,整天手机、电脑轮番上阵地玩电子游戏,不肯出门,也不做作业,吃饭时间到了也要妈妈一喊再喊才肯上桌。妈妈心中恼火,就逼着安安出门去找小伙伴玩。结果呢,到了晚饭时间,安安妈妈去接安安回家,却看到他正和小伙伴坐在沙发上捧着iPad对战,妈妈进来连头都没抬一下。这件事让安安妈妈憋了一肚子火,回家就爆发了出来,于是决定迅速去办断网手续。
如今,孩子们沉迷于电子设备的时间越来越多,随处可见捧着手机、iPad玩个不停的中、小学生,甚至幼儿园里的小家伙们也都对着各种屏幕如痴如醉。但电子设备带来新鲜好玩的体验的同时,也在无孔不入地诱惑着孩子们尚不成熟的心智,一不小心就容易让他们迷失其中。
现在这个时代,手机、电脑作为生活的工具,跟剪刀、钳子一样,已经完全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将来也会更深刻地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中。如果我们把这么一个生活的工具当成妖怪,一味禁止孩子接触,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未必是好事。
另外,我们采用“围堵”的方式把孩子跟手机隔离开,只会激化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对手机的兴趣更浓厚,逮住机会就猛玩一通,更容易沉迷其中。那些严禁孩子玩手机的家庭,绝大多数都没起到预期的效果。
家长应该始终清楚,孩子喜欢玩手机是因为虚拟世界有现实世界不能满足他的那些因素,那么我们是不是该反思平时给孩子的陪伴太少,如果我们给孩子足够的爱和陪伴,陪着他一起成长,一起去认识这个未知的世界,他又怎么会沉溺于网络世界无法自拔,家庭教育的缺失甚至会毁了一个孩子。如果孩子已经成为“手机控”,家长千万不要突然阻止孩子接触手机,与其严防死守,不如理性思考:如何让帮助孩子理性解决问题,防止孩子在假期沉迷手机。
赵亮老师作为博瑞智小学生训练营主训师,诙谐幽默的讲课方式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在他在《孩子假期沉迷手机解决方案》一课中提到,如果孩子沉迷于手机,以下几点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1、语言强迫
不停地批评、指责、唠叨。这种做法其实是起到了反强化作用,你越是不让他玩,他越觉得好玩,破坏了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度的同时,还会引发亲子冲突。

2、断网、没收手机、砸电脑。
这种方法很多家长都会使用,但其实是治标不治本。对沉迷手机的孩子而言,没收手机相当于要了孩子的命。你要是不让他玩,他就要奋起反抗了。

3、将孩子送到网瘾戒除机构。
这种方式是最可怕的,因为网瘾并非是“病症”,电击疗法会对孩子身心造成巨大伤害,还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极大的憎恨,这种憎恨可能是一辈子都无法过去的心结。
要想解决孩子沉迷手机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孩子沉迷手机背后的心理需求是什么?是缺乏爱、缺乏陪伴、还是缺乏价值感?或者其他的原因?
有些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能力差、没有朋友,加上父母平时忙于工作疏忽了孩子,所以他只能从游戏中需求陪伴。孩子玩手机,并不是因为手机好玩得不得了。实际上比起手机,孩子更喜欢和人一起玩。尤其是六岁之前的孩子,比起手机上那些虚拟的、抽象的东西,他们更喜欢现实中的互动。我们观察就会发现,两个孩子或者更多孩子在一起,他们基本上是不玩手机的,而是有各种各样的游戏。
和父母在一起,父母又不想和孩子玩的时候,孩子才会玩手机。想想你们一家三口打打闹闹,笑得前俯后仰的时刻,这时候孩子会想玩手机吗?
很多父母做不到这一点。他们陪孩子就是把孩子放在自己身边而已,他们最喜欢的模式就是孩子玩孩子的,自己可以不被打扰地玩手机、看电视、聊天……所以,想让孩子别沉迷于手机,父母就要替代手机做孩子的玩伴。
而有些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是老师父母眼中的坏孩子,他毫无价值感。而在游戏中,他只要升级升得高,游戏打得好,就会有人崇拜他,他在游戏中体会到了现实生活中无法体会到的快乐,所以他喜欢沉浸在游戏的世界里。
父母如果长期忽视孩子、或者看不见孩子的努力与长处,经常打压、贬低孩子的自尊,对孩子的决定事无巨细地横加干预,不肯倾听孩子的心声,那么孩子就会慢慢关上与父母的沟通之门,并陷入自卑、低价值感的心理漩涡。
这种时候,家长要看见孩子的长处,鼓励孩子的努力,做孩子身后第一个为他鼓掌的人,发自内心地欣赏孩子,并让他知道你一直在做努力。这些都是走进孩子内心最重要的步骤。
每个孩子玩游戏背后的心理需求各不相同,作为父母我们不能只看到我们表面能看到的,更要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如此才能“对症下药”,收到良好的效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