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从哪儿来?如何防治?牢记这几点不慌张!

这两天有一条消息刷屏了,2019年11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2人经专家会诊,被诊断为肺鼠疫确诊病例。

让一种距离我们很久远的传染病——鼠疫,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

作为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之一,鼠疫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2007年皮克斯短片合集《你的老鼠朋友》讲得很明白。

其实,在科学防控的基础上,全球绝大多数地区鼠疫被得到有效监测与控制。我国对鼠疫防控工作也一直没有放松,新中国成立后,鼠疫得到有效控制。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正确认识这种传染病,学点靠谱的防治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 什么是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偶尔能引起人间流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

二、鼠疫的危害有哪些?

鼠疫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特别是败血性鼠疫和肺鼠疫,如果不加治疗,病死率为30%-100%。鼠疫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6天,但个别病例可达8-9天。

三、鼠疫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蚤叮咬的传播方式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剥取染疫旱獭皮或剥食其它染疫动物,此类传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

(2)人-人传播方式,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种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

四、感染鼠疫会有哪些症状?

根据不同的感染部位和临床表现可以将鼠疫分为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型鼠疫、轻型鼠疫和其他少见类型鼠疫。

腺鼠疫最为常见,除全身症状外,主要表现为急性淋巴结炎。在蚤叮咬的局部出现疼痛、红斑,可以形成疱疹、脓疱甚至发展形成疖、痈。叮咬附近区域的淋巴结出现肿大、疼痛,治疗不及时可以迅速化脓、破溃,使病人疼痛难忍,无法活动。最常发生的部位是腹股沟区的淋巴结,其次是腋下、颈部及颌下的淋巴结。

五、我们怎样预防鼠疫?

(1)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避免接触鼠类、旱獭等;

(2)避免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如果要接触,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并带口罩,勤洗手;

(3)使用驱虫制剂,常用驱蚊剂一般都可以驱赶跳蚤;

(4)如果曾去过疫区,应持续2周自测体温,有症状及时就医;

(5)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应尽早预防用药。可服用磺胺制剂,成人首次2g,其后4-6h服1g,一般连服5日。

中国疾控中心今日发布消息称,此次疫情进一步扩散的风险极低。市民可正常工作、生活和去医疗机构就医,不用担心感染风险。

中国疾控中心提醒,就当前来说,北京市民无须采取特殊的个人防护措施,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尽量避免去人群拥挤场所,去医疗机构或个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时要及时佩戴口罩等。如果怀疑自己与病例有过接触,可以进行自我观察,或向当地疾控部门主动申报,取得专业指导,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不传谣、不信谣,让我们一起用科学捍卫健康

(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世界卫生组织网站、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