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施剑林: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三十年

2019年8月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出炉,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施剑林入选化学部候选人名单。

个人简介

施剑林,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高性能陶瓷与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3年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1989年于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6)。担任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信息功能陶瓷若干基础问题研究”(2002-2008)和国家重点纳米专项“半封闭空间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治理的关键纳米技术” (2013--)首席科学家,同时还承担并负责多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863”材料高技术和科学院创新方向性等多项国家与地方科研项目。

施剑林的三十年

施剑林说过:“从事科学研究,必须保持旺盛的科学的追求。”三十多年来,施剑林一直是这样做的,他的时间几乎都用来做实验、看文献、写论文、作报告,三十年如一日。

攻读硕士、博士以及之后的十来年里,施剑林一直从事氧化物结构陶瓷的制备科学与力学性能研究。九十年代末,他又在严东生院士的鼓励下投入了一个对他来说完全陌生的领域:介孔材料研究。三十多年来,他共发表SCI论文480余篇,他引31,000余次,H-index为102,2015-2018年连续入选科睿唯安(Clarivate)全球高被引作者,授权中国发明专利近50项;出版《现代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先进陶瓷物理化学原理与技术》、《无机光学透明材料--透明陶瓷》三本专著。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2011)、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两项(2008,2014)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2009)等科技奖励。另获两院院士评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2005)、中国青年科技奖、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上海市科技精英等荣誉。

施剑林研究工作概览

1.介孔与介孔复合材料的合成及非均相催化性能:

氧化硅与非氧化硅基介孔材料的合成,包括材料的尺寸、结构与形貌调控,以及异相组分在介孔材料孔道中的担载,其它介孔复合结构等;介孔与介孔复合材料的非均相催化性能,特别是用于污染治理的环境催化(如有害污染环境净化转化)与新能源相关的电极催化。

(1)环境催化/吸附材料:
面向环境催化领域的介孔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材料和沸石基材料的设计制备、修饰改性以及其在环境催化领域中的应用,如污水/空气中有机物的降解、NO室温催化氧化去除、NO的选择性催化还原以及柴油车尾气中碳黑颗粒的催化氧化等。
(2)能源催化:
面向清洁能源领域的介孔复合纳米结构、新型纳米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与电池电极催化、光解水产氢等性能。
(3)晶化骨架介孔和多级孔材料:
集成微孔、介孔与大孔结构特征与性能优势的多级结构孔材料突破了单一孔材料在某些过程中的使用限制,在吸附、石油/精细化工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通过合成新方法的设计,制备多种骨架组成、材料孔结构与表面性质可控的新型多级结构孔材料,开展合成多级孔材料的结构表征、新性能与应用基础研究。

2.基于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的药物输运、疾病诊疗:

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合成与尺寸、结构调控,药物担载与可控释放,药物输运系统的靶向给药,多功能化的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用于病灶的早期光学、超声、磁共振与CT等的成像诊断,以及化疗药物输运、放射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等的疾病协同治疗。

(1)基于介孔氧化硅纳米生物材料,探索其在药物输运和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内容包括: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合成与尺寸、结构调控;药物担载与可控释放;药物输运系统的靶向给药;多功能化的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用于病灶的早期光学、超声、磁共振与CT等的成像诊断,以及化疗药物输运、放射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等的疾病协同治疗。
(2)纳米生物技术在超声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通过对有机、无机以及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生物材料的设计、合成及结构/组成/功能的优化,探索其在超声成像、超声增效治疗、超声药物控释和超声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3)生物医用稀土功能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
聚焦于稀土功能材料体系,以肿瘤多模式影像诊断与协同治疗技术的高效融合为目标,围绕稀土材料物理化学和微结构功能化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揭示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UCNP)的磁共振影像增强机理及放疗增敏机理,指导集多模式成像和协同治疗于一体的新型多功能稀土诊疗体系的研制,实现肿瘤的高效多模式影像诊断与治疗。

资料来源: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官网、性能陶瓷与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官网

施剑林:材料科学研究三十年的体会与思考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