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展鹏院士:致敬中国金
中国“金”声名鹊起
1955年9月,未满18岁的金展鹏考入中南矿冶学院(中南大学的前身),攻读金相专业,这所学校当时有着全国体系最完整、水平最高的有色金属学科群。
大学4年,同学们印象最深的有两个:一是大部分时间里,金展鹏是打着赤脚在读书,因为他只有一双鞋;二是金展鹏的功课非常好,尤其是画法几何、高等数学、物理化学、金属热力学、新材料设计……
1960年,金展鹏以优异成绩成为硕士研究生,师从马恒儒教授,从事耐热镁合金的学习和研究,同时留校担任辅导员、班主任。后来,金展鹏以全校第一的成绩,通过了改革开放后首批出国留学外语考试。一直关注着这位年轻人的中国冶金学泰斗黄培云先生,把他推荐给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友、瑞典皇家学院的马兹·希拉德教授。
1979年,金展鹏赴瑞典皇家学院做访问研究。置身于国际学科前沿,他异常珍惜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每个周末学院都放电影,金展鹏从未去过,因为此时是实验设备最闲的时候。
留学期间,金展鹏潜心钻研,将传统材料科学与现代信息学巧妙结合,首创了三元电子扩散偶——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方法,实现了用1个试样测定出三元相图整个等温截面。而在此之前,德国科学家必须用52个试样才能达到同样目的。这一方法轰动了国际相图界,被誉为“金氏相图测定法”。
即便国外科研机构极力挽留,金展鹏仍坚持回国,组建了自己的相图室,取得了多项重大研究成果。声名鹊起的金展鹏,被国际业界同行誉为“中国金”。从他团队走出来的“金家军”,大多成为国际相图界的高端人才。
相图:是描述材料体系中各个相的成分及其相对含量随外部环境变化规律的图形。它的主要作用是指导材料设计,被称为材料科学的“地图”。
轮椅禁锢了我的手脚,
却禁锢不了我的思想
1998年春节后的一天,他应邀去作一个学术报告,刚走出家门,便觉步履沉重。在医院一梦醒来,发现自己除了脖子还能动,四肢已失去知觉。
事业如日中天的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变成这种“相态”。他似乎看到,他的“时间箭头”在以什么样的速度指向终点,他必须更加珍惜时间,把相图领域的未竟事业传递给他的学生们。抱着这种信念,他很快调整了心态。
他让妻子胡元英帮着翻书页,开始了艰难的工作。后来,胡元英想了一个办法,找来几根废弃的木条,钉成一对三角架,固定在床头,书就“俯”在两个三角架之间。
从此,金展鹏的全部生活只有两种姿态——躺或坐。躺着,三角架就是他的“学术平台”。坐着,轮椅就是他的双腿,环绕身边的弟子就是他的希望。
金展鹏被禁锢在轮椅上13年,而他的科学成就和人格力量却延展到常人都触及不到的地方,他承担了1项国家“863”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还有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国际合作课题。
作为导师,自1981年以来,他先后培养出40余名博士和硕士,其中有近一半是他患病后培养的。他们都相继成为国际相图界的骨干,在美国相图委员会中,就有4名金展鹏的学生。他独特的导师风范赢得了众学子的爱戴,大家称他“中国的霍金”。
只要大脑还运转,就要学习和创造
霍金说过:我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是无限空间之王。金展鹏有一句更质朴的话:只要大脑还运转,就要学习和创造。
金展鹏对学生说:“现在我们的国家,人才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我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你们都超过我。”他指导学生选做世界著名大学相关课程的练习,并邀请美、英等国教授参与博士生论文的书面评审工作;他带领的小组编写的多媒体教材,已被美国十多个单位采用。他和他指导的学生在国际相图测定与材料设计领域已发表论文170多篇,被SCI收录89篇,被EI收录102篇,这也使由他领导的相图计算和材料设计研究所成为国际上该领域的研究中心之一。
2003年11月2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轮椅上的金展鹏光荣入选。无数越洋电话蜂拥而至。还有一封由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教授转来的信,是世界各地40多位学生联名写给母校的。信中说:对我们这些有幸得到金展鹏老师教诲的学生来说,这只是惊喜却绝非诧异。金教授的成就长久以来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并为他赢来了国际声誉,使他成为世界知名的材料科学家。
面对荣誉,金展鹏院士始终谦恭如初。中南大学每次有材料科学方面的学术报告,无论站在讲坛上的是国际知名学者,还是他曾经教过的学生,他总要穿戴整齐,让妻子和学生把他推进报告厅。一次,作报告的是一位日本学者,他对金展鹏的成就早有耳闻,看到他坐着轮椅来听自己的报告,很是惊讶。在两个多小时里,金老师认真地听,像学生一样积极提问。最后,这位日本学者走下讲台,向金展鹏深深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