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请远离生活中那些,“伪自律”的成年人,他们最危险
自律是指人为了实现某件事情,自觉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在固定的时间地点重复做某件事情,并为此抵制各种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一个人自律意味着他拥有更强的能力,更优越的社会地位,以及潜在的可能性。
所以人们对自律的人自然而然会有一种崇拜感。这就引发了一些人为了获得别人的赞赏认可,而装作很自律的样子,也就是伪自律。
伪自律的人其实内心没有力量,他们无法自发在内里形成驱动自己前进的力量,无法为了达成某项目的而持之以恒,却又艳羡自律赢得的崇拜目光,且过分的追求仪式感和形式感。
我朋友圈里曾有一个朋友身材较胖,有一段时间他开始每天在朋友圈打卡减肥。
每天都是一些简单的杂粮面包、一两个水煮蛋、一个苹果,这样的打卡持续了六天,周日那天,他发圈说:“一周了,可以放纵一下了。”
于是那天晚上他和朋友吃了一顿丰盛的火锅,一整块蛋糕,一大杯奶茶。结果一个周日吃了一顿火锅以后,他的减肥餐便再也没有出现在朋友圈过。
虽然减肥的确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长期的严格锻炼后可以偶尔犒劳自己,刺激新陈代谢。但仅仅一周身体并不会形成稳定的记忆,只要一放松很快就会回去了。
任何事情都会给我们人体留下记忆,尤其是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事情,相比较坚持轻食,可口的火锅更能让我们快乐。
所以自律的前期必然是痛苦的,而伪自律的人实际上根本就没有能力应对忍受这种痛苦。
伪自律的人无论是在坚持的过程中,还是前期的计划中,并没有考虑到计划的可行性。而真正自律的人,会将计划做得非常细致,一旦确定下来雷打不动。
自律本身是反人性的,但若坚持到最后就会修炼成一种境界,成为一种享受。任何事情如果能够做到绝对控制,都能获得最优体验。
一位舞者描述自己常年保持练习,沉浸舞蹈中的感受时说道:
“当你注意力完全集中,心中没有任何杂念,什么也不想;只专心做一件事,全部活力畅流无阻,你会能感受自己非常轻松、自在、且精力旺盛。”
所以自律到最后会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享受。
伪自律可以欺骗过岁月静好的朋友圈,但却欺骗不过结果。
自律才能真正的让我们变强,当然自律最重要的是细水长流,很多人之所以开始的时候兴致昂扬,但坚持不了几天就崩溃,往往是因为设定的目标太高。
发现过一个工作很忙的朋友有马甲线,问她是怎么做到的,她说:
“不管做什么,首先你要在心理上认可自己,我接受自己因为工作两三天而不运动,但到第四天的时候我一定会出门跑几公里,其实最重要的是绵绵不绝。”
很多死在自律初期的人都是败给了“每天必须”,但其实自律的重点在于不断重复,而不是每天必须。我们都知道量变促成质变,只有维持量,我们才能实现最终的质。
形式本质上是为内容提供辅助的,如果现实因素使然我们难以维持形式,那么不管以何种形式保持内容的存在,也就是量变,也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伪自律们只能看到了自律的形式,而看不到自律的本质,说得刻薄点,可能是智商不够。
假装自律只能产生短暂的安心,只有真正的自律实践才能让自己蜕变。
伪自律的人表面上严格的把控着自己的行为,实际上却根本没有投入进去,甚至随意的放纵自己。健身五分钟,拍照两小时的人在健身房太多了。
一个成年人如果沉迷伪自律,热衷于在朋友打造自律人设,请你离他远一点,因为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就算你不是懒惰的人久而久之也会变成那样。
伪自律的人通常好逸恶劳、虚荣。
他们渴望成功渴望获得别人的仰慕,但却不肯为此付出长期的辛苦,关键他们还拎不清事情真相,以为发些朋友圈能欺骗过所有人。看到真正自律者光鲜亮丽的生活,又忍不住嫉妒。
这种人很容易在道德底线等问题上出麻烦,若你和这种人走得太近,对方指不定在嫉妒心的驱使下会做出什么事情。
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阳光、更安全,少惹点麻烦,还是远离伪自律的他们。
- The End -
作者 | 汤靡达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