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现3700年前遗址,1件神秘文物的出土,揭秘中国文明正源!
一直以来,国内外历史学界的专家学者们对中国上古夏朝的存在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夏朝是存在的,诸多正统的史书对它都有记载,比如《史记》、《竹书纪年》等等。也有人认为,夏朝是不存在的,因为没有发现确凿的考古证据,比如说夏朝的一些历史文物。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河南偃师市发现一处上古遗址,此争论才逐渐平息下来。
公元1959年夏天,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率队在河南偃师市进行夏墟考察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此后,经过三个阶段的考古发掘(如今考古发掘工作仍在继续进行),考古历史学界得出了初步结论,二里头遗址极有可能是夏朝中晚期的都城。为什么这样说?原因有三。
第一,史料记载,夏都斟鄩(zhēn xún)大致在伊洛平原地区,而二里头遗址所在地,恰在伊洛平原。《国语·周语》记载:昔伊、洛竭而夏亡。《史记·夏本纪》记载: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
第二,经碳14测定,二里头遗址的绝对年代,约在公元前1900年左右,距今已有近4000年历史。从时间来看,符合史书中的相关记载。
第三,二里头遗址规模宏达,占地约3.75平方公里,并且发现了许多大型宫殿遗址,以及规格等级非常高的大型墓葬。宫殿、高等级墓葬,专家学者们推测二里头遗址在当年极有可能是一座宏大的都城。
综合以上三点,以及更多的史料和考古发现,专家得出结论:假设二里头遗址不是夏朝中晚期的都城,是其他朝代都城的可能性更小。也就是说,整个考古、历史学界基本上都偏向二里头遗址是夏朝中晚期都城的这一结论。但,因为缺乏直接的、有力的证据,尚未最终确认。
从上个世纪60年代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开展以来,遗址内出土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在这些文物当中,有一件比较特别,河南偃师市考古所夏商周研究室主任杜金鹏将之命名为:中国龙。意为中国祖龙。
中国龙,是一件由2000多块2至9公分见方、厚度约1公分的天然绿松石堆积而成的龙形历史文物,全长约70公分。杜金鹏说:其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中国早期龙形文物中十分罕见。我之所以将之命名为中国龙,是因为“中国”一词原本所指的就是包括偃师在内的伊洛平原,意为天下之中。二里头遗址恰在伊洛平原,遗址内出土的龙形历史文物,自然天经地义的就应该称之为:中国龙。
杜金鹏补充说:虽然其他一些遗址,比如说辽宁查海遗址曾发现的一条距今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石块堆塑龙,比“中国龙”的年代要早很多。但从地区文明来看,辽宁查海遗址的龙与中国文明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只有中原地区发现的“中国龙”,才是夏商周秦汉一脉相承的。所以说,“中国龙”的发现,也为我们拨开了中国文明的正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