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上海交大直博生,读博期间发表17篇SCI

小编视频号
吴天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级直博生,师从韩礼元教授,致力于高效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博士期间共发表SCI论文17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 J. Mater. Chem. A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3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论文总影响因子超过300。多次在极具影响力的会议上获最佳海报奖(如Cell Press能源材料论坛)。曾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特等奖学金,并入选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机构(NIMS)海外交换生资助计划。
1月11日记者采访了学术之星吴天昊,采访过程中,他谈的最多的还是自己所热爱的科研。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2016年,结束在交大的本科生学习生活,吴天昊作为直博生获得了在本校继续深造的机会。本科期间优秀的学习经历使吴天昊在初入师门时备受重视,但他坦言,读博一开始并不顺利,用他的话来说即“遇到的情况可能比同龄人‘严重’多了”,甚至收到了劝退的建议。这对于科研的新人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
读博对于吴天昊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需要摸索新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起初,他几乎每天都待在实验室里,从早上八点开始到晚上十二点结束,漫长又重复的生活方式持续了大概一年半。但大量时间成本的投入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实验结果频频出错,数据难以量化呈现,三、四个待完成的课题接连打了水漂,一再的自我怀疑使他差点放弃了学术道路。
我们似乎很难想象,面前这位如此热爱科研且具有一定学术成就的吴天昊也曾经这么迷茫过。消沉过后即是再次出发,此刻他的脸上重新绽放出自信的微笑。他告诉我们,激励他重归学术道路并坚定下去的是课题组的师兄师姐们,包括第四届“学术之星”王言博。王言博曾说过“我不是天才,但我想在努力方面做个天才”,他相信或许自己也能在努力和坚持中得到新的答案。此外,导师曾对他说过“不要用身体上的勤奋去掩盖思想上的懒惰”,这句话让他受益匪浅,渐渐明白了韩老师当初“劝退”他的良苦用心。
与此同时,他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入门之路,并把这作为给初入科研的学弟学妹们的一个忠实建议。吴天昊在韩老师的指导下,转向有机染料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这是一个新颖性极强的课题,它结合了课题组的优势所在——以往对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的大量经验。他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数据相结合,把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理论融入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并大幅提升了其光电性能,事半功倍地完成了这一课题。这也是他想告诉其他学弟学妹的经验之一:充分发掘自己的兴趣点,将其与课题组的优势相结合,在经验之上取得自己的科研成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当初为了发表一篇论文,吴天昊花费了不少心血,但总是吃闭门羹,但当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入门之路后,他的学术道路逐渐走上正轨。当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时,感受到了他人的肯定。论文作为科研成果的体现,他在此也下了不少功夫,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吴天昊把写文章比喻为讲有趣的故事给别人听,怎么讲好有趣的故事,前期磨合特别重要。于他自己而言,写出好的文章在于要做好的口头报告,将口头报告以逻辑性强、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示出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在论文写作之前,可以在同门之中做报告,以听者的反应论优劣,即如果听者毫无反应就说明文章存在较多问题,如果能够引发大家的讨论与思考则说明这是能够继续深入的文章。
吴天昊曾于2017年和2019年两次赴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机构学习,第一次是学习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技术,第二次是参与日本博士后关于无铅钙钛矿电池的重大课题研究。在日本这一社会信任度极高的国家,他体会到了日本人天生的严谨态度。日本导师对科研的专心致志,精细的实验操作过程以及对科研数据的敏感度都充分影响了他的科研习惯。
作为直博生,吴天昊选择做一名助教来丰富自己的读博生涯,他也从中收获良多。他曾连续三年担任杨旭东教授的课程助教,带着本科学弟学妹们一起学习《工程学导论》,在他看来这是一门特别有趣的课程,学生们一起进入实验室完成属于自己的DIY小发明,也许他们会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发现科研的乐趣和成就感。之后在学期结束前,组织课堂报告,介绍自己的小发明,讨论它是否对人们的生活存在帮助,考察能否进入市场被大众所接受。同时,助教的工作锻炼了他的时间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说服别人的能力。除此之外,辅助任课老师批改作业、推动实践课程的开展等等,这些都是相当有用的经验,这也为他选择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奠定了基础。
“旅行得心朋,在客如家乡”
科研之余,吴天昊最喜欢的是去各地旅游和摄影,这也是他的放松方式。在国内,他走遍了南京、厦门、重庆等城市,在旅途中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在日本,他逛遍了大阪、东京、北海道等都府,感受异国风土人情。
旅行中的吴天昊能够感受到身心的放松,酷爱摄影的他暂时远离千篇一律的生活,看山看水,吃饭喝茶,记录生活。他的电脑里总有一个地方属于旅游摄影的照片存档,闲暇时翻翻相册,或许就能回忆起当时遇见的人、事、物以及当时的心情。
吴天昊特别提到,在日本研究所交换期间的生活比较枯燥乏味,少不了和王师兄一起去KTV唱歌的解压方式,这也算是平淡生活中的一些乐事。同时,他也正是受到王师兄的影响,参与了上海交通大学学术之星活动。
傅雷曾经说过:“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
吴天昊学长最后笑着对我们说道:“其实,回头看那些自己曾经克服的困难,现在应该也会笑着对当时的自己说一声‘谢谢’。”

来源 | 上海交通大学

(0)

相关推荐

  • sci论文摘要会查重吗

    随着论文文献的不断增加,为了避免别有用心之人抄袭他人文章,杂志社在发表论文前,会在论文文献比较齐全的数据库中对投稿论文进行查重,以确保论文的原创度,进而确保学术的活力.不同的期刊对论文重复率要求是不一 ...

  • 资料|同样都是医学硕博研究生,差距原来是这个!

    我是小助理 临床科研两手抓 业务能力顶呱呱 启帆医学专注于SCI量身定制,SCI免费评估. SCI翻译润色.SCI发表协助:职称/硕博论文写作:科研课题标书设计撰写.如果有需要,您可以随时和我联系~~ ...

  • 发表一篇sci意味着什么

    发表一篇sci意味着什么?sci论文发表被看作是科研能力水平的最高衡量标尺,如果作者可以发表sci论文,毫无疑问,可以充分证明个人的科研能力已经达到国际顶尖水平,也正是因此,国内很多科研机构对sci非 ...

  • 怎么知道自己需不需要sci论文

    三连一下,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随着学术国际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需要发表sci论文,在国内很多学术机构或者高等院校发表sci论文已经成为一项常见的要求,但是sci论文的发表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

  • 研究生发一篇sci难度大吗

    研究生发一篇sci难度大吗?我们先抛开研究生不说,单是sci论文发表本身就是具有很高难度的,在国内选择发表sci论文的作者往往是高学历人才或者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这些人员本身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普遍高于 ...

  • 发表17篇SCI,两次获得国奖,这位优秀的博士也曾找不到研究方向

    陈兵兵,中共党员,来自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2017级博能环班.历任能源与动力学院研工部部长.博士生思政兼职辅导员,博士班班长:发表SCI期刊论文17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曾获博士一等学业奖学 ...

  • 读博期间,他以第一作者发表7篇SCI(IF>10)

    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7篇文章,篇均影响因子超过10:以二作和共同作者身份在16篇杂志上发表SCI总影响因子230:获得2016-2017年度"北京科技大学三好学生".2017- ...

  • 大一本科生利用这种纯生信发文套路连发3篇SCI,太羡慕了

    有了这样的操作分析,非肿瘤方向也可以做到内容丰富的纯生信数据挖掘,做到用别人的数据发表自己的SCI.这样的短平快发文套路特别适合需要SCI但又没有科研经费.没有实验平台.时间少的朋友.需要SCI的朋友 ...

  • 如何在规培期间发表一篇论文?

    作者:佐博伊森 相信不少小伙伴目前都处在临床规培或住院医师阶段,面对繁忙的临床工作.收不完的病人.办不完的病历,很多人都无暇顾及「科研」这一高大上的话题,等到需要晋升职称或申请课题的时候才发现为时已晚 ...

  • 读博期间结婚生娃是怎样的体验?女博士生的一地鸡毛

    本文来源:学术志(ID:xueshuzhi001)作者:五公里  元旦这天下午,我对着电脑上改了第七遍的博士毕业论文点下了保存键,像往常一样把整理好的东西copy到硬盘里.五年,这个硬盘见证了所有进步 ...

  • 读博期间该生孩子吗?

    刚刚跟父母聊完,心里特别难受,可能有点语无伦次.最近在想要不要开始备孕. 说说我的情况:女,文科,拿的是德国这边三年的奖学金,今年不再有奖学金(文科导师是没有项目没有钱的,我的同学全部都是自费读博士) ...

  • “直博”和“硕博连读”有什么区别?两者差异大,读博学生要慎重

    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本科学历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甚至想要获得一份不错的"教师编制",都需要硕士学历起步. 近些年,名校博士生应聘"顶级中学"已经不算是新鲜 ...

  • UC头条:读博以后才明白的4个真相, 刚看到第一个, 博士生就直呼: 扎心了

    近年来,"考研"已经成为大学生毕业后的一个"趋势",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377万人次,竞争十分激烈. 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都会选择考研,主要是为了&quo ...

  • 为什么大多学生对直博敬而远之,而学校却大力倡导要录取直博生?

    我是一位直博生的父亲,儿子在一所985高校读计算机专业,16年保研本校.对于孩子直博我是持反对态度的,担心毕业难,而且不能毕业的话,只有本科学历.他们寝室四个同学都保研了,也是他们学院唯一的学霸寝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