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展飞:家长与老师,从来就不是敌人
写点家校沟通的事。
从教十几年,与家长打交道很多,遇到过各式各样的家长,故事也不少,这当中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案例,不过不管成功的还是失败的,现在我觉得都是经验,对于个人的成长都是有益的,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认识这个。
现在想来,所谓失败的案例,基本都是在刚毕业的那几年,一来经验到底是少了些,二来因为年轻,脾气比较火爆,有个别家长又有些欺生,觉得我年轻,偏偏又碰上我这种吃软不吃硬的主,发生冲突就在所难免。
这种失败案例,倒也不多,这十几年也有个四五例,正所谓“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这种事不光是我,很多老师都遇到过。有道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同理,这个社会,什么人都有,更何况,老师们也无法做到十全十美,有个不周不到的时候,就容易被有些人拿了把柄,这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回头望去,我自己的这几个案例,以我的今天的眼光来看,我觉得自己事先有错的,基本上算是没有,能发生冲突,大多是因为沟通不畅,里面有些误会,加上言语冲突,碰上我本就属于不受欺负的性子,有时不免就闹个不欢。
所以我觉得家校沟通这件事,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持有效的畅通的沟通,有了这个前提,基本上问题就不太大。
最近看网上的新闻,觉得家校矛盾太多,于是就想写一点关于这个东西。
在我看来,家校矛盾这个事,绝对不属于不可调和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家校原本不应该有矛盾,因为家校原本属于一个“利益共同体”,用“命运共同体”这个词有点大,所谓的“利益共同体”,就是家校的目标原本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成才,目标是一致的,用力的方向也应该是一致的,按理是不应该有矛盾的,是可以合作一致把事情做好的。
这件事就好比两个人抬水,原本水桶在中间,两人平均用力,相安无事,这时如果有一个人偷懒,把水桶向对方挪了挪,就产生了矛盾。
其实当前的家校矛盾的产生,往往是与这个的道理差不多。
有的是学校把本该属于自己的责任推给了家长,也有家长把属于自己的责任推给学校,最终导致了矛盾的发生。
所以我一直认为,家长,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合伙人”,是合作者,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不应该成为旁观者,更不应该成为敌人。
一名优秀的老师,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一所理想的学校,应该尽可能地团结绝大多数的家长,即使有“敌人”,也要尽可能的“化敌为友”。
当然,这需要足够的耐心和艺术。
在家校沟通这件事上,我觉得我前面说的“沟通顺畅”是第一要务,这里面主要的责任在老师,老师应该及时有效地与家长沟通,把一些教育的目的和设想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家长配合的,要事先说明,打好招呼,要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家长不明所以,产生误会,引发矛盾。
比如在处理一些特殊的事情上,我们要求家长配合“演戏”的时候,就需要事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也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共同演出成功”。
拿“早恋”这件事来说,班主任发现后,可以先做学生的工作,也可以把通报给家长作为下次成绩提高的交换条件,步步为营。不过此时依然要通报给家长,因为这是大事,是需要提醒家长注意的,但是可以让家长“佯装不知”,不动声色,因为有的家长参与进去,反而坏事,在事情还没有到“撕破脸”的地步时,学生可能还会有所忌惮和收敛,一旦真正“撕破脸”,倒有可能让学生破罐子破摔,最终没法收场。
很多事情,只要我们及时沟通,提前说出我们的教育目的,即使是惩戒手段,也会得到家长的支持,当然,这里除了沟通,还要有另一个要素,那就是真诚。
所谓真诚,就是老师要多站在学生家长的角度上想问题,换位思考,多想家长的难处,多想家长的担忧,把事情考虑在前面,真心实意地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相信绝大多数明事理的家长,都能体会到老师的心意。
换句话说,只有真诚,能换得人心,换得信任。
在这点上,我认为凡是出现家校矛盾的地方,很多时候都是在这个要素上出了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点上,需要老师放下身段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人与家长沟通,不要大摆老师的架子,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否则很容易让家长“敬而远之”,进而关上沟通的大门。
当然了,家校沟通这件事,如果要仔细说起来,可以说出很多东西,改天再写一个专篇,自我感觉,在家校沟通这块,我还是有属于自己拿手的东西可以写写的。
在国开的三年,因为刚建校,开始因为校区没有建好,无论是师资还是后勤保障等方方面面都有很多问题,但是三年中,我们这一级做到了家长零投诉,没有一位家长投诉过我们,我觉得这很难得,也是我一直引以为荣的地方。
写到这里,也特别感谢那一届的通情达理的家长们,对我近乎无条件的全方位的支持,是他们的支持,让我坚持了三年,谢谢他们!
今天就写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