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展飞——《上帝让你成为一名好老师》
早晨,刚起床就发现一位已经毕业的学生的母亲给我留的言,大意是她办公室的一位同事的孩子,现在在一中读书,处于叛逆期,母亲束手无策,希望我能帮帮这位母亲。不一会儿就见微信好友里有陌生人加我,正是那位母亲。
听了这位母亲讲的情况,我已经初步判断更多的原因其实在家长,她的过度关爱造成孩子的被约束感太强烈,进而引发了叛逆和冲突。我给了这位母亲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她表示自己确实存在这些问题,以后会注意,并按照我的建议同意孩子住校。
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我接到了我并不教的孩子家长的求助。一方面,很荣幸能给这些家长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一方面,心中也总有些惴惴不安,因为,教育毕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有些孩子的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三言两语其实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每次接到这样家长的电话,家长们都会说同样意思的一句话,那就是“你是一个好老师”,对于这个评价,我觉得算是对我的一种肯定,也是一种勉励吧。我算不上什么“名师”,但是说我是一个“好老师”,我就觉得很满足了。
几天前,董事长问我一个问题:“从你自身谈谈,你觉得怎样才能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我说我算不上什么优秀教师,他认为这是我自谦之词,其实我确实算不上优秀,起码在官方的标准里,我是算不上什么优秀的。我并没有高级职称,也没写太多的论文,更没有太多的荣誉,我唯一有的,就是自己对教育事业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尽管很多时候这种热爱,还被误解为唱高调。
优秀教师就不提了,说一说做一名好老师吧。我一直试图找到教师自身发展的最重要的理由,即我们为什么要成为一个好老师。
谁都知道,当一名好老师,真的很难。做一名好老师,要付出很多很多,劳累、疲倦、汗水甚至泪水,前行的路上一路艰辛,不仅荆棘丛生,蛇蝎满地,还要面对曲解、嘲讽,冷言冷语。
几天前,要评职称了,我没报名。因为我掂量一下手里那几节可怜的公开课,几张可怜的荣誉证书,我知道我远远不够条件。工作十几年来,我一直很努力地在干着工作,可以说十几年如一日,未曾懈怠。然而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让我与这样那样的荣誉失之交臂。有时只能自嘲一下:“时也命也!”
时间长了,倒对这些身外之物看得越来越轻了,因为,只要我的学生认为我是一名“好老师”就已经足够了。我何必要用那些东西来评价我自己呢?多年以后,我想也没人会关心谁谁当年拿过几个证书、得过什么称号,不会以金杯银杯而会以口碑来论英雄的。
受过几次不公正的待遇,阿Q精神也有无用的时候。有时,我也在想,成为一名好老师为什么就那么难?上帝为什么不奖励好老师?直到有一天,我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才觉得豁然开朗。
1963年,一位名叫玛莉·班尼的女孩写信给《芝加哥先驱论坛报》,因为她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她帮妈妈把烤好的甜饼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夸奖,而那个什么都不干,只知道捣蛋的戴维——她的弟弟,得到的却是一只甜饼。于是她想问一问无所不知的西勒库斯特先生,上帝真的公平吗?为什么她在家和学校常看到一些像她这样的好孩子容易被上帝遗忘?
西勒·库斯特先生是《芝加哥先驱论坛报》儿童版“你说我说”栏目的主持人,十多年来,孩子们有关“上帝为什么不奖赏好人,为什么不惩罚坏人”之类的来信,他收了不下千封。每次拆阅这样的信件,他心里都非常沉重,但他不知该怎么回答这样的提问。
正当他对玛莉小姑娘的来信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位朋友邀请他参加婚礼。也许他一生都该感谢这次婚礼,因为就是在这次婚礼上,他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并且这个答案让他一夜之间名扬天下。
西勒·库斯特是这样回忆那场婚礼的。牧师主持完订婚仪式,新娘和新郎互赠戒指,也许是他们完全沉浸在幸福之中,也许是两人过于激动,总之,在他们互赠戒指时,两人都阴差阳错地把戒指戴在了对方的右手上。牧师看到这一情景,幽默地说了一句话:右手已经够完美了,我想你们最好还是用它来装扮左手吧。西勒·库斯特说,正是牧师的这一句话,让他茅塞顿开。
右手本身就非常完美了,没有必要把饰物再戴在右手上。同样,那些有德的人,之所以常常被忽略,不就是因为他们已经非常完美了吗?后来,西勒·库斯特得出结论:上帝让右手成为右手,就是对右手的最高奖赏;同样,上帝让善人成为善人,也就是对善人的最高奖赏。让恶人成为恶人,就是对恶人最大的惩罚。
西勒·库斯特发现这一真理后,顿时兴奋不已,他以“上帝让你成为一个好孩子,就是对你的最高奖赏”为题,立即给玛莉·班尼回了一封信,这封信在《芝加哥先驱论坛报》刊登之后,很快就被美国及欧洲1000多家报刊转载,并且每年的儿童节,他们都要将这封信重新刊载一次。
让一名老师成为好老师,就是上帝对他的最大奖赏;让一名老师成为一个平庸的老师,就是上帝对他最大的惩罚。由此来看,我觉得上帝对我不薄。上帝让我成为一名好老师,让我拥有那么多爱着我的学生,这对我是多大的奖赏。这些奖赏又岂是区区几张证书能够换来的吗?
老师这个职业,其实不需要太大的回报,真正的回报,来自工作本身,来自教育故事的沉淀,来自师生情谊的长久延续,以及心灵交融之后的完整与充实。
一名老师,一旦真正将生命融入教育教学事业中,那么他就可以在生命终结时说:我的这一生,用学生诠释了自己的人生,我为别人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看到了风景,我也看到了绝美的风景。
后世高尚的人们,面对我们的骨灰,将洒下热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