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心率设置是否正确
“ 以心率为依据来训练,是公认比较科学的方法。因此,把心率分区设置正确,在运动中把心率监控精确,这两件事,就成为这项科学方法生效的关键前提。”
一、心率分区
这好像是个没有标准答案的话题。我几乎把市场上比较流行的分区法,都试验过不短的时间,而且写了一篇心得,在公号里共享过:《四种常用心率区间设置,殊途同归》。
广泛被采用的最大心率法,其实是误差非常大的一种。几个原因:
1、使用该法的人,往往是刚开始使用心率设备的人,通常用220-年龄来当做最大心率,而这个公式得出的数据,往往与事实相去甚远,对于有运动历史的人来说,尤其误差大。
也许有的人会用真实的测试去获得,那就相对来说好很多。
2、即使获得了比较靠谱的最大心率,最大心率法依然有缺陷,因为它不考虑静态心率的因素。
所以,在运动发烧友当中普遍流行储备心率法。
二、比较科学的储备心率法,依然绕不开最大心率
储备心率法也分两个流派,区别在于各个分区边界所采用的储备心率百分比:
一种是储备心率50-60-70-80-90-100%这样的分法;
一种是储备心率59-74-84-88-95-100%这样的分发。这一种,也叫丹尼尔斯博士分法。
后一种方法在专业的跑手之间非常流行。但是对于普通爱好者——至少是像我这样的纯业余爱好者——也许未必适合,尽管我很长时间采用的是这一个方法。
首先是一区起点很高,基本上常规的1-2区,在这里都是1区。当然如果习惯了也没有大问题,最终效果还是跟实际强度相关,区间表述不过是个自己适应的问题而已。
其次是4区非常狭窄,这就不是在数字上习惯与否的问题了。这对于训练高强度、速度的朋友们来说,要把握住高于有氧区,但又要能长时间维持(即不要到无氧区),也就是高过3区但不要进入5区,在这个分法下,非常难把控。实际体会,在训练过程中,要经常提心吊胆地关注手表的震动——警示。
在佳明社区“佳速度”里,原来的储备心率法,就是用这种方法的,我最初也是从这里学习的。但是自己在训练中的感受,感觉要跑个4区跑,都不大容易达到。而平时,竟然基本都在1区训练。
这个方法不大用1-5区的叫法,用EMTAI单次首字母缩写来表示。以E为例,它在第一个区,而命名是E(对应enegy吗?),所以,其他表示法的1区是热身区,2区是轻有氧区(俗称燃脂区)即2区,这个2区,在它这里就是Z1——E区。
很长时间,用这个方法的时候,我总觉得自己忙了半天,只不过在“热身”——实际上这种分法没有热身区!
所以,我说这个分法大概很适合专业选手、高级业余选手的训练所用。
后来,两种储备心率都不采用了,因为遇到了乳酸阈值法。
三、乳酸阈值的概念需要澄清一下
非常有必要先做一下名词解释。
一般人说乳酸阈值,指的是乳酸急速积累的那个转折点,这个是对的。但是,在乳酸和运动的研究中,其实有两个乳酸阈值:除了急速积累的转折点,其实还有一个 “开始积累点”。一般人都把乳酸阈值等同于无氧阈值,实际上,“开始积累点”的乳酸阈值概念,恰恰等于“有氧阈值”。
可能有人说了,老威你可不要杜撰概念哦。
不是杜撰,在Polar里,这个问题说得很清楚。
也就是说,乳酸阈值,其实分上下两个数值:
一个是指乳酸开始积累,但很缓慢,这个“开始积累”的转折点,就是有氧阈值,等于心率3区的下限。从这个地方开始,乳酸曲线是很平坦的。
另一个是乳酸急速堆积的转折点,很很快会疲劳,是可以维持长时间训练的最高强度(意思是,超过它,就很难持续很久了),这个数值,就是无氧阈值,是5区下限。
这下就很好明白两个乳酸阈值的意义了:
下乳酸阈值——更明确地应该叫“有氧阈值”,它是3区的下线,含义是,进入3区,虽然还是有氧区,但会比1-2区有明显的疲劳感,同时又可以坚持很长时间。
上乳酸阈值——即“无氧阈值”,它是5区下线。含义是,跨过这个数值,进入5区,基本就是无氧区,很难长时间持续——如果要持续,则必须降低强度。
明白这个道理,根据自己身体的体感,就能判断出自己眼下折腾在什么区间。
四、乳酸阈值法的设置
乳酸阈值的概念说清楚了,只要记住一点,“乳酸阈值”分上下两个,分别是无氧乳酸阈值和有氧乳酸阈值。在Polar里,直接分别称无氧阈值和有氧阈值。日常广泛叫的那个“乳酸阈值”其实是指其中的“无氧阈值”,它是心率5区的下线。
在佳明社区“佳速度”的训练设置中,有一个乳酸阈值法。
使用方法是:
系好心率带,在一场比较“力竭”的跑步中,常常能自动录得乳酸阈值(无氧阈值),或者按照手表提示,根据它要求的强度去跑,来主动录得乳酸阈值。
一旦在系统里确认,系统会自动把这个值定义为5区下线,并且其他几个分区,都会自动给出。
这个方法,完全摆脱了对最大心率的依赖。甚至你会看到它会根据自己的推算,自动在5区上线填上“最大心率”,看看跟你原来自己估计着设置的是否相近?
乳酸阈值法,是我到目前为止,最推崇的方法,因为唯一需要的参数“乳酸阈值(无氧阈值)”是由训练中实际测得的。
四、用反向验证,看看自己设置的是否合理
根据美国运动医学会的定义,50-60%最大摄氧量为有氧阈,而美国心脏协会认为该转折点为70%最大摄氧量强度。
一般对70%是普遍接受的有氧阈值,85%最大摄氧量为无氧阈值。
摄氧量百分比所对应的强度,很难计算,而最大摄氧量和最大心率储备百分比是一一对应的,因此,上述所谓有氧阈值和无氧阈值,也可以这样定义:
储备心率70%为有氧阈值,储备心率85%为无氧阈值。
我用自己的例子来演示一下双向求证。
1、根据自己“设定”(这个设定,可以是瞎蒙的,或者合理推算的,甚至精确测算的)的最大心率和实测的安静心率,得出70%心率储备值为:(180-55)*70%+55=143。这是根据公式计算的有氧阈值。
同理,得出85%储备心率的值为:(180-55)*85%+55=162。
2、根据大强度训练中系统(Polar)自动记录,上述两个值为:
可以看出公式推算的数值,比系统自己测得的低2-3个读数,十分接近。说明:
1、原来设置的安静心率是实测,最大心率是根据比较尽力的训练中测得最高数,适当放大(以向“力竭”状态靠拢),比较接近,稍显保守。
2、再来看佳明系统,在训练中,自动测得的无氧阈值为:166
如果以上图中,佳明给出的最大心率187为基础,以公式来推算有氧阈值:
有氧阈值=(187-55)*70%+55=147
无氧阈值就是直接测得的数据。
由于这是从公式推算和实际测试得出数据之间的双向验证,相互之间没有互为前提的关系,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1、无论是用70%,85%这样的储备比例来推算上下两个阈值,与训练中实测得到的,都十分接近。
由于同一条心率带,完全一样的数据,接入佳明和接入Polar都不免受到各自分析系统的影响,所以,极小的数据差异,应该视为是“同等”。
2、从中可以看出,过去以实测最高心率记录,结合身体感知的强度,来推算“力竭”状态下得到最大心率,基本准确,且略偏保守——保守本来就是主观倾向,以策安全。
得到3区下线、5区下线、最大心率,可就以确保在现阶段所设置的心率分区,是合用的、准确的。这样其他几个区域之间的界限就并不重要的,尤其1-2区界限,无论用平均分配还是自行定义,都不对训练造成影响。而4区下线,按照Polar的建议,就直接用3区、5区下线,用平均数赋值。
至此,一个可靠的心率区间划分方案,就可以放心地在训练中采用,而不用担心出偏差了。
至于训练中,检测设备的精确性,那是硬件问题。本公号已经至少对佳明两条心率带,Polar一条心率带,一条MIO光电心率模块,两块佳明表的光电心率模块,和两块Polar表光电心率模块,做过各种交叉对比,以后有机会再可以写,今天就不展开了。
历史文章:
【开始跑步】
【器材体验】
【训练心得】
【健康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