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北兰:在澳洲吃野菜
在 澳 洲 吃 野 菜
文/李北兰
澳洲蔬菜之贵,常常把我们这些来自“天府之国”的华人吓一个趔趄:1澳元(折合人民币6元多)一把小白菜,2澳元一根萝卜,4澳元一个白花菜,7澳元一公斤藕……好在澳洲草地繁茂宽广,你若想摄取更多的叶绿素,就不妨把眼光投向野外――这里到处都有野菜,无污染,又新鲜,以国内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好吃看得见”,想想超市货架上那些像贵族似地占据着显要位置的小菜们,我还得给这句流行语续一个尾巴:“……任吃不给钱!”
第一次吃野菜还是住在悉尼南郊的贝尔蒙。
那日从坎布斯购物回来,路过曾作为奥运场馆之一的“公狗体育场”,只见几位操着吴侬软语的华裔女士正蹲在一片斜坡草地上掐什么,打住脚步一问,方知她们是在掐荠菜,于是这才注意到脚下草丛里密密麻麻尽是鲜嫩、水灵的荠菜。
掂掂手中那两澳元一把的牛皮菜(真正的“牛皮”,撕都撕不动),也便兴致勃勃地加入到这支采野菜的队伍。“在这里采荠菜要赶在割草之前,下雨之后……”得“阿拉”们的真传,以后我们还来采过多次,每一次都满载而归,包饺子、烙馅饼、煮羹汤,吃得诗“味”绵长:“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有了“吃螃蟹”的第一次,以后走在路上,便时常“眼睛下乡”――不定那草丛里就藏着什么野菜?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我们果真在路边的一幢HUOSE的院墙外面发现了野生的冬苋菜,不是一株两株,而是一簇簇、一片片,虽不如家养的肥大,但却蓬勃着一种油画般的翠绿,叫人看了想采想吃。正蹲在地上采撷,只见那院里踅出一位上海口音的华裔老者:“你们采这干嘛?”“这是冬苋菜,可以吃的。你什么时候移民澳洲的,怎么连冬苋菜都不认识了?”
从攀谈中得知,他移民澳洲已是第十个年头:“无怪眼熟,原来是旧时盘中餐……想认又不敢认,怕有毒。”我们回家后用冬苋菜熬粥、煮豆腐汤,吃出了清香扑鼻的好滋味,第二天过路时,便特地通知那位华裔老者:“能吃,好吃,你完全可以把这块草地当自留地了,想吃就踅出门来采一把!”
虽有如是心理准备,但日后去坎培拉旅游,当看见我们停车吃饭的餐馆后面几大块草地全是清一色的冬苋菜时,还是感到了一种无以铭状的视觉冲击力,以至于竟用汉语普通话对着“突突突”的割草机大喊:“别割,这是‘菜’!”
不过,最有意思的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小茴香。也不知是水土适宜还是无人“骚扰”,在澳洲,小茴香几乎全长在铁路两旁,一大丛一大丛的,绵延不断,络绎不绝,而且越是靠近车站的地方越是繁茂。
尽管坐火车时,只要一看见车窗外掠过的那一丛丛似乎闻得到浓郁香味的灰绿或枯黄时,都要念叨:“小茴香的嫩尖可以当菜……”“小茴香的种籽可以做作料……”并发誓诅咒下了火车后要大采特采,然而一旦真的到了车站,却又无一例外地变卦――众目睽睽之下,不好去翻越铁路的护栏,而“喜欢听铁轨轰鸣声”的小茴香往往长在护栏里面;
出门在外,赶路才是硬道理,而采小茴香一般都要走相反的方向,无疑耽误时间……故而尽管心心念念,但我们却一直没有将斯“誓言”付诸实现,直到从贝尔蒙搬到巴尔马塔的玫瑰山庄后,才有了与小茴香“亲密接触”的机会――某个春日,我们到附近的赛马场游玩,回来时,从一个有工作人员看守的铁路岔道上穿过,铁路两边长得比人还高的小茴香又勾起了我们“食”欲,于是便上前去问工作人员:“我们可不可以采一点小茴香的嫩尖?”
对方欣然答应:“可以,但别太靠近铁轨,最好到那边去采。”只见他手指之处,竟是一间废弃的铁路小屋,周边的小茴香郁郁葱葱,长得就像小树林。于是连忙腾出几个购物袋,踮着脚、跳着脚、拉着杆、吊着枝,拼命地采摘起来,不大一会功夫,便采了两大袋:“够了,再采,冰箱就放不下了!”回家后烧红烧肉、炒肉丝、卤鸡翅(澳洲鸡翅特便宜,两澳元一公斤),吃得口舌生香,有时实在无菜了,就加点蒜蓉清炒,也一样叫人回味无穷,真真是“浓妆淡抹两相宜”。
然而,当我们从玫瑰山庄搬到悉尼的山区罗斯罗之后,却似乎与野菜绝缘――这里遮天蔽日尽是桉树,野菜们显然不喜欢躲在那挥发着浓浓桉树油气味的浓荫下面……尽管曾在近旁的森林里采过蕨尖,但那种苦涩的味道,使我们不能不将其剔出野菜的名列。
然而,就在我们认为野菜将从我们的餐桌上消失时,却在数公里外的麦觉理大学的花坛里发现了马齿苋。也许是水肥充足,无人青睐,这些马齿苋红绿相间,鲜嫩肥硕,一株匍匐着铺在地上竟有小磨盘那么大,如果不是花工打理花坛时要随时将其拔掉,可能还要壮观。“这么漂亮的马齿苋,当野草拔了多可惜?”于是,我们便不管不顾地站在花坛边掐起来,只恨爹娘少生了一双手,少顷,便把带来的那个布口袋塞得满满的。
马齿苋营养丰富,风味特殊,即便在我们蔬果丰美的老家,也不是无人喝彩:农贸市场里,常见满脸皱纹的农村老太太一扎五毛、一扎一元地出售,购买者多是衣着时髦的家庭主妇:“换个口味,尝尝鲜……”如今在异国他乡“重逢”,自然倍感亲切,回家后凉拌、煎炒,吃出酸酸香香的家乡味。
然而,采得再多,也有告罄之时,于是,我们便动开脑筋:“要想吃马齿苋,就得开车去麦觉理大学,那‘自留地’也离得太远了,何不如拔些回来种在花园里?”心动不如行动,第二天,我们就开车去麦觉理大学,连根拔了几口袋,回家后种在自己花园里。
以后但凡有客到来,便到地里去掐一把奉送:“这在美国被称作长寿菜……”而餐桌上自然也少不了它的身影――我们中西合璧自创了一种吃法,即将马齿苋在沸水里淖了,切碎当作料拌油酥腰果,既好看又好吃,吃得客人连连咂嘴:“这道菜完全可以去申请知识产权了!”
回澳洲之前在上海居住了几年,自然对“阿拉”们亲睐的贵族菜“草头”(即“黄花苜蓿”)不陌生,尽管其早已由野生的变成家养的,但秋冬季节,农贸市场仍卖到五、六元一斤。
故而,当我们在附近的高尔夫球场的路边发现了成片成片的黄花苜蓿时,还不大相信:“这是草头吗?”当即拔了几株带回家,通过电脑视屏让在上海的亲人确认:“这肯定是草头!”于是信心陡增,再次路过时,便放心大胆地采了一大口袋嫩尖回来,为此,还专门上网查了烹饪方法――蒜蓉草头、双蛋草头汤、草头拌豆腐干、草头菜饭……以后就“按图索骥”,天天换着花样吃,直吃得“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说来有趣,那日,我们正蹲在地上采摘草头,一对西人夫妻路过,竟好奇地停下脚步:“采回家去做药吗?”当听说是当菜吃时,他们一脸的困惑:“这是喂马的牧草,怎么喂人?”从他们的口中得知,若干年前,这里曾是一个长满苜蓿的大牧场,后来开辟成高尔夫球场,球场上的苜蓿早已被当着杂草铲除干净,但其“子孙”却钻空子在路边繁延下来……喂马也好,喂人也好,反正这草头好吃又不花钱,以后我们但凡路过,都要狂采一番。
尽管这“自留地”离家很近,不过四、五分钟就走拢,但毕竟不如“留着油锅掐菜”方便,于是便在“休眠”的马齿苋(澳洲冬天温度也常在摄氏10度以下)的位置上种了数十株,以期坐在家中尽享“绿色”口福。
据澳洲的华人朋友说,遍地开花的蒲公英和野莴苣也可以吃,不过,那种难以除尽的苦味却让人不敢恭维,小试牛刀之后,便将其开除出出我们的私家菜单。
李北兰,重庆市北碚人,笔名白兰、汪嘉。曾在四川省南江县插队落户14年,返城后当过百货公司售货员、区商业学校教师等。现为重庆市作协、悉尼华文作协等会员。先写诗歌,后写散文、小说等,陆续在国内外报刊、杂志、网站,如《诗刊》《星星诗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民晚报》《散文》以及《星岛日报(澳洲版)》《澳洲新报》《美国侨报》等发表文学作品数百万字,并多次获奖。诗作《腊月》曾获建国四十周年重庆市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