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漠 | 意象的立体构示
文/巴漠
文学艺术通在意象,这是读过益民老师诗书画集《雪山上的脚印》后的深切感受。大凡杰出的作家或艺术家,其总会寓“意”于“象”,给观阅者留下无边的审美遐想,隐现内在的丰厚。而立体架构意象,灵动在诗书画三个不同领域,实属罕见,益民老师做出了成功尝试。愚以为,其主构在“四示”:
一为情思深示。若言情思,直白则浅,重在物象情愫的深度寄托与涵义。那诗,正是用物象的拟人化,看似平淡,却将其后的情感与思绪,艺术化地无以复加。如《一座害羞的雪峰》“我想与雪山商量/能否让我骑上/去追赶错过的姑娘”,那冰冷的雪山在爱情面前,似乎做了意象之马,单一个“骑”字,就见到了爱之煎迫,“追赶”更见炽烈,张力毕见。《等风来》“可是今天/她却迟迟不来/等得云朵心慌/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想捎句话儿去远方”,这云朵与风姑娘的过往,等盼里悄然亮出对远方的一种渇念,揪住了人心。那画,“象”足“意”饱,扑面而来,泊出意境。一幅幅雪域图景,隐约的山,弯曲的河,行进中的牦牛,带着悠悠苍茫,穿越古今而来,蓄就原生态的古朴情怀,缀于其间的背篓藏姑,一抹红衣,燃动青春体识,生发无尽活力。那书法,着了墨色,在黑白间也生出意中之象,渗出情感穿透。如“浮舟沧海”,“浮”将那种漂游状态显于简架结构,引得人心也在动;“舟”也扁着,应和那“浮”,眼见得那一叶扁“舟”,晃浮远去;“沧海”两字,也在运势转合间,或然浩淼,你简直就要身在那舟,悠然一片湛蓝里。
一为格局展示。意象之胜焉,在格局高下的无声展示,让观阅者脑起波涛,觉到连天雄阔气韵。在诗里,一连串的意象,自现作者深刻的视角维度与高远境界。如《一场没有婚宴的婚礼》“什么是浪漫/浪漫不是金银镶边/而是把爱写在冰峰云端/给爱情高贵与尊严”,“白云为你们披上婚纱/日月为你们点上红烛/飘飞的圣雪啊/是抛向你们的吉祥花”,作为父亲,为儿子办了一场简约的婚礼,但那简单,更是一种大在,“白云”“圣雪”“红烛”“日月”等意象质朴嵌入,在脑际构筑宏远博广,让超凡脱俗大雅一下富了质感。在画里,色彩不同层次染现,如着色的妙乐,漾动心弦,那高原苍廓自不侍言,就连家乡的图景,也眼见大端,一行大雁,故乡的柿树,散牛,粗犷的汉子,无有刻琢,只随意着笔,就有了“画外音”:大爱的故乡原野天地,可爱的故乡人,连那一草一木与牛儿,似手也广着暖色。在字里,每个字都具象存在,起落开合中具气度,有品位。如“论道”,“道可道,非常道”,只画了一个大道者头像,隐约老子在那里冥思,简单用笔,毫无羁绊,直视无碍,现着旷达与忘我,自会心也净化,彻悟透思,深静澄明,心无尘埃矣!“道法自然”,行云流水,洒脱无拘,“道”见古拙天然,卓尔不群,“法”淌自在,蕴在淡泊,“自然”而然神韵。内味全然在悟,这悟如不见群言的大散文,却无处不在。
一为叠加寓示。意象多重叠构,不是简单堆砌,而是一种内在整合,端乎形象大于思维。表现在诗里,意象多重情愫况味在深层延伸。《乡愁》在比照中将邮票、手机、人,还有事体、山水、天气预报等煣合在一体,贯穿乡愁主线,散点般的物象,处处见出怀旧与眷恋,并无任何渲梁,乡情迤逦而出,愈嚼愈有深韵。《怀里揣着万斛山》将个大山的痴恋,在石头、荆条筐、清泉、鸡窝、弹弓、核桃、门槛等简朴物象里绽放得无以复加,这种意象合聚的张力,自有一种梦的向往,归结于大海情结,更见深意。体现在画上,则为多重物象构图,让直观背后多了寓意与朦胧遐想,广出了思维空间。譬若那没起名的画,两匹马在驰骋,映在明湖中的倒影,其余物象皆在广深的黛色里隐去,天地间只那湖亮闪,透着性灵。我以为,那明湖正是一只巨眼,是那地心的一扇窗户,能让人看出大地的胸怀,怀纳万物,动静恬然,私下将这没名称的画叫作了《地眼》。至若那字,也在自身蕴含的物象里,让那舞动的墨色有了神韵。如“心随天籁”,“心”象平和洒脱,“天籁”似在发声,意性天然“随”着亲近徜徉,四字或动或静地在一起,天然出神奇。
一为美哲泛示。意象终归在审美刺激,让人体验哲味思量,有着自我引悟。以诗的层面,你总能用心触觉那意象的美感,然后味出其广博的思想内质,让人醍醐灌顶,经着心灵洗礼。《高原的底色》“高原的月亮/没有被太阳晒黑/她却哂黑了夜”,“怒江峡谷/很长,很深/如同地球的伤口”,这些审美的意象,在相互反衬里,辩哲地道出夜的和柔,岁月的沧桑,有着更多的抚慰感怀。《让爱情慢慢融化》“想你时/一缕阳光/从心头穿过”,这思念就这样温暖,真如丘比特之箭穿心,柔美且铭心。《母亲睡着了》“母亲在捶布石上/一下,一下/砸碎了所有的苦日子”,母爱之大美,在这琐碎细节里,让人泪目。哲味也角度出新,让人触升,《给予》“有时候/给予培养仇人”,《敌人》“什么是敌人/就是用一种方式/不断激励你的人”。以画的层面,宏阔美奂与思想情感融于直观,且有润物无声,静水流深之感。那幅农人背着农具,赶着牛儿,也许迎着霞光去田地耕作,与远天,广袤融在画框里,毫无违和,个体之渺小与自然之广大,动静合影中见出美感顿悟,正是世有这样的渺小者劳作不辍,在这天地间才有了这生生不息,绵延不尽。以字的层面,美感外化,字境拓展,意味深远,让人豁然于胸。“山静松声远”,“山”“松”字如其形,一目见景,风骨绰然,“静”“远”让人脑际浮现其情象,尽得内韵,让人叹服。
意象之淋漓尽致,出神入化,正是历代文人学者孜孜所求。益民老师能在不同领域,得心应手地应用意象之“仿兴喻抽”,激发观阅者的审美情趣,启发内心思悟,引出共鸣,着实出彩。由是观之,将意象扩之于小说与散文创作语言语境,也会引来人生观察的透彻感悟,实在会别有洞天。
深受益民老师多年教诲,这次又在其诗书画中得出意象运用的诸多构示,仅为一囿之见,若有不妥之处,还望老师与大家见宥指正。我想,像老师那样,始终勤奋努力攀登,用作品说话,当是我不懈的奋进方向。是为感。
写于2021年8月15日
作者简介:
巴漠,本名王保卫,文学学士,《中国小康》杂志签约作家,《作家世界》特约撰稿人,富平人文化顾问,曾在省内外各种刊物发表论文、散文、小说近百篇,出版作品近二百万字,著有诗文集《驼铃声声》,文论集《跋涉集》,散文集《水怡》,长篇小说《火山口》(陕西传媒网连载)、《黑石村往事》,小说《白马道》获中华文学星光大道、《今古传奇》第二届全国优秀小说奖。
讲述富平人的故事,
凝聚富平人的力量,
弘扬富平人的精神,
打造富平人的品牌!
富平人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