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中 | 《黄帝内经》注释大家张介宾的阴阳观

《黄帝内经》注释大家张介宾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黄帝内经》的教材是五版教材,虽然以后又出了六版、七版教材,但还是觉得五版教材相对好一些,因此在美国讲《黄帝内经》课的时候,我还是以中国大陆的五版教材为主。书中对经文的注释部分主要是选自张介宾的注释。对比诸多注释医家,还是张介宾的注释比较准确明了,而且他还是个易学大家,对易经的理解也极为深刻。作为易学家他虽然不是最有名的,但结合《易经》注释《黄帝内经》张介宾就是少有的大家了。因此我们应该对这位《黄帝内经》注释名家有所了解。

张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又号通一子,明代浙江绍兴人,生于1563年,卒于1640年。其祖籍四川省绵竹县,从50多岁开始全力研究岐黄之术。由于张师是个全科人才,不但有丰富的知识,同时还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不仅在中医基本理论方面很有研究,而且在临床治疗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著有《类经》、《类经图翼》、《类经附翼》、《景岳全书》、《质疑录》等。张师非常重视阴阳学说,认为阴与阳本是同一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类经·阴阳类》:“阴阳者,—分为二。”二者相互依存,对立统一,互为根本,两者不可分,互为存在的条件。

另外也强调人体中精与气相合为一体,两者既为阴阳关系,同时又相互转化,精可化为气,精又食气,二者又是相互为根的关系。将阴阳学说运用于人体,形成了人体中精气一体的观点。由于精与气有了这样的关系,临床上既要调精,也要调气,通过精气的平衡以达到阴阳的平衡。对于阴阳精气亏虚的病症,张氏提出了“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气。善治气者,能使气中生精。总之,张师重视人体阴阳精气互根的关系,重视阴阳相济,阴阳互根的根本是阴阳之中有阴阳,这就是张师阴阳理论的基础。在中医治疗学上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张师提出的另一个观点是“阳非有余”论。他通过分析自然界中的不同现象,主要是从物质的形与气,天之气的寒与热,以及五行的水与火等方面,对应人体阐明阳之气在人体的重要性,主张不要任意消耗人体的阳气。从形与气来看,阳气是人体功能的表现,形体是人体属阴的部分,一个生命的存在主要依靠阳气的存在,如果阳气耗尽了,生命也就终止了。也说明了阳气在人体的重要性,在中医治疗过程中时时注意阳气的保养和维护。从人体寒热来看,张师强调阳热对人体的重要性,而主张阴寒对人体的功能活动是有害的,这也为后世温阳学派所引用。以人体水火来看,张师同样强调火的重要,水的存在是因为要藏阳,如果过分地补阴会伤到阳气的生发,因此在临床上非常注意火的保护。

而水的功能也是因为水中有阳,如果没有阳气的存在,水是没有功能的,水的滋阴营养功能是因为阳气藏于其中。张师的观点也为后世医家温阳学派找到了根据。所谓“阳非有余”是针对朱丹溪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来设定的,仔细分析两者其实并不矛盾,并不是阴阳之争。之所以有不同观点,就是由于所讨论的对象都存在着阴阳之中有阴阳。

张氏重视阳气,但更强调真阴的存在,真阴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它是人体阳气生发与收藏的根本。他从5个方面介绍真阴,即真阴之象、真阴之脏、真阴之用、真阴之病、真阴之治。“真阴之象”,就是真阴外在的表象,人体外在的形态与体质可以直接反映出内在真阴的盛衰情况,诊断可以通过望人体的表象了解真阴的状态。所谓“真阴之脏”,是指真阴所在之脏腑。

张师根据“命门学说”提出肾中命门为藏精之所,是人身之根,命门中藏有真阴,既是阴精化生之所,也是阳气生成之宅,内具水火,是人体性命之本。“真阴之用”,是指真阴在人体中的作用。真阴在人体中既可以强壮形体,又是人体元气之根。因此所谓真阴充盛则元气充足,是脏腑精化气的根本。“真阴之病”,是指真阴亏虚所出现的病理表现。真阴中既然存有水火,水虚则火不足,火虚则水失其功能。真阴中的水火不足都会影响真阴的病变。真阴不足则阳亢,真阳不足则阴盛。故此,张氏总结说“无水无火,皆在命门,总曰阴虚之病。“真阴之治”,是指真阴虚损的治疗方法。张氏创立左归丸、左归饮以填补真阴。

张介宾十分重视温补真阴真阳,后世称其为温补派的代表。又由于其创立左右归丸、左右归饮等方剂,方中喜用熟地,后世又称其“张熟地”。张氏临证十分重视寒热虚实辨证,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虽然张氏之学,引起后世一些医家的非议,如陈修园著《景岳新方》、章楠著《论景岳书》等,均认为张氏之学概论温补,有矫枉过正之失。但究其对《黄帝内经》学术上的贡献,还是值得肯定的一代中医名家。

除此以外,张师的贡献还在于开启温补肝肾之阴的先河,这点与《伤寒论》是有些不同,《伤寒论》中所讨论的内容集中在阳气生长收藏的异常上,三阳病是讲阳气逆于上、外,所表现出的热证、表证、气分证,三阴病是讲阳气沉于下、内,表现为阳虚寒证。而张师首开温补肝肾之阴,滋阴藏精,从阴的角度调理肝肾的阴精。这一点完全打破了《伤寒论》的垄断地位,从阴的一面调理五脏,先不论其效果如何,提出这个想法就是在恢复《黄帝内经》中关于精的平衡地位。而《伤寒论》多强调阳气的作用,几乎没有滋阴藏肾精的方法,而张师的这一主张也是试图与《伤寒论》达成平衡之势。

应用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与“阳化气,阴成形”

前文就此段经文的前后两部分各自解析了一下,现在把前后两部分合起来看就会发现,经文揭示出了阴阳的本质问题,或者说经文背后的深刻内涵正是阴阳的根本秘密所在,下面就一点点把它揭开。在讲河图洛书的时候已经谈到了阴阳的不同关系,在这里借着这个题目还要详细地讲一下阴阳的双重性。

在我们读《黄帝内经》的时候最容易搞混的就是阴阳问题,也是《黄帝内经》中所谓诸多矛盾的问题,这是因为阴阳有双重性,所谓阴阳的双重性,是指阴阳有时间性、空间性两种不同的情况,时间性是指具有阴阳关系的两个事物是按照时间顺序的变化而变化的,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例如,春夏秋冬四季。

空间性是指具有阴阳关系的两个事物是在特定的空间中彼此相互对峙;阴阳的时间性是由于日月的运动形成的,阴阳的空间性是由于天地的阴阳相互对峙所形成的;时间的连续性主事物的彼此相生,空间的对峙性主事物之间的相克。

换句话说,阴阳的时间性为相承,以四季为例,四季相承的关系是生长收藏,这也是阳气的相承关系,而阴精的相承关系是收藏生长,前一方帮助后一方生长或者收藏;阴阳的空间性为相克,以五味为例,五味存在自己固定的空间中,彼此之间的阴阳关系为相克,一方防止另一方太过;相承表现为“阳化气,阴成形”,相克则表现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人体自身有其修复功能,当一个脏腑失衡时,其他脏腑马上调整阴阳状态,以求适应这个失衡的脏腑特性,从而能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人体这种自我调节的功能就是由阴阳之间这种既相承又相克的作用来达到的。例如,当一个人情绪抑郁而成肝气郁滞的症候,肝郁则克脾,脾虚则消耗,使其功能减弱,这时候如果心肺肾的功能正常,三脏的功能马上自然减弱,以适应肝郁脾虚之证,从而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以防止恶性循环的发生。因此一般情况下,如果只是情绪抑郁而引起的脾胃失和,虽然五脏有着生克关系,但也不会马上出现像多米骨牌效应那样的恶性循环。这就是“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作用结果。

阳化气,阴成形”是阴阳运动变化的最终结果,就人体上下来说,上为阳,清气在上;下为阴,浊阴在下。就人体九窍来看,七窍在上主空,二阴窍在下主实。就人体五脏来说,心藏神、肺藏气在上为无形,肝藏血、肾藏精在下为有形。如果阴阳反作,就会出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的病理结果。这样的理论可以用来帮助诊断疾病,上虚下实为常态,易经用“益卦”来表示,上实下虚则为病态,易经用“损卦”来表示。可以判断治疗效果,恢复常态则上清下浊,治疗无效则表现上浊下清。

总之,阴阳有时间性与空间性的不同,时间性代表阴阳彼此之间的连续性,其变化特点为相生,表现为“阳化气,阴成形”;空间性代表阴阳彼此之间的对峙性,其变化特点为相克,表现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本文摘自《闯关记我的《黄帝内经》觉悟之旅》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朱燕中

编辑:釋慧祥

(0)

相关推荐

  • 中药及饮食的气、味的阴阳之辨(附语音)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附语音)-精华篇-之一百七十二.(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 ...

  • 阳气,治疗人体疾病最好的医生!

    「阳气不到就是病」阳气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药,养生治病首先要扶阳,80% 的现代人都阳气不足.   什么是阳气?  我们常听人提到要补阳,壮阳.扶阳,那么究竟什么是阳气呢? 人体的阳气充斥于全身无处不 ...

  • 朱燕中 | 黄帝内经之四关与后世四关穴大有不同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 ...

  • 朱燕中 | 黄帝内经讲解之形藏四,神藏五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 ...

  • 朱燕中 | 《黄帝内经》对痹症怎么看?

    一.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痹证的病因是风寒湿三气合而致病,这三种邪气的性质各不同,风为阳邪,主开散,风邪袭人在外开卫气,在内瘀滞营阴,主要表现为汗出.发热等症状.这是风邪从外侵袭人体的特点.在内肝 ...

  • 朱燕中教授讲《黄帝内经》合集(收藏版)

    <黄帝内经>的学术成就是任何个人所创立的方法都不能替代的,想要真正掌握针灸治疗方法的精髓实质,提高临床疗效,只有全身心投入<黄帝内经>研究,找到其固有规则,然后照此行事,这是唯 ...

  • 朱燕中 | 我学习《黄帝内经》的方法

    大多数人的经验是,学习<黄帝内经>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刚开始的时候很难入门,很多人看了前面两三篇就再看不下去了,很多讲解<黄帝内经>的教授也是前六篇讲得最好,最顺畅,一过了六七 ...

  • 朱燕中 | 《黄帝内经》气厥论篇详解2

    <素问·气厥论篇第三十七>:"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 ...

  • 朱燕中 | 《黄帝内经》气厥论篇详解1

    <素问·气厥论篇第三十七>:"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 ...

  • 朱燕中 | 《黄帝内经》之生命的起源之迷

    <灵枢·本神第八>:"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 ...

  • 朱燕中 | 《黄帝内经》对痹症病因的论述

    一.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痹证的病因是风寒湿三气合而致病,这三种邪气的性质各不同,风为阳邪,主开散,风邪袭人在外开卫气,在内瘀滞营阴,主要表现为汗出.发热等症状.这是风邪从外侵袭人体的特点.在内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