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研究所的筹备和基建

“回顾我所40 年走过的战斗历程,为所取得的成绩感到欣喜和自豪,我们不会忘记40 年来为我所创立、发展和壮大付出了心血、汗水,甚至生命的华北所人,我们还要深深感谢40 年来始终给予我们帮助、支持的兄弟单位和广大用户。” ——娄勤俭所长在十五所建所40 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1998-10-30)

电子十五所的官名是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在初创阶段,“十二年科学规划”和“四项紧急措施”对计算机事业有了详尽的安排。十五所从起步就集聚了“先集中”时期的宝贵经验,经过持续积累和创造,培育队伍,成为百花园中的“丰硕一枝”,为“两弹一星”工程做出了突出贡献。

1958 年10 月20 日,第一机械工业部(58)机密远计字158号文批准了建设16 个国防代号厂的设计计划任务书,其中第12项是建设北京电子计算机厂(931 厂),这批计划任务书是9 月29日报请审核的。

此时,一机部的部长为赵尔陆(1958 年2 月11日上任),主管电子工业和计算机的副部长是刘寅(二机部之前并入一机部)。原准备由苏联援建和设计931 厂计划的年产量是:小型军用电子计算机1000 部、专用电子计算机200 部、万能(通用)电子计算机10 部。人员5848 人(其中包括十五所1394 人),1959 年开始建设,二季度正式投产,1960 年建成,建筑面积为5.3 万平方米,基本建设投资2800 万元。

158 号文件拟定的建所计划任务书拟稿人是一机部长远司军工处朱协品,校核人是长远司刘正栋,签发人计划司司长郑汉涛。郑汉涛后来任三机部副部长,国防工业办公室秘书长、副主任等职,1962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刘正栋,曾任东北军区军工部计划处长,在中央重工业部从事兵工、导弹和国防工业的计划管理工作,1963 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1958 年7 月,从中科院计算所归来的王正、孙润伍和苏凯三进驻雍和宫东侧的南菜园,这里仅有四栋二层小楼,没有试制车间,也没有机床设备。

9 月,931 厂和十五所筹备组成立,主任田守勤、副主任王正、孙润伍。王正在中科院计算所担任过建所筹委会副主任,他是十五所的第一任总工程师、副所长,孙润伍曾任二机部处长,在计算所任过所办公室副主任。

建设一个大型计算机工厂的计划很快就被取消了,蓝图中研究所的220 亩地,1 万平方米基建指标被保留下来。

1958 年末,全所222 人,其中:56 位技术人员,工人91 人。

1959 年末, 全所1073 人, 其中:165 位技术人员, 工人648 人。

纪念建所五十周年时的十五研究所

建所第一关,克服中苏分裂和三年经济困难,艰苦奋斗“先集中”的方针实施成功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也是中国的第一家计算所要变成三家,就是“后分散”。

1959 年9 月,中科院计算所、总参研究所、二机部十五所的领导,多次讨论“分家”问题,1957 年以后分配到筹委会的大学毕业生由三个单位分配,原来参加合作的科技人员陆续返回原单位。十五所借鉴了计算所筹备工作的成功经验,目标清晰,避免了弯路。不同的是,筹建十五所赶上了中苏关系破裂,失去了苏联的援助和技术支持。

十五所的建所方针是:“边基建,边研究,边试制。”基建还未开始,研制计算机的任务却已下达,两个任务叠加,两路人马分兵,从上到下,从基建到研发,都在压力和困境中坚守,等候转机。

华罗庚在15所,相邻就坐为所总工程师王正,副总工程师莫根生。

赶上了“三年困难时期”,先行一步的中科院计算所已迁入了新楼,面对60年代初呼啸而过的凛冽寒风,十五所的年轻人深夜下班后,还得跑步五里路,到德胜门外的大车店住宿。在“物资匮乏,生活异常艰难”的环境中,采买基建材料和机械设备的人员踏遍了全国六大地区的各个角落,建设者饿着肚子苦干,每天食粮不足一斤,首任所长徐震称那是“食不果腹”的日子。1959 年12 月4 日,基建工程开工,经过七年完成了全部基建任务,科研楼、附属设施和宿舍建成,总共59051 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宿舍85 元、试制车间70 元、食堂60 元,基本建设总投资1609万元。十五所的科研环境终于跟上了中科院计算所。

建设花园东路的“甲乙楼宿舍”时,只有传统的“拨杆”,吊装上百公斤的水泥楼板全靠人力,这两座楼房1960 年2 月28 日竣工验收,至今耸立在花园东路。两座楼房凝聚了员工的热血,展现着他们的精神和意志。

靠人力修建的甲乙宿舍楼。

进驻崭新的科研大楼,保持一个安静、整洁的科研环境是一件需要特别重视的大事。这件事通过制定规章、反复开会强调,不断组织检查得到贯彻。为改变脏乱差的积习,甚至国防科委都将研究所的文明建设作为突出问题提出要求,安东副主任还为此到所里视察并进行检查,强调其重要性。

十五所的一项重要任务是20 台示波器的研制,保证研制计算机的需要。早先,这些装备都是从苏联进口的,数量、性能与供货时间都受到限制。1959 年1 月,一机部十局下达了试制每秒1500 次运算的113电子管计算机和102电子管计算机的任务,研制工作就在南菜园的城墙根下展开。1963 年11 月6 日,113 计算机顺利完成并通过鉴定,留在所内算题使用。

此时,十五所的技术人员来自几个方面,共计62 人:从中科院计算所返回23 人:莫根生、胡祖宣、蒋维镛、王焕章、王世昌、李巨川、韩公柳、蒋雅娟、钱凌雪、张志强、包业俊、冷英驹、黄坤大、修少驹、王志俊、杨世明、朱汉新、杨继麟、尤大泓、黄德金、潘植庵、叶公荫、翟翼民;(后5 人为首届训练班学员)

第一届训练班分配的学员(应届高校毕业学生)13 人:杨天行、宋德玉、徐惠国、蔡永昭、方钟杰、陆荣根、郭浚川、石钟伍、崔志敏、刘树贞、施秀兰、杨立臣、张俊民;

第二届训练班分配学员5 人:游鄂毓、缪道期、尹金堂、郭能发、于荡;

第三届训练班分配学员21 人:程以南、陈英明、彭才浩、许自强、蔡鹏

星、邓作夫、范锡章、赵怀章、姚世全、江学国、孙贤德、尹良滨、周志英、刘永善、胡时英、周继忠、张玉范、张任民、漆謌亭、朱景生、陶瑞星。

1954 年从清华派赴德国留学电信专业的毛锡芝,1960 年到十五所工作。十局安排的赴苏留学生朱鹏举、吴诚之、贾佩长、沈士芳、曾能濬、赵显

荣、沈祖恩、肖文贵、张坤君等,于1962年毕业返回十五所。

从南京无线电学校、无锡机械学校、北京无线电学校、成都机械学校、北京航空学校、北京工业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分配一批毕业生,还有一批复转军人先送到738、734 厂培训,再返回所里工作。

王正千方百计挖掘潜力与院校合作培养人才。一是与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朱启銮校长合作,1958 年暑假挑选优等生95 人,在该校开设计算机专业班;1959 年5 月,专业班到十五所实习,毕业后留所工作50 人。二是与北京工业学院合作,安排1954 级、1955 级共30 人到十五所实习、毕业设计,毕业后留所工作12人,这两批人都成为建所的技术骨干。

《溯源中国计算机》2015年由三联书店隆重出版,现网上有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