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巧稚不为人知的科学家故事

林巧稚是一位著名的妇产科医生、医学家,但她也是著名的科学家,这一点常被媒体忽略。林巧稚在医学计算机上的贡献,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恢复了外交关系,中国医学代表团是新中国第一个赴美的科学团体,林巧稚就被周恩来总理点名列在其中,1972年10月14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在白宫接见了中华医学会代表团,林巧稚也在其中。

图中:林巧稚、吴蔚然、尼克松。

1901年12月23日(光绪二十七年),林巧稚出生在福建省思明县鼓浪屿的一个教员家庭。1919年毕业于厦门女子师范学院并留校任教。

1921年,她考入北京协和医科大学,1929年,从协和医科大学毕业并获医学博士学位,被聘为协和医院妇产科大夫,为该院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提前晋升为住院医师。1932年,被学校派往英国伦敦妇产科医院和曼彻斯特医学院进修深造。1939年,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读研究生。

协和医院

林巧稚医生

在出国学习期间,她参观了剑桥大学、纽汉姆大学,又在马里兰医学院的妇产科里进修实习了两个月。除此之外,还广泛地参观了伦敦各家医院和科研机构,如蔡尔斯妇科医院、伦敦妇幼医院、伦敦妇婴医院等。参观了镭放射治疗中心站将先进科学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的设备,这启发提供了她的研究思路,奠定了她研究治疗绒毛膜上皮癌的基础。她还到英国皇家医学院妇产科学系,在自己的老师科主任的实验室内进行小儿宫内呼吸课题的研究,她的研究成果被推荐到伯明翰市举行的英国妇产科医学会议上交流,受到好评。

1940年,林巧稚被美国方面聘请为“自然科学荣誉委员会”委员。同年回国,不久升任妇产科主任,成为该院第一位中国籍女主任。

1956年6月,中国第一个妇产专科医院北京妇产医院建成,林巧稚担任第一任院长。1959年,林巧稚当选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并被任命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五十年代,国家准备建立一个“国际医院”,在李冰、金显宅、林巧稚等人的努立下,改变方案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日坛医院——第一所肿瘤医院。

1972年,林巧稚随中华医学会代表团在欧美参观,关于她与医学计算机的故事就从这次访问说起。

见到美国医院广泛使用了电子计算机和仪表,她就立志要让中国医学研究也要用上计算机。当时,美国有10万台计算机应用在各个领域,而中国仅有500台性能相对落后的国产电子计算机。

回国后,林巧稚得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慈云桂教授(后为中科院院士)的帮助,克服困难购置了一台哈军工研制的,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晶体管电子计算机(441-BⅡ)。因为林巧稚作为副院长,仅有25万元科研费、5万元课题费,而一台441-BⅡ的价格为60万元。为了尽快购置,慈云桂教授派出任连仲赴天津计算机厂向工厂介绍情况,厂长欣然同意只收取元器件和材料费用30万元,并保证和军用产品的质量相同。在那时,这30万元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300人的年工资与福利。1973年11月一台优质晶体管计算机出厂,安装在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并很快在肿瘤防治研究中获得了重大成就。

上世纪60年代最先进的国产晶体管计算机计算机441-BⅡ

哈军工和天津计算机厂的研制团队。

   《溯源中国计算机》首次披露了林巧稚先生和中国医学计算机,雷勇著的《慈云桂传》记载了慈云桂为林巧稚医生提供了一台计算机。

这册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恶性肿瘤地图集》有中英两个版本,在国际医学交流中深受好评,是中国计算机前20年中,在国外影响最大的一个大型文集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恶性肿瘤地图集》是1979年12月中华地图学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恶性肿瘤地图集编委会,是1970年代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编著并出版的有关癌症状况的地图册。

这是中国医学界的第一个重大计算机应用成果,是由著名医学家林巧稚先生提出建议并主持完成的,涉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中科院地理所、天津电子仪器厂(计算机厂)、北京工业学院(北理工)等单位。

据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图书馆郭馆长的孩子回忆,他父亲曾说过,林巧稚先生到图书馆查阅过资料,想必是为了地图编制寻找资料。

参与肿瘤医院的441-B计算机研制、生产、应用论证和使用的部分人员,左起:宋瀚涛、任连仲、赵家驯、敖定枝、刘岳、曹德贤。

北京理工大学宋瀚涛:论证;

长沙工学院(原哈军工)任连仲:到工厂商谈计算机价格;

天津计算机厂赵家驯为肿瘤医院生产计算机负责人;

天津计算机厂敖定枝这台计算机磁带接口设计技术员;

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刘岳:计算机地图绘制;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计算机室主任:数据处理。

这册资料汇编,厚厚一大册。

肿瘤防治数据处理获“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 一等奖。

刘岳研究员观看“恶性肿瘤死亡地图集”。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李冰和两任计算机室主任曹德贤、林世尧。

从各地借调的16位穿孔员(录入员)工作3年认真处理了全部调查数据,部分人员在医院门口。左图左起:窦小玉、贾彦卿、秦裕民。

2019年9月20日,林巧稚纪念馆重新布展开馆

周恩来与新中国的恶性肿瘤防治调查(摘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