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家瓦龙对儿童心理发展水平是如何划分的,他的教育观点有什么内容?
以下关于儿童心理学的学术理论摘抄于网络:
儿童心理学一般以个体从出生到成年初期(14~15岁)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为研究对象。在西方文献中,儿童心理学与“儿童发展”,以及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在意义和范围上基本相同。儿童心理学著作有按年龄阶段如新生儿期、婴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等排列的体系,这是大多数儿童心理学著作采取的体系;有按心理过程排列的体系,如感知觉发展、记忆发展、思维发展、注意发展、语言发展等;也有将上述两种排列混合编制的体系。
在西方,儿童心理学研究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以后的一些人文主义教育家,如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等人的工作。他们提出尊重儿童、了解儿童的新教育思想,为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最初的思想基础。
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直接推动了儿童发展的研究。达尔文根据长期观察自己孩子的心理发展的记录而写的《一个婴儿的传略》一书是儿童心理学早期专题研究成果之一,它对推动儿童心理的传记法(或日记法)研究有重要影响。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他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每天进行系统观察,有时也进行一些实验性的观察,最后把这些观察记录整理成一部有名的著作《儿童心理》,于1882年出版,被公认为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发现没,早期专家们的研究都是基于对自己孩子的观察研究,换句话说,我们每一个当父母的,都有成为“专家”的机会。
瓦龙将儿童心理的发展水平分为四个时期:
1、动作的发展时期(出生到3岁)。动作发展时期,也可称为感觉—运动阶段。在这一时期,儿童总是通过不断的反馈来达到发展的目的。例如,眼睛感知手的运动,觉得有趣,反馈到大脑中,手就继续运动,以便继续感知。由于儿童逐渐学会了走路和说话,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加深了。在主观或个性时期,为了从难以认识自己的境况中脱离出来,儿童表现出了“时相”。在第一个时相里,交替扮演角色的游戏开始消失了,儿童开始喜欢自以为是。
2、主观或个性时期(3~5、6岁)。儿童出现了一种新的需要,这就是要显示自己、要别人承认自己的长处。
3、客观性时期(5,6~11,12岁)。是一个新的转向的进行。这时,儿童从本身找出来的长处不再能满足自己了,而是需要用别人的长处来自我装饰。在客观性时期,儿童的主要兴趣又从自我转向外界事物,这主要是缘于儿童交往的扩大、学校教育的影响和智力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外界事物的看法不再是主观、片面、孤立的了,而是形成了客观的、联系的认识体系。
4、青少年时期(12岁,14岁以后)。这时儿童的心理倾向又从外界事物转到内心世界,从对外在世界的认识转变到对自我人格的体会,而且与主观或个性时期相比,在富于主观的改变这一特点上有了新的发展。
他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阶段性及每一阶段的整体性,划分阶段应从整体方面看,而不能仅以心理整体所含的某一或某些方面为出发点;发展中的尖锐的转变,为前后两阶段的分水岭,即以质变为准。
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显示着各种心理活动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对立,通过转化,从一个水平进入到较高的新水平。要适当根据生物成熟的观点,因为在个体发育的最初阶段,发展服从于生物的规律性,然而这并不意味没有社会性的因素的作用,心理发展的源泉主要是机体与环境的对立统一。
瓦龙的儿童教育观点:
(1)过去的教育主要立足于启发儿童的智慧、传授知识,这种做法是把智力的发展孤立起来看待了。当前应当强调儿童的智力发展与整个人格或个性发展以及儿童的社会性的密切关系。
(2)学校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学校应当是一个良好的环境,学校的生活制度、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和教学方法等等,都必须适应并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使儿童在各个方面都能顺利发展。
儿童教育的学科观点基本可以看成针对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进行不同的施教,专家们根据自己的试验结果,各自提出不同看法,但是目前没有看到特别有突破概念的看法。
国内的儿童心理学也有,但是我没找到有独创性意义的研究,大家如果有觉得不错的作品或者专家学者,可以推荐给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