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彝族拉罗巴叫魂(彝学论文)
简析彝族拉罗巴叫魂(彝学论文)
文/左德辉
回来——回来——
阿妈的小儿(女)你回来!
地上没有路,
蚂蚁路上来;
天上没有路,
鸡蛋线上来!
听得见狗叫的地方来,
听得见鸡叫的地方来,
听得见牛叫的地方来,
听得见猪叫的地方来!
闻得着阿爹汗味的地方来,
闻得着阿妈奶味的地方来,
闻得着家中烟味的地方来,
闻得着灶中香味的地方来!
回来——回来——
阿妈的小儿(女)你回来!
乌风暴雨把你吓坏了吧,
闪电打雷把你吓坏了吧,
狼嚎虎啸把你吓坏了吧,
毒蛇恶鹰把你吓坏了吧?
野外弯子莫在下,
野外梁子莫歇下,
野外草坪莫玩下,
野外树林莫躲下。
回来——回来——
阿妈的小儿(女)你回来!
听不见狗叫的地方莫在下,
听不见鸡叫的地方莫在下,
听不见牛叫的地方莫在下,
听不见猪叫的地方莫在下。
闻得着阿爹汗味的地方来,
闻得着阿妈奶味的地方来,
闻得着家中烟味的地方来,
闻得着灶中香味的地方来!
回来——回来——
(自答或他人答)
回来啦——回来啦!
这是过去广泛流传在漾濞彝族自治县的瓦厂、蛇马、入鹤等地的彝族拉罗巴母亲为自己小孩叫魂的主要内容。由于没有文字记载,仅口头传承,免不了有许多版本,但大同小异。本人所翻译整理的主要根据小时候母亲给我们几个兄妹多次叫魂,潜移默化,使我熟记于心。近日回乡,提及叫魂,有邻居酒后重复背诵,激起我翻译记录的欲望,经过适当的增补或删减,稍作艺术加工,促成此文,供彝学爱好者共赏。
拉罗巴叫魂词有两大类:一类是对精神不振、沉默寡言的儿童担心生病或者死亡,所以为活人叫魂。小孩一般由母亲叫魂,在傍晚或黎明时分,母亲左手抱着孩子穿过的一件衣服,右手拿着一棵冒烟的柴棒(或几炷香),站在台阶上或者门口上高声呼唤着叫魂词。据说母亲叫魂的来历是有个传说故事的。很早以前,有个被抓去当兵的人,因打了败仗,一伙人躲在废弃的瓦窑里。这个当兵人他好像听见母亲在窑洞外面叫他,叫了好几次,他冒着被敌人发现的危险,跑出窑洞,正在这时候,窑洞垮下来,他的战友被活埋了,只有他一人活下来,回到家中,才知道是母亲早晚抱着他的旧衣服叫唤着他,才捡回他这条命。成年人叫魂是要请毕摩诵经的,严重的还得抓生替死。另一类是为死人叫魂,这是死人埋葬一年后,在清明节前,请毕摩主持叫魂仪式。毕摩的叫魂词很长,有唱有说,几个小时才能结束。
叫魂是彝族先民在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原始社会所形成的一种习俗。古人认为一个完整的人,要同时具有精神与肉体两个方面。人精神的一面,在宗教或修炼界来讲叫人的原神(即魂魄),人物质的一面就是人的身体,摸得着看得见的物质体。人的原神存在于肉体之中,一般在心上或大脑之中。人的一切行为靠原神来主宰,没有原神的身体就是一具形尸走肉,就如太平间里的死人。
科学,是近代才传入中国的,近代以前约5000年的中国历史,是没有科学这个说法的,中华民族也同样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叫魂亦称“喊惊”、“喊魂”等。旧时中国流行于全国大多数地区。古代认为:“人有疾病将死,魂魄离散,须招魂以复其精神,延其年寿”,因而,有“招魂”“叫魂”之俗。
家中的小孩子若无故的出现精神萎靡、连续生病还在夜间时不时吵闹的情形,其解释就是这个小孩子的“魂”给丢了。魂丢了自然要找回来,虽说,中国各地各民族“找魂”的具体方式不尽相同,但是,都有一个统一的称呼那就是“叫魂”。
最常见的一种叫魂方式就是由母亲拿着孩子的贴身衣物,在其孩子平常经常玩耍的地方来喊叫,喊出孩子的名字,然后说跟妈妈回家。有一些地方还得有人配合母亲,给她答话道:回来了!
近代广东东莞风俗,在檐下、床头或受吓的地方,烧几支香及冥纸,将孩子衣服在火焰上方前后摆动,手拿菜刀或剪,在地上拍响,再将米粒撒向四方,口中呼喊:“东方米粮,西方米粮,南方米粮,北方米粮,四大五方米粮。某月某日某某(小孩名)童年来归啊!请到九天玄女、接魄童郎,返还某某魂魄来归啊!”等等。
上海朱家角地区,则以小孩的年纪月生(八字)写在红纸上,置于灶台,纸上放一碗水,并点香烛叩头。然后取一个斗,遮以包袱,点火寻觅灶脚下的蟢蛛,并连喊“某官归来!”直至找到二三个蟢蛛,放在斗中,捧至小孩枕边,边走边喊,放下蚊帐后毕。
叫魂今天的人看来是荒诞不经的封建迷信,对于古人来说是他们架构他们世界观的一大部分,因为在那个“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年代里,太多的事情是人无法解释的,所以这种最原始也是在下层民众间流传最为广泛的叫魂习俗,就成了他们无助时的寄托和幻想。
孩子受惊吓后,即使大人不去叫,“魂”也不会掉,第二天或最多隔几天,孩子自然会好。假如“魂”真掉了,又岂是你叫得回来的?“叫魂”只是表达了大人对孩子的关心和寄托。在孩子方面,通过“叫魂”这件事,他或她就会想,我家里人是很喜欢我,关心我的,心理上会得到极大的安慰,逐渐会忘却这件不快之事;如果孩子受惊吓之后,大人不闻不问,甚至骂他,那么孩子的心理就会深深受到伤害,并认为大人讨厌他,从而会对父母或其他家人产生仇视。因此,“叫魂”能使孩子更热爱父母、家庭。孩子和家人之间建立起一种健康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幼儿人格的健康发展。
中华民族很早就注意到了幼年经验对人的个性和心理疾病均有重大影响。从心理分析的角度讲“叫魂”,幼儿时期受到的心理创伤,如果当时没有及时有效地治疗,可能会影响他的人格健康发展,这种创伤的影响会潜伏在他内心深处,可能导致成为日后神经症疾病的根源。
孩子和大人在认识水平上是有很大差别的。所以幼年期心理创伤并不是出自成年人的评判,并非以成年人的体验为标准的,而是从儿童眼里看的,是幼儿的自我评价,有些事在我们成年人来看是非常幼稚可笑的,在幼儿眼中却非同寻常。被狗吓了一跳,对大人来说,根本不会当一回事,在小孩心里,却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中国自古便有“三岁看七岁,七岁看终生”的说法。幼年的创伤经验若当时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就会被潜抑到无意识中成为日后患病的症结或根源。
“叫魂”是用一种儿童化的语言,以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叫魂”这种民俗现象,剔除其不合科学的成分,并发展,便可把它转化为一种科学的儿童心理治疗方法了。这样对于受到意外惊吓的幼儿,我们可以采用请幼儿父母或幼儿最信赖的人,站在儿童的角度,用一种儿童化的语言,科学地来解释这类事件,并辅以最亲切的安慰,以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并且在日后遇到同类事件时,不但不怕,并知道如何去应付。如果所受创伤程度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辅以较轻量的药物治疗。或找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以消除健康人格成长过程中的绊脚石。
如今家乡父老,有人生病,先到大医院诊治,如果没有查出病因,或者没有疗效,便在不耽误治疗的前提下,再着手请毕摩叫魂,名曰:“神药两解”。个别人已被医院“判处死刑”,但通过“神药两解”,还奇迹般地活着。如此多年来也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民俗——叫魂。
如今,扶贫攻坚决胜全国,随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已吹响,彻底改变了过去缺医少药的现象,绝大多数人不再相信叫魂,有病就往医院赶,照样延年益寿,孩子们再也听不到母亲“回来回来”的呼唤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