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为什么没说,让商汤让步的人是谁?|史记次元殷商世代006

撇开《史记》次元之外的一切因素,继续讲在《史记》的故事。商汤的实现了史记里有一次朝代的更迭,一个王朝的崛起建立在对另一个王朝的否定的基础之上。可以视为革新。我们仍然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一个新世代的带来充满期待,即便是它更像是走入另外一个轮回。但是,在《史记》次元里,我们对这个新崛起的王朝并没有太多的期待,甚至是否还期待着它能更快地跳过去,去迎接一个新的世代呢?

006

夏桀在一场突然发动的战争中战败,《史记》中没有记录他是否组织过有效的抵抗,就被商汤的大军击败。他逃跑了,并在懊悔中死去。“桀走鸣条,遂放而死。”并且死前说了后悔没有在夏台杀掉商汤的那句话。在他的内心里,可能认定了商汤是个扮猪吃老虎的虚伪骗子,他怎么就轻易地相信了商汤呢?这一段故事记录在《夏本纪》里,为的是表现德政对抗暴政的胜利。从一开始,商汤和夏桀的角色就被设定成为历史的对立面,然后可以用结果来证明,他们谁是错的,谁是对的。

夏桀是否在战争中做了俘虏呢?《夏本纪》里是说他被放逐而死。作为一个傲慢自负的君主,他未必会给对手这样的机会。在《殷本纪》里,记录更为简单,“桀败於有娀之虚,桀奔於鸣条,夏师败绩。”夏桀打了败仗,然后就逃跑了。他一逃跑,夏王朝算是彻底完了。但战争还在继续,即使到了这个阶段,仍然有抵抗势力做最后抵抗,三嵕,他们是夏王朝坚定的支持力量呢?还是不愿意屈服于商汤的武力呢?不管怎样,他们倒霉了。此时的商汤是不允许反对力量存在的。“汤遂伐三嵕”,结果是缴获了大量的财宝,都系统整理后收归了国库,数量足足记录了一大本子。

这说明虽然靠德政的美誉名声在外,最后还是要用武力解决问题。在这一点上,我们也许对于商汤的期待过于理想化。毕竟他更愿意把自己的人设定义在“武”上,“於是汤曰:‘吾甚武’,号曰武王。”这是否意味着,商汤其实是一个更崇尚用暴力解决问题的男人?虽然此时的他应该老大不小了,他仍然愿意做一个充满荷尔蒙的男人。但是好像在《史记》次元里,人们并不希望一个勇武的男人统治世界。

商汤是对自己的“德”更满意呢?还是对于自己的“武”更满意呢?他一定对这次漂亮的战争结果满意极了,也是对自己的“武”满意极了。天下平定了,他站在曾经属于夏王朝的土地上,宣布他的到来和征服。他想过要将一个曾经存在过的朝代彻底抹去吗?可能是有的。

“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

作为夏王朝的统治者夏桀已经被打败了,那些跟随夏桀的死忠力量也被一一剿灭了。历史不会再给他们再一次翻盘的机会。那么是否再也进行一次彻底的否定呢?进而完全否定夏王朝作为一个世代存在的价值。这应该经过一次深入的讨论。在《殷本纪》里的这句话非常有意思,它像《史记》里的很多表述一样,一半是非常清晰的,另一半又非常含糊。

一方面,商汤的意思是非常明确的:他们既然已经打败了夏桀,而且取代了夏王朝,在对于夏社的存留问题上,他的主张是彻底取代的。这其实非常符合他给自己设下的人设。本质上他更是一个武人。

另一方面,到底是谁否定了他的决定呢?这个矛盾严重吗?在这句简单的记述里,恰恰没有提是谁提出了反对意见。但是“不可”这个反对意见来得坚决而且不容反驳,更重要的,这成了最终的决定。

《殷本纪》写到这里,你会发现这是对商汤的第一次否定,而且是他在战争中取得了最终的决定性胜利之后。有一个声音说,事情不能全都按照你的意思办。这是谁的反对意见呢?“不可”这简单的两个字之前,缺乏了一个明确主语。很有可能这是一个一致性的反对意见。如果他们不支持,商汤这事没办法办成。

这件事被郑重记录下来,意味着这件事的重要性。也说明夏社本身有它特别重大的意义。它仅仅意味着对一个旧王朝的尊重吗?还是要延续什么文化上的价值呢?还是说,被商汤灭掉的夏王朝其实也是一个无法被彻底否定的存在?即使商汤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仍然无法把这个旧王朝彻底丢进历史的角落里去。

当然,我们也可以更温和地理解历史,这件事可以解释为商汤认为这个意见更好,最终选择采纳了这个意见。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折中和屈服,商汤其实并不愿意,有些事他一个人说了也不算。

我们好像并不愿意理解为殷商王朝建立之初,在内部已经在根本性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这件事甚至最终不得不以一篇《夏社》以文字约定下来。它意味着在商汤集团的内部,依然存在着相互限制的力量。这种冲突会在接下来的几代人里持续存在,也可能意味着激烈的较量。司马迁有意模糊了这种力量吗?

好了,商汤征服并取代了夏王朝,以胜利者的姿态班师回朝,回到了自己的国都亳。废除了夏王朝的政令。应该是按照惯例,夏王朝仍然保留有一片他们自己的封地。殷商帝国算是宣告了自此平定了天下,商汤也成为诸侯拥戴的天子。

为此商汤发布了针对诸侯的《汤诰》,意思是说让那些诸侯们好谨慎地好好做事,不然呢?你们不要怪我。这个意思在《殷本纪》的这段记录里重申了两次:

予乃大罚殛女,毋予怨。”另一句是说:“不道,毋之在国,女毋我怨。

这算不算赤裸裸的威胁呢?

当然啦,在同一篇《汤诰》里,还肯定了大禹和皋陶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同时还提到另外一个名字:“后稷”。“三公咸有功于民,故後有立。”这是一个有趣的伏笔,因为后稷将会在这个历史次元里成为一个重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