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蒙元入侵前夜的杭州到1981年的北京|汪燕辉 ·早茶夜读611

611| 读城记2020

👆一定要开音频👆
从蒙元入侵前夜的杭州到1981年的北京

文/ 汪燕辉

70后,NGO从业者

庚子读城,渐入佳境。在充满不确定的大时代,寻得偏安一隅的心灵树洞,感恩备至。

本月主题“城与市”,主题书是法国知名汉学家谢和耐的《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刘东译本,定价30元。可惜遍寻各处已然断货,咬牙出手107元,在某书店购得二手书一本。拿到手,见薄薄一册,暗自腹诽,值回书价否?晾置书架多日,读友品评文字已然放出,顿悟交稿日期临近,遂每日一章,徐徐品评。

果然是好书一册!

仅就导言一章,便觉字字珠玑。作者立论鲜明:中国文明变是主旋律,同法兰西文明类似,面临抉择的重大当口却是“奇异而飘忽不定的”,因此对中国的有效论述必须明确时间和地点。本书的讨论范围是:南宋王朝末年(1227-1279)的杭州地区。

重大历史事件即蒙元入侵即将发生,杭州地区的百万居民如何度日?作者的结论是:“直至兵临城下之前,杭州城内的生活仍是一如既往的优哉闲哉”。他细致入微地研究了这一现象,作出一个置信度颇高的假设:南宋崩溃的真正原因在其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本质当中。但南宋末年的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做蛮夷之邦”。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是:“城市中心和商业活动的突出发展”。

要淋漓极致的展现上述特征,考古发现的实证材料先天不足,“丰富已极的文字材料”是研究者的宝藏。辅以宋代画家们虽主观但写实的画作、马可波罗元代写就的追述性游记,使作者旨在复原真实的努力有了接近极致的可能。

接下来的每一章,用拍案叫绝描述比较合适——哇,八百年前的杭州妥妥的一个百万人口发达大都市啊!从城市管理层面:户籍制度、廉租房、消防队、垃圾处理机制、自来水管道、鸡鸭鱼肉米面粮油供应系统、会所、宴会服务、游船服务,样样俱全。且其服务水平之高怕当下的同行也望尘莫及。举个例子,服务大户人家的宴会系统由“四司六局”组成,四司:帐设司、茶酒司、厨司、台盘司;六局:果子局、蜜煎局、菜蔬局、油烛局、香药局、排办局。做个兴许不恰当的比喻:当下小县城政府班子配置也不过如此吧?其后作者对杭州士农工商等社会阶层进行了分析;对衣食住行、一个人从生到死会发生的大事小情、四时节令、宗教庆典、休闲时光、文学艺术等方方面面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现。

作者认为,“生活方式与隶属于它的思想观念有着微妙而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也是我们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原因。作者试图对13世纪中国人的特点做普遍总结,但这一总结首先要将传统对国人的影响明晰。他认为:“在中华帝国占统治地位的秩序乃是一种道德的秩序,专制国家可将这种秩序一步步地强推到最小的社会单位——独立的家庭。在一个人的私人生活和他的公共生活之间,以及在他对家庭的责任和他对国家的责任之间,并无任何确定的界限,这种现象乃基于中国政治的观念——道德和政治是一回事。”中国的成功在于“发现了一种手段,能以最少的直接干预去统治最大数量的人民。此中最关键之点在于:应当在最小社会群体的水平上维持统治秩序”。

根据中国道法自然的思想传统,“宇宙秩序乃是自发适应之总体符合的最终产物”。因此没有法则上的问题,任何事物都是实例和影响的问题。因为自然是没有法则的,它是靠不断传递的影响而活动的。“在天人之间占统治地位的和谐是确实存在的”。如果真能实现这种和谐,人们就不会体验到任何类型的内在冲突,因此“形而上学的忧烦和焦虑”对于中国式的精神是陌生的。呜呼哀哉,我也希望能达到作者描述的和谐之境啊!

作者认为中国人普遍接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的观念,因此宽容忍让和相信人类天性,成为中国人最突出的道德特点。既然宇宙是由平衡而不是冲突构成的,人类行为亦如此,这是13世纪中国人的普遍观点。作者敏锐的捕捉到中华帝国和西方对此看法的差异。我想,当时磨刀霍霍的蒙元和当下的西方世界与中国人普遍认知的差异也还是一样的吧?

进一步阐释中国人气质的复杂性,作者认为,“与对于秩序、平衡和正面价值的钟爱以及对于社会生活之有益的信念恰成对照的,还有种种具有无政府性质和神秘性质的倾向。中国人气质的另一面是抑郁、疯癫和病态的……宗教神秘主义和审美直觉就是中国非理性主义的两种形式。”我能想到的例子,大概就是用好了是米芾似的书痴,用不好就是各种暗黑的邪教。

作者总结了13世纪中国人的几点特征:比其先人更善感更浪漫;显示了某种好奇心和扩大了的视野;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谦恭有礼富于幽默感,注重生活的趣味和交谈的艺术,行为举止上更加的自由随意而较少矜持拘谨。总之他们是“中华文明所曾经产生出的最精巧和最有教养的人格类型”。表现出来就是:“能自然而然的自我约束,且生活中充满了欢乐与魅力。对事物的细枝末节有极为敏锐的感受”。哎,难怪很多人都想穿越回宋朝!对于这样的人格类型自己又何尝不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谢和耐说:“我们所描绘的中国人的形象看上去是如此的人性,连同其矛盾和放纵一起,都是如此的贴近我们,如此的似曾相识,以至于我们简直要被引得要忘掉一切把他们和我们区分开的东西了;后者包括他们的天人观念,他们的希冀,他们的思想轨迹,他们特殊的感受性——总而言之,是所有属于他们本有文明的、被包容在他们自己之中的东西。”

谢和耐

我不知道他说的我们是谁。但作为本书的一名读者,我被他描绘的13世纪中国人的形象所打动,可以说激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民族自豪感。而这样的细节、这样的结论,由一位法国的汉学家告诉我,更加发人深省。

因此读过此书之后,我做了一个尝试,想学习谢和耐的研究方法,照葫芦画瓢,以1981年7月到11月间,母亲写给父亲的八封家书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从中管窥四十年前,北京普通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权当给反映1980年代中国时代特征的素材库添一点轻如鸿毛的材料吧。

1981年5月,在京郊密云山区当教师的母亲查出乳腺癌,6月11日、30日分别做了两次手术之后,暂时回到京郊朝阳小红门的娘家修养,并接受后期的放疗和化疗。父亲一年前从河北省承德市鹰手营子石灰石矿调回密云县水泥厂上班,暂居于密云县城老城墙根下,一个大杂院里一间不足10平米的小屋,月租金为5元。那时我哥八岁,在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牌坊小学上二年级。我五岁,跟在妈妈身边。这是父母婚后九年两地分居的延续,聚少离多,书信是他俩惯常的联系方式。八封信,母亲写于1981年7月23日到11月18日之间。谈论的都是鸡毛蒜皮的日常小事,用母亲的话说:“我都不记得了,你看它有啥用!”而我却觉得它们异常珍贵。

看起来那个年代衣服真是头等大事,在母亲的信里着墨颇多。第一封信总共五段,母亲用一段讲述了给父亲和哥哥各买了一条裤衩,“黄色的,比较薄,凉快,共计3.5元,不要布票”。并叮嘱父亲不要再买,信的末尾还提醒:“咱们箱子里的衣服有功夫晾一晾,别让虫子咬了。”第二封信里跟父亲交代,让他回山里老家帮母亲取一条黑色的裤子。第三封信让父亲把我的棉衣送来,母亲要跟姥姥学做棉衣。第五封(9月18日)的信提及,母亲从密云回城路上冻得够呛,穿上了毛背心尼龙衫。还跟父亲索要一件工作服给姥爷穿,因为姥姥本来要给姥爷做一件黑色上衣的,可是因为五舅筹备婚礼把布票用完了,姥爷只有一件衣服了。第六封信言及母亲要给父亲做条裤子,请父亲把灰色隐格的旧裤子带来做样子。

关于食物,提的也不少。第二封信就嘱咐父亲“那袋打开的麦乳精你喝了吧,注意自己的身体”,在第四封信着重谈及食物,主要是母亲病后需要补充营养,听医院大夫说王八和麝香可以抗癌,让父亲给搞点儿,另外再在密云买些比城里便宜的水果、核桃。第五封信让父亲买四五斤白糖,是五舅办喜事儿要用。第六封信最后一句说“看鸡蛋好也可以再买点来”。第八封信,母亲要携姥姥、我们哥俩回密云继续养病,嘱咐父亲“粮食多买点儿,听说要涨价”。

住可是最为头疼的一件事儿。这八封家书的主旋律之一就是讨论我们一家四口如何安置。因为病情,母亲萌生了举家调动回京的想法。因此第二封信中就向父亲表示:“我的意见是首先应弄到公房,咱们先有个定居之地。如调动对要房有利也可以”。第四封信嘱咐父亲:“要房是关键,我想你光和李领导说还不行,要把分房有关的领导人物都找遍了,取得他们的同情和支持。如果房子合适我就回密云化疗(化疗要2-3年)。生活在你的身边,咱们互相照顾。所以房子的事儿你盯紧着点儿。”在此期间母亲带着我和哥哥住在姥姥家,当时五舅还没成家,我们六口人住在一个院子里,不过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因此在第五封信里,虽然转述了大舅劝母亲放宽心的话,但母亲还是继续鼓励父亲“密云的房子给你你就要,在我没调京之前,家还是要安在那里”。终于,在第八封家书,母亲写到“家里人听说咱们分到了房子都很高兴”。

这个房子就是我的第一个家——在密云县城白河西畔,一排排簇新的红砖平房中的一个小院儿。1981年底到1986年夏,我在这里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不大的小院,正房两间,倒座半间房是厨房和杂物间。院里没有卫生间,公共厕所设在胡同东口。正房的外间大概20平米,算是客厅,放着一对儿父亲手工制作的沙发和一个书架,一张写字台,还有一个快乐牌的高低柜。1982年父亲搬来一台12英寸的三洋黑白电视机,放在这个高低柜上。我们家算是胡同里比较早买电视的了,女排姑娘夺冠的转播画面我没有印象,但宋世雄的声音绝对是从这台电视机里听到的。黑白的《米老鼠和唐老鸭》也是在这台电视机上看的。

冬天屋里要生炉子,占据着客厅的一半空间。还有一张双人床是给哥哥和客人睡的;里间有父母的双人床和我的单人床。有一幕我至今都记得,夏日午后,微风吹拂着纱帘,我睡不着,悄悄地把收音机放到最小音量,被父亲一声断喝:“不睡觉,干嘛那!”

院里剩下的地儿,除了走道就是空地,被勤劳的父亲栽瓜种豆,用攀缘的丝瓜和冬瓜搭出一片凉棚。丝瓜成熟时节,父亲会摘下最长的丝瓜和我比身高;大大的冬瓜在架子上从夏长到秋,小小的我每次走过总担心架子会不会被压塌。在这一小片土地上,我完成过自然课的作业——种向日葵和花生。

回到谢和耐,他说:“生活方式与隶属于它的思想观念有着微妙而不可分割的关系。”引申开来,每一个中国人生活的日常都是时代特征的某种反映吧?

1981年的母亲,一个山村教师,终于和一个矿山工程师在临近四十不惑的年纪,结束了近10年的两地分居,给自己一双儿女一个安定的家。他们把青春奉献给了山区教育事业和矿山开发事业。他们在两地书中关于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的点滴日常生活的讨论,正折射出那个时代中国人的艰苦朴素、善良正直、隐忍担当等优秀的精神特质。

本期读城主题是“城与市”,杨早老师说,我们怕是要用这一年来回答:“城市是什么?”到目前为止我的回答是:城市是生活在这座城里,万千个体,日复日一,用生活组成的交响诗。高楼大厦,市井小巷,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所有的所有汇聚在一起就是属于你我的城市。就生我养我的北京而言——这里是姥姥的北京,是母亲的北京,也是我的北京。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下次再见啦!

今晚二条

“有个汪曾祺,将来必大有成就”

汪曾祺逝世23周年

希望大家看完了,觉得不错的,
能顺手点个“在看”,感恩。
再有个“转发”,
让更多人看到,就更好了,爱你们。
都是勤快人,一起加油吧。

往期

TAN

回顾

为什么中国人没那么反感封城?|钱不好赚的时候,你卖过尿吗?| 当沦陷成为日常生活……| 当你在讨论一个城市时,你的参照物是什么呢?| 自由,野蛮又文明,这就是临安| 南宋的临安:地球上唯一人口过百万的城市| 车如流水货隆隆,谁人不动容?| 焦虑、规劝与分裂:临安一面 | 穿越回去,会吃得精致,拉得卫生吗?| 从蒙元入侵前夜的两个小人物说起 |如何在危机下安顿身心 | 宋代社会变化的根子源于“杯酒释兵权”?| 蒙元入侵前夜的王惟庸日常生活| 从“浪漫天涯”到“彩云之南” | 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沦陷区日常生活点滴|

欢迎大家

如果您也有兴趣一起来讲故事,或是聊聊关于阅读、关于书籍的事情,欢迎把文字稿和音频发给我们。

读不孤,必有邻。

要求

1·稿件以1500字左右为宜

2·手机录音即可

联系邮箱

viabewater@163.com

本期编辑:白水

早|茶|夜|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