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的秘密

动机的秘密

作者:李广生

在昨天的文章里我曾说学习动机是几乎所有教学理论普遍关注的问题,但实际应用这些理论的教师却表现冷漠。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动机来自于外部刺激,如惩罚和奖励。教学艺术的全部内涵就是应用这些手段对学生进行刺激并维持其在刺激下产生的动机。
人本主义并未全面否定行为主义的主张,但他们提出了更有说服力的、人们更乐于接受的观点:动机来自于人的内在需求。需求是多方面的,也是多维度的,如生理性的需求、社会性的需求、文化性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尊严的需求等等。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并激励这些学生本来就有的需求,从而形成一种动力,即产生动机。
建构主义调和了两派的对峙,它承认外部刺激对动机形成的作用,也承认内在需求的满足是动机的源泉。它的观点是:动机存在于人与所处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也就是说,它承认外部刺激和内在需求的同时,也指出这二者的局限性。教学的能动性因此得到拓展,教师有了更广阔的可为的空间,比如创设适宜的环境等等。
一线教师的冷漠并非不清楚动机的重要性,几乎所有的教师都知道想学和爱学是决定学习成败的关键。但两种极端的观点影响了他们对动机的态度。
一是认为激发动机是一件轻而易举的的事情。奖励和惩罚是他们惯用的方法,一个从正面、一个从反面促进动机的形成。除了发小红花、当众表扬,或是罚抄写作业、当众批评,好像再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即便有所创新也是在奖励和惩罚的前提下进行形式的调整,比如不奖励小红花而改奖糖果了,不罚抄写作业而改罚打扫卫生了等等。动机的形成要是真的这么简单该多好啊。
二是认为动机是某种神秘的存在,可遇而不可求,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无能无力。影响动机的因素确实非常复杂,动机的机制似乎也很神秘,同时还具有极大的个体性特征。一句话、一个活动、一个主题可能让一些孩子产生极大的兴趣,而另一些孩子可能会无动于衷;那些本来带着浓厚兴趣的孩子可能随着学习的进行兴趣消失;那些本来没有兴趣的孩子可能逐渐培养起兴趣。自我认知也是影响动机的重要因素。自我认知高的学生学习动机更强,他觉得自己能够胜任学习。自我认知低的学生恰恰相反,他们因为害怕失败而逃避学习。与教师和同学的亲密关系也会对动机产生影响,一个友好的支持的人际环境常常能够孕育强烈的学习动机。确实很复杂,但真的是一团乱麻无从下手吗?
“生命课堂”认为,既不能把动机看得过于简单,努力摆脱“胡萝卜”加“大棒”、“小红花”加“抄作业”的局限,寻找并尝试更多的可能;也不要把动机看得过于复杂,认为教师无能无力、是学生自己的问题,进而采取“无为而治”的方式。
影响动机的因素虽然复杂,但我们可以沿着各条线索,像警察探案、探险者寻宝一样,找到它的核心所在。因为“生命课堂”一直恪守对生命的高度尊重,所以我们认为动机的核心在于人的需求和追求。
需求和追求主导了人类大部分活动,学习也不例外。“不为什么而学”并不是没有目的和需求,而是把它们内化为一种自觉、成为个人的一种追求。基因没有把知识传递给我们,但把需求保留下来,所以从我们一降生开始就在需求的指引下学习。婴儿吮吸乳房、吞咽食物正是满足饥饿的需求的学习成果;为了满足认识更广阔的世界的需求,也许是获得更丰富食物的需求,他们学习爬行、步行、奔跑。如果他们认为自己不再有新的需求,学习也就停止了。
个体的需求与所处环境存在着互动关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改造。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得到促进,也会受到阻碍。通常人们会认为复杂的环境有助于儿童学习,但如果复杂程度超过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因此带来的恐惧感和无力感往往会断送学习。
希望以上分析让我们形成这样一个思路:在促进学习动机这项工作中需求是核心、环境是关键。对教师的启示则是:在开始学习之前要思考,这个学习——既包括学习主题也包括学习方式——能够满足或激发学生哪些方面的需求,如何创设优化学习环境以支持需求的满足。
在上一节课或教授一门课程之前,你想过这个问题吗:如果学生问我为什么要学它,你怎么回答?你也许不知道,学生心中已经有了一个答案,但可能是模糊的。你的答案与他的答案有多大程度的一致性,你的答案能否对他的答案产生积极的影响,将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
今天暂且进行到这里,明天继续。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