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教研:真正的语文之痛痛在何处?

车载教研:真正的语文之痛痛在何处?

作者:李广生

黑色天籁缓缓爬出地下车库,一副没睡醒的样子。

秋日的清晨,给人以萧瑟之感。一片黄叶飘落到车窗上,心形,叶脉清晰可见。驾驶汽车的教研员犹豫一下,没有开启雨刷。一叶知秋,这一片落叶不正是季节的信使吗?而且它注定要离去。用不了一会儿,因为车速的加快,或是楼后一股莫名其妙的风,这短暂的相会便宣告终结。它被碾碎成尘,他则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在他们各自都不是很长的一生中,这次相会是如此的偶然,这次分别是如此的决绝。

“既然如此,就让它多呆一会吧。”教研员心里想。

“昨天你说到专家盲点,”语文教师突然开口,“我还在琢磨。”

“琢磨什么?”教研员。

“盲点,”语文教师沉吟片刻,“似乎并不是专家的专利。面对这个奇妙的世界,每个人都是摸象的盲人,每个人的认识都不可避免地带有片面性和局限性。”

教研员:“这也应该算是常识,但也是经常被忽视的常识。正因为如此,很多人把偏见当成真理、把误解当成理解。”

语文教师:“在世界面前整个人类更像是长不大的孩子,虽然一知半解但天真的以为自己无所不知。”

教研员:“也许我们没有资格谈论世界。在人际关系中,是否也存在类似的现象呢?”

语文教师:“确实如此。人与人之间同样存在着——误解大于理解,偏见多于宽容。”

教研员:“具体而言呢?”

语文教师:“同一事物,不同的人观察视角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价值观不同,得出的结论必然不同。就拿评职称这件事来说吧,有的教师认为无所谓、不争不抢、顺其自然,有的教师却认为是天大的事情,整日里忧心忡忡,搞得自己心力交瘁,甚至不惜做出有辱斯文之举。前者不理解后者为何那么在乎,后者不理解前者为何那么不在乎。”

教研员:“重要性因人而异,这就是所谓的价值观吧。有人认为住什么样的房子重要,有人认为和谁一起住重要。在二者不可兼得时,看不见摸不着的价值观帮人们做出抉择。但这不是我们探讨的主题。如果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缩小,集中于师生关系,在学习这件事上,他们存在隔阂吗?”

“这个问题好!”语文教师立即回应,“教师经常高估学生,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当学生的表现与自己的期望差距较大时,他们往往迁怒学生,指责或埋怨,甚至痛斥,因此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教研员:“为什么教师会高估学生呢?”

“哦,让我想一想……”片刻后语文教师说,“也许是经验不够丰富吧。”

教研员:“从你犹豫的口气可以看出,这个答案连你自己都怀疑。在我看来,恰恰是经验过于丰富才导致这一问题。但我所说的经验特指学科经验而不是教学经验。就教学经验而言,我认同你的结论。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精通学科知识,更要精通教学知识。”

语文教师:“可以把你说的学科经验理解为某一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吗?”

教研员:“这个解释恰如其分。教师通常是某一学科的高手,他们拥有相应学科的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也可以称他们为这个学科的专家。正因为如此,很多问题在他们看来轻而易举就能解决,简直不能称之为问题。他们误以为学生也是如此,所以常常惊讶于学生的表现——这么简单的事情怎么做不好吗?还会对学生产生误解——我看不是你不会做,而是你不想做!事实上对教师来说真的很容易,对学生来说真的不容易;他们真的不是不想做,而是真的不会做。”

“看来这就是专家盲点,”语文教师说,“作为专家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眼中的易事却是别人眼中的难事。”

“此为其一,”教研员继续说,“还有一些教师,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依然会高估学生。”

语文教师:“这就奇怪了,既然意识到了专家盲点,为什么不能克服呢?”

教研员:“专家就像老司机,运用知识和技能的熟练程度如行云流水一般,已经到达了自动化的水平,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调用那些知识、做出那种反应。有人问一位成功避险的司机,为什么在那一刻他突然左打轮然后右打轮并迅速踩下刹车。司机说不出来,只回答是本能反应。新手司机也有本能,但根本做不出这种反应”

语文教师思考一会说:“我懂了。专家盲点一方面表现为不知道某件事对别人的难度,另一方面表现为不知道它难在何处。”

教研员:“你总结的非常全面。教师高估学生,一方面表现为让他们完成超出其能力的任务并指责他们不能出色完成任务。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无法为学生完成复杂任务提供关键性的支持和帮助。任务的复杂程度越高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越多。完成任务既需要单项知识和技能非常扎实熟练,又需要对它们进行恰当的整合、无缝的对接形成综合能力,同时还要清楚应用它们的场合和条件。我刚才提到的老司机,看似本能的反应中包括诸如刹车、打轮等单项技能,还包括一边打轮一边刹车这样的综合技能,更重要的是依据现场情况迅速做出判断选择使用哪种技能的知识和能力。以上三方面——熟练的单项技能、有效的整合技能、丰富的条件性知识,在处理复杂任务中缺一不可。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如果教师不知道难在何处,必然无法提供有效的帮助。一味鼓励学生使劲想、努力做,给他们一个一定能够成功的虚幻的许诺,则是一种变相的高估。这种做法不仅效率低而且会消磨学生的学习热情,实际上还是专家盲点在作怪。”

语文教师:“我感觉你是在提醒我,要努力成为学习的专家,洞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帮助他们克服从而获得成功,而不仅仅是学科专家。”

教研员:“希望你不要以为这是我好为人师的表现。语文学科成绩提高缓慢,语文教学低效、少慢差费等问题长期受到诟病,可能便与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有关。天天让学生读,并告诉学生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但读这一综合能力包括哪些单项技能呢,似乎大家都不清楚。而这些单项能力不过关,就像让连打轮和刹车都不熟练的新手司机上路一样,当然读不好文章,更不要说读整本书了。”

语文教师:“你一下子点到了我的痛处,我想为自己辩解,但也承认你极具洞察力。我们常说学生基础差,但确实不清楚差在何处。阅读和写作都存在这种情况。所以我们经常性的盲目的补,就跟给衣服打补丁一样,有的地方补丁摞补丁,但有的地方还露着肉,把好好的语文变成了一件乞丐服。”

教研员:“真正的语文之痛就在于不知道痛在何处,因此滥用止痛药,伤了语文的元气,痛未止,病愈重。”

语文教师:“单项技能、综合能力、应用条件,这三者为一整体……”

教研员:“我更希望你把它们理解为连续体,先是熟练的单项技能,然后是流畅的综合能力,最后是丰富的条件性知识,这样一路走来语文能力就能达到精熟的水平。其他学科也是如此。这并不是我的发现,相关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语文教师:“你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学生不喜欢写记叙文?他们的经历够丰富、眼界够开阔、表达也不成问题、想法也不少,按理说能够写好记叙文,但很多学生不爱写也不敢写。按照你的说法,我想有这几种可能:一是单项技能不过关,也就是描写、叙述、抒情、联想的基本技能不扎实。二是综合能力缺乏有针对性的练习,比如有的孩子文笔不错,但写出的文章还是稀里糊涂。三是对记叙文这种文体的表达能力认识不够,他们不知道记叙文同样能够讲述深刻的道理。不同的学生可能表现不同,还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教研员:“很高兴你能意识到这些,进村了,我们的讨论暂告一个段落吧。”

村头种植大片绿化树木,姹紫嫣红,甚是好看。小时候,这里是农田,大片的麦地,麦子收割完了是玉米,此时正是玉米收获的季节。

虽然很好看,但仍觉得可惜。好看真的那么重要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