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佳原创】那些有趣的大师(三)

1

蒋梦麟

北大52周年纪念,傅孟真(傅斯年)说:”梦麟先生学问不如蔡孑民(蔡元培)先生,办事却比蔡先生高明;自己学问比不上胡适之先生,办事却比胡先生开明。“

蒋笑着对他说:”孟真你这话对极了,能以他们两位是北大的功臣,我们两个人不过是北大的功狗。”

左起:蒋梦麟、蔡元培、胡适和李大钊

蒋梦麟上任之初,即叮嘱文、理、法三院的院长:“辞退旧人,我去做;选聘新人,你们去做……放手去做,向全国挑选教授与研究人才。”

蒋梦麟说自己平生做事全凭“三子”:以孔子做人,以老子处世,以鬼子办事。鬼子者,洋鬼子也,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做事。

蒋梦麟代理校长时,北京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北大学生牺牲数人。蒋梦麟为此悲愤无以复加。当时悼念北大学生的追悼会由蒋梦麟主祭,说到动情处,在众人面前不禁放声大哭。

2

沈兼士

沈兼士,中国语言文字学家,章太炎弟子。

北大全盛埋藏,名流云集,时有“五马”、“四陈”、“三沈”、“二周”之称,“三沈”即沈兼士与其兄沈士远、沈尹默三人,他们同在北大任教,同为北大评议会成员,当时在北大被称为“沈氏三兄弟”。

沈兼士讲课时,总是闭着眼睛讲,同陈寅恪先生讲法一样。到下课时,才睁开眼睛,走出教室。

在《三松堂自序》中,冯友兰讲了一件沈兼士讲哲学史的趣事——

给我们讲中国哲学史的那个教授,从三皇五帝讲起,讲了半年,才讲到周公。我们问他,照这样的速度讲下去,什么时候可以讲完。他说:“无所谓讲完讲不完。若说讲完,一句话可以讲完。若说讲不完,那就永远讲不完。”

1924年北大《国学季刊》同仁合影。左起:徐炳昶、沈兼士、马衡、胡适、顾颉刚、朱希祖、陈垣

1922年,清室曾经经济困难为由,欲将由沈阳运抵北京故宫的文溯阁《四库全书》盗售日本人,且价已议定,为120万元。此事被当时的北京大学教授沈兼士获悉,立即致函民国教育部,“竭力反对,其事遂寝”。

沈兼士先生,曾兼任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馆长多年。文献馆的档案管理工作,就是在他的指导下开始的。七七事变北平沦陷后的第二天,沈兼士就不再去文献馆工作了。

当时敌伪在北平组织了“治安维持会”,主持文教的是汉奸周养庵。周派人请沈先生出来仍主持文献馆的工作,被先生拍案拒绝,把来人赶出门外,并说:“我饿死也不给日本人工作。”

日寇侵华的最猖狂时期,辅仁大学有学生喜欢收集先生的作品。沈兼士先生就写了副楹联送给该生。因当时写的是甲骨文,学生不认识。后来请教专家,才明白对联写的是:九有无人御虎兕,万方今日竞龙蛇。

九有即九州,也就是中国的国土。虎是猛虎,兕原指犀牛,这里用为野牛的意思,指日寇。上联讲的是九州大地沦丧,一任虎兕横行,竟然无人能驾御。下联则指二战,整个世界都在龙蛇相争,天下大乱了。这要是日本方面有人认出来,那可是掉脑袋的事情。

沈先生真了不起!

沈兼士于1947年8月2日因脑溢血病逝于北平,葬于京西福田公墓。在他的追悼会上,金息侯先生亲笔撰写的挽联是:

三月纪谈心,君真兼士,我岂别士;

八年从抗战,地下辅仁,天上成仁。

如实地概括了沈兼士坦白厚道、济世爱国的一生。

3

胡小石

胡小石是金陵书坛的泰斗。在南京,可以走到哪儿,吃到哪儿,无须付钱,因为南京的名家名菜馆都有他的墨宝。

胡小石钟爱弟子,授课之余,常邀学生数人,或是去城南城北几个老字号茶馆品尝佳肴,或是去清凉山扫叶楼饮茶品茗,或是到夫子庙秦淮河畔小摊上吃“油氽豆腐干”。作为一个“美食家”,胡小石推重“饮食文化”,更陶醉于和弟子、友人饮酒赋诗、纵论文史的氛围。他曾不止一次讲过:“平生有三好,一好读书,二好赋诗挥毫,三好东坡肉。”

胡小石在授课时的板书,十分讲究用笔、结构、布白,点划撇捺,遒劲高古,人称“一绝”。学生一边听讲,一边欣赏着先生高超的书法艺术。

1961年5月作校庆学术报告时,胡师示意要更换板书。有位同学上前擦黑板,突然台下响起一片“不!不要擦!”的喊声。一时间,那位同学手持黑板擦楞在台上,惘然不知所措。原来,前来听讲的师生实在不忍擦去如此精妙的板书。胡师见此情景,不禁莞尔一笑。

胡小石以走路为喻,分析唐代文学的演变发展方向——

初唐文学是走在长门闾巷;盛唐文学是乘着高车驷马在通衢大道上奔行,旁若无人,壮阔无前(尤其是李、杜二公);中唐文学有的是在园亭中休息(如大历十才子),有的是爬山,走险峻的羊肠小道(如韩、孟、贾),有是则是在大平原上兜圈子(如元和诸公);晚唐文学是离开陆地走水路,舍车而乘舟了(小令和词应运而生)。

学生请教“格”和“律”的异同,胡小石作譬云:“格可变,律不可动。就好比每人脸上都有两眼一鼻一口,这便是不变的律。但每人的眼口鼻都有长短、高低、大小之分,这是可变的格。”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学教授的生活也较清苦 ,胡家曾多日不尝肉味。一次,保姆设法买到一点肉,剁成末子,煮成肉糜粥。胡师闻香至,既惊讶又兴奋地说:“猪兄、猪兄,久违,久违。”

4

刘文典

刘文典在西南联大讲《文选》课,不拘常规,别开生面。上课前,先由校役带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便一边吸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有时他是下午的课,一高兴讲到五点多钟才勉强结束,人称刘“俨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

有一次,刘文典上了半小时的课使结束了上一讲的内容,学生以为他要开讲新课。这时,他突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原来,下个星期三是阴历五月十五,他在要月光下讲《月赋》。届时,校园里摆下一圈座位,刘文典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生动形象,见解精辟,让听者沉醉其中,不知往返。

刘文典教学生写文章,仅授以“观世音菩萨”五字。学生不明所指,刘解释说:“观,乃是多多观察生活;世,就是需要明白世故人情;音,就是文章要讲音韵;菩萨,就是救苦救难、关爱众生的菩萨心肠。”学生闻言,无不应声叫好。

刘文典讲课时,吴宓偶尔也前去听讲,而且总是坐在最后一排。闭目讲课的刘文典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望向后排望,然后问道:“雨僧兄以为如何?”吴宓则照例起立,一面点头一面回答:“高见甚是,高见甚是。”

5

梅贻琦(右二)

梅贻琦

梅贻琦个性沉静,寡言、慎言,叶公超用“慢、稳、刚”三个字形容他。

西南联大校园内曾经流行一首打油诗,其中有“大概或者也许是,不过可是不见得”两句,形容梅校长公开演讲时喜用不确定的语气。

其实,梅贻琦平日不苟言笑,却极富幽默感和人情味,有时偶发一语,隽永耐人回味。当某种场合,势非有他发言不可,则能款款而谈,畅达己意,而且言中有物,风趣横溢。赵元任夫人杨步伟便敏锐地发现:“月涵(梅贻琦,字月涵)与元任都有慢吞吞的诙谐习惯。”

清华校史专家黄延复,在比较广泛地材料收集和研究的过程中,一直抱着“苛求”的心理,搜寻人们对梅贻琦的“异词”或“谤语”,却迄无所获。

清华人对梅贻琦孺慕情深,像听戏的人对梅兰芳一样入迷,是另一种梅迷。

6

陈寅恪

陈寅恪每次讲课,开宗明义就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讲过的,我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陈寅恪对弟子要求极为严格:“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从我之说即是我的学生,否则即不是。将来我要带徒弟,也是如此。”

当时的清华文学院长冯友兰,学问不可谓不高,学术地位不可谓不尊,在清华也历任系主任、文学院长、代理校长等职务。但每回上《中国哲学史》课的时候,总有人看见冯友兰先生十分恭敬地跟着陈寅恪先生从教员休息室出来,边走边听陈先生的讲话,直至教室门口,才对陈寅恪深鞠一躬,然后离开。“这个现象很使我们感觉到冯先生的谦虚有礼,但同时也让我们感觉到陈先生的实在伟大”。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学生聚会,陈寅恪作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南海圣人再传弟子”,意思是康南海(康有为)是梁启超的老师,而这帮学生又是梁启超的学生。下联是“大清天子同学门人”,意思是王国维在南书房行走,在某种意义上是宣统的师傅,你们呢,就是宣统弟子,与天子是同学啦!

7

晏阳初

晏阳初常说:“3C”影响了我一生,就是孔子(Contucius)、基督(Christ)和苦力(Coolies)。比较具体地说,是:来自远古的儒家民本思想,来自近世传教士的榜样和来自四海的民间疾苦和智能。

在法国战场,晏阳初从汉字中选出一千个常用字教华工识字,后来创办了《华工周报》。数月后,晏阳初收到了一位华工写的信,这位华工为了表示对晏阳初的感激,决定捐出他三年来在法国战场上冒着生命危险积蓄下来的血汗钱365法郎。

这封信改变了晏阳初的一生,他说:“我去法国,原是想教育华工,没想到他们竟教育了我。”他决定:“立志回国以后,不做官,不发财,把我的终身献给劳苦的大众。”

1920年,晏阳初回到中国,他的第一站是上海。1922年,晏发起全国的识字运动,号召“除文盲、做新民”。在长沙,他的声势做得很大,把整个城市都动员起来了,许多普通的劳苦大众——洋车夫和小徒弟,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第一次有机会走进课堂。

当时没有钱,靠的是那个时代的理想主义和热忱,教员都是义务的,长沙的一百多位义务教员中就有青年毛泽东。后来,有外国人写毛泽东传记,说是在那个时候毛受到了晏的影响,开始觉悟要真正地打到民间去,而且方法要简单、要经济、要实际。

在北京时,张学良以出八百万大洋支持平教为条件,邀请晏阳初任东北的行政院院长,被晏拒绝。于是,张把晏的助手关进监狱。待晏赶到时,发现他的助手正在教狱卒识字。其影响之众之深,可见一斑。

1943年,哥白尼诞辰400周年之际,美国百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代表,评选晏阳初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之一,与晏并列的有爱因斯坦、杜威、奥维拉.莱特、亨利.福特等。晏阳初,是获此殊荣的惟一亚洲人。

8

陈望道

陈望道说:“一个人,如果要在事业有所成就,需要七分学者气,三分才子气。学者气长到十分就会呆,才子气长到十分就会浮。”

陈望道是1949年后复旦的第一任校长,是复旦新闻系的实际创始人。

20世纪40年代,复旦新闻系讨论“系训”,有教授提出“打成一片”,立刻受到同学的欢迎,觉得一是通俗易懂,二是强调新闻记者和人民站在一起,三是这口与从延安传来的。眼看就要举手通过了,陈望道却提出“好学力行”四字,认为这才是新闻人更根本的要求。最后,陈的提议获得通过。

陈望道反过轻浮、呆滞,因此他要学生“储蓄中活泼”,“活泼中稳重”,还将自己办公室交与学生管理,让他们玩闹和读书,给以充分自由,只要不触犯校规。

9

1908年赵元任小影(16岁)

赵元任

赵元任是是中国语言学之父,“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曾编过这样一个故事: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食时,始识是十狮,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1916年(24岁)在哈佛大学读博士研究生时所摄

赵元任到了世界任何地方,当地人都认他做“老乡”。

二战后,他到法国参加会议。在巴黎车站,他对行李员讲巴黎土语,对方听了,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于是感叹:“你回来了啊,现在可不如从前了,巴黎穷了。”

后来,他到德国柏林,用带柏林口音的德语和当地人聊天。邻居一位老人对他说:“上帝保佑,你躲过了这场灾难,平平安安地回来了。”

赵元任1962年(七十岁)所摄

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巡回讲演,赵元任当翻译。每到一个地方,他都用当地的方言来翻译。他在途中向湖南人学长沙话,等到了长沙,已经能用当地话翻译了。讲演结束后,竟有人跑来和他攀老乡。

赵元任告诉女儿,自己研究语言学是为了“好玩儿”。淡淡一句“好玩儿”,背后藏着颇多深意。

1980年 赵元任 (88岁)为自己的著作 A Grammar ofSpoken Chinese 中译本作序

10

汤用彤

任继愈先生曾说:“汤先生几乎讲授过旧大学哲学系的大多数课程。1934年,我考上北大,汤先生为一年级讲授《哲学概论》,这门课讲得生动深入。如果能把这类听课笔记整理出来,很有出版价值。据我所知,汤先生教学的讲义,学生听课的笔记,如果把其中一部分搜集起来,数量相当可观。”

汤用彤撰写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获得最高奖。他却满脸不高兴,负气嚷嚷:“多少年来都是我给学生打分数,我的书要谁来评奖!”其“迂”至此,举世无双。

汤用彤四十年代在北大教书时,傅斯年曾请他兼一个办事处的主任,每月送一份薪金。可当发薪时,他却如数将薪金退回,说:“我已在北大拿钱,不能再另拿一份。”

钱穆谈起汤用彤时便感叹不已,赞之云:“纯儒之典型。”

使人类进步的最好方法,是自己前进。

【山佳原创】穆旦:信仰在空中飘扬

【山佳原创】曾昭抡:江水无语东流去

赵萝蕤:静水流深处,幽兰有静思

本文由佳易博览出品

公众号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和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有些文章在推送时因某种原因与原作者联系不上,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0)

相关推荐

  • 沈尹默:我和北大

      我是在1913年进北京大学教书的,到1929年离开,前后凡十六年,其间所经历者,所见闻者,诸如新旧之争,内部倾轧,蔡元培之长校与离职,蒋梦麟之长校, "五四"运动之于北大,等等 ...

  • 曾经的大师校长们: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

    西南联大是我国高教史上最杰出的一所学校.它璀璨耀眼,虽然只存在了短短8年,但它的故事一遍又一遍地在传颂,学者们一次又一次地在研究它成功的奥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北平沦陷.位于北平的北大 ...

  • 【山佳原创】一代史学大师雷海宗

    雷海宗,字伯伦,一九O二年出生,河北永清县人; 一九二七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执教于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后更名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担任教授.系主任等职; 一九 ...

  • 【山佳原创】那些有趣的大师

    【山佳原创】那些有趣的大师

  • 钟谋跟扎西大师(三)学预备式和起势(附恩师本篇语录简译)

    视频来自太极虚静 附扎西恩师本篇教学语录(音译): ( 1)预备式的'开胯' 胯是横着开的.横,就是往两边横,裆底下往两侧横.横的地方(是)啥地方?-胯骨这个最大的关节松开往两边撑,就是这个撑开的意思 ...

  • 文学原创 • 《程广群随笔三则》 作者 程广群

    程广群随笔三则 作者  程广群 随笔一< 似曾相识> 我的前世一定也是个人,或者说一定是有平行世界的.因为常常我感觉的场景声音味道似曾相识,抑或早已发生?比如现在,越来越觉得在哪,哪次也是 ...

  • 亚锋原创诗歌丨家(三首)

    家(三首) 文/亚锋 之一 这边站着爸 对面站着妈 天上明月照 身边开百花 爸说 你真好看 长得像朵花 妈说 你也挺好的 像个大傻瓜 两人笑哈哈 爸和妈 建起了一个家 再往后 有了一帮娃 之二 前边走 ...

  • 【诗梦撷英】*精品原创*朗诵的美诗三首。

    诗梦撷英第95期 空间因你而精彩 玫 瑰 编者按: 我在这永远等着你来,让我们一起相遇,相识,相知,相守在诗梦撷英,欣赏唯美的文字,聆听美妙的歌声.以微笑面对世间沉浮,分享阳光,品味诗意生活.让心灵放 ...

  • 【西散原创】张爱平作品 | 渔趣三章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小鬼,跟我下河去啵?&qu ...

  • 馨月原创:技术分析(三)抛物线是独行侠

    天相投顾数据统计显示,三季报的2714只权益类基金中(开放式股票型.开放式混合型和封闭式股票型基金),股票资产持仓占比71.58%,较二季度末的70.71%略提升了0.87个百分点.这也说明市场的主力 ...

  • 全国原创童谣赛(第三窑)//“猕猴桃”同题童谣总决赛开始投票

    发现好童谣,凸显好作者! ( 贵州修文猴哥果业  赞助) 评选规则 本期全国原创童谣赛以"猕猴桃"为题进行创作,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作者102件原创童谣.经第一窑.第二窑初选,选出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