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的动机研究生成研究文本研究传播研究和延伸研究 | 杨早·早茶夜读236

236丨阿Q正传

杨早金句

这个就像参加一个训练营一样,

大家训练一下,

怎么样去解读一篇文学作品。

阿Q正传

动机研究生成研究文本研究传播研究和延伸研究

文/ 杨早

大家好,欢迎收听早茶夜读,我是杨早。

到周六了,我来担任一下这个点评的职责。相信大家一周以来,已经看了五篇谈论阿Q正传的小文。在我看来,这五篇合起来,特别能够反映一个文学作品解读和研究的整体感。我先跟您掰扯掰扯。

比如说,首先是彭江河那篇谈“三无的阿Q”,实际上这个是叫做作者动机研究,也就是去探讨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小说,他是怎么写的,他在写的时候希望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比如说鲁迅希望达到效果是:阿Q不要是一个专有地域的专门名词,也就是说,鲁迅并不想开地图炮,他希望阿Q可以被视为一个中国人国民性的化身,为大家所理解。

第二篇是绿茶的“孙伏园出趟差,就把阿Q给出死了”,这个可以叫做“生成研究”,也就是作品在写作、发表、传播的过程当中,到底受到了一些什么因素的制约,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下,形成现在的风貌,以及有些什么样的因素会影响到小说在我们读者心目中的印象,这是叫做“生成研究”。

第三种,就是文本的“细读研究”,这是以陈童的这篇“每天打阿Q”——打地鼠一样打阿Q——作为代表的,她从文本细读当中抽出了这么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就是“人人都在打阿Q”“人人都爱打阿Q”这样一个细节来分析,然后讨论比如说阿Q的身体被打以后,形成的结果是什么?他的身体在未庄的整体配置当中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所以这是叫做“文本细读研究”。

还有一种就是像梅子酒的,属于《阿Q正传》的传播研究,就是当《阿Q正传》发表以后,它又改编成了话剧,改编成了电影,尤其是改编成电影以后,它的传播度增强了,它在这个传播过程当中损失了什么?保留了什么?不是有句话说:“唯一不能翻译的就是诗本身”,诗歌是最难翻译的,小说其实也具有本身的多义性,作为视觉语言的话剧啊电影啊,可能都会把它给单面化,会给观众一个比较确定的结论,而这个确定结论,很可能会伤害小说本身的丰富性,再加上如果主创者自己又带有主观色彩,很可能就出来的东西已经南辕北辙。所以这种传播研究,也是作品研究当中很有效的一种方式。

最后说到像邱小石写的土地庙的问题,阿Q去哪儿住的问题,这个属于小说的“延伸研究”,就是我们从小说里面可以挖出一些元素,这些元素可以延伸出去,对小说描写的地域啊,背景啊,时代啊,人物啊,进行一些更深层次的挖掘和了解。洞婆说“太远了,太远了”,其实远不是问题,关键是你要能够自圆其说。这是洞主的大本事,什么都能拉到主场来打。

所以这五种研究方法,体现在这五篇小文当中,大家觉得是不是很厉害呢?而且,每一种方法,当然是一篇小文不能穷尽的。我看了以后都特别受启发,还有很多可以挖掘之处。

比如说作者动机研究,其实还可以考量的是,虽然鲁迅希望阿Q不要有那么强的地域色彩,但是鲁迅也说:假如给阿Q戴一顶瓜皮小帽,那么他就不是阿Q了。他必须要戴一顶毡帽不可,也就是说,阿Q从穿着到性格,他其实带有浙东农民的特点,这个特点肯定不是山东或者东北人的特点,也不会是更南方的广东啊福建那里的特点,它带有浙东农民特有的一种鲁直。而这种特点怎么样跟这个中国国民性的问题能够做一个勾连?我觉得,后面也有挺深的历史文化的路径可以去探寻。

第二种像生成研究,我知道绿茶一直想做中国副刊史的考察,那么副刊史就很有意思,在当时的舆论环境之下,这样一篇文章是怎么被接受的?《阿Q正传》最早是放在“开心话”栏目,大家都当做一篇挺幽默的文章在看,但是后来发现越看越不对,越看越沉重,所以就转到“新文艺”栏目里去了。这就涉及到报纸版面如何去界定作品的性质,然后编辑怎么运作,以及编辑的权力有多大,作者的权力多大,大作者小编辑,小作者大编辑,反正就是这种客大欺店店大欺客,其实在媒体的传播当中也普遍存在。有的时候这种编辑的力量,足以改变整个文学史的进程,不可小觑。还有副刊本身的运作机制,比如当时基本上副刊是由报馆老板包给某个人来办,这种情况下老板基本上是不干涉的,但是如果一旦出现干涉,这个后果就很严重。比如后来孙伏园就是因为晨报副刊取消了鲁迅《我的失恋》这首诗,所以就愤而辞职。从中你就可以看得出来,当时在这种文化权力架构当中,每个人处的位置不一样,所以生成研究也是大有可为。

再说文本细读,当然就更多可能了,是吧?一篇小说,我们读的时候,可能一般是第一次去看故事,但第二次的时候,你就会更多地去看它里面的比如说人物关系,比如说它的结构是怎么样的,以及它里面有没有可能抽出一个元素,跟它同时的、后代的文学形成一个对应的关系。比如说要是我回头来看《阿Q正传》,其实可以考察一下,阿Q这样一个人,他在整个社会当中,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比如说以前有人跟我读过《叫魂》,大家想想《叫魂》里无业的游民产生的社会不稳定,如果返观到阿Q身上,是不是会带来一些新的视角?

接下来说,在传播研究当中,《阿Q正传》登出以后,据说是有位文化界人物,认为阿Q是在讽刺他,为此还引起了一场风波。为什么在传播当中会出现这样的效果?包括后来鲁迅去世以后,萧红在香港也改编过《阿Q正传》,这个剧本现在还有保留。如果分析萧红这样一个东北女作家,怎么改编《阿Q正传》,其实也很有意思,也能够分析出《阿Q正传》在近代中国的接受史。

至于说延伸研究,那就太多了,比如我重读《阿Q正传》的时候,我会去思考说,你看赵老太爷叫阿Q去,不管是打他的耳光,还是问他的赃物怎么卖,都是通过地保。而地保每次又要找阿Q索要酒钱,这个规律是怎么来的?绅士、地保和普通民众之间的关系,是怎么一个存在?从这个结构中间,我们可以分析未庄内含的权力结构,它的行政权力体制的运行。

其实鲁迅这篇小说后面,藏着很深的中国社会的内涵,所以我就说,一篇小说,咱们分头去读,总是能够读出无穷的可能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年要做“小说民国”这种实验的目的所在。

从今天起,我也可以跟大家说,我们也开放周六周日的加入,欢迎大家加入阅读邻居的会员,然后可以向公号编辑投稿。你对某篇作品有什么自己的见解或者读法,你也可以发表出来,然后大家一起讨论。

阅读邻居2019 | 走着瞧,跟着读

点击蓝字,查看详情

这个就像参加一个训练营一样,大家训练一下,怎么样去解读一篇文学作品。

好,今天我就巴拉巴拉说了这么些——我大概就是这么一个碎嘴子教练的身份,以后我也会每周来评述、分析一下本周的五篇文章。

这就是今天的早茶夜读。

「阿Q正传」

2019.3.18~2019.3.22

作为“三无”产品的阿Q | 江河

阿Q如果活在当下,能住在哪里?| 邱小石

孙伏园出趟差,把阿Q出死了 | 绿茶

阿Q上了大银幕,还是阿Q吗? | 梅子酒

没事儿打打阿Q,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 陈童


重要通知

本号从明日起

将逐步移至

公众号“读邻”发布

也就是原“阅读邻居”哈

阅|读|邻|居

读不孤    必有邻

微信号:yuedulinju

大家扫码关注起来

大家扫码关注起来

大家扫码关注起来

当然

近期,两边将同步更新的

扫码购课

关注早茶夜读,从此阅读有谱系

每晚9:30,不见不散

本期主题

祝福

下期主题

孔乙己

上期主题

本期编辑: 白水

早|茶|夜|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