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理性的误解

新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的理查德·塞勒教授,他的研究和2002年诺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属同一领域,被称为“行为经济学”。

这个分支对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提出挑战,认为人并不都是理性的,很多时候是非理性的,这个理性假设本身不成立,所以传统经济学对很多现象解释不了,要用我们新的行为经济学来解释。并在研究过程中引入了很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试验方法,指出人们会因为很多的心理因素导致非理性行为,得出一些看似很新奇的结论。

行为经济学对“理性人”的批评,在我看来更多的是打了空靶。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中,“理性人”是一个基本的假设,它的意思是人们会在有限的条件内趋利避害,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益。

也有老师引用哲学家斯宾诺莎关于理性的定义:“理性是在正确认识全局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行动”。认为人在很多时候都是非理性的,倾向于肯定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但如果按照斯宾诺莎这个定义,恐怕只有上帝才够得上这个标准,现实中没有任何人能够达到这一理性标准,这个定义近乎于说人要知道全部信息才行。

很多人把“理性”等同于“正确”来理解,把人们基于预期所选择的行动进行划分,达到了目标就说是理性的、正确的,没有达到目标就说成是非理性的,不正确的。

需要注意的是,“理性人”,这是一个“假设”,是一个研究的出发点。我们并不需要去验证这个假设本身的真伪,正确与否。重要的是,我们基于这个假设之上,是否能够发展出一套完备的理论体系,准确地解释人们的行为。

在这个假设之上的理论体系中,推导出来的理论是否有解释力,是否能够解释现实世界,这是关注的要点,而不是假设本身。

就像几何中有欧氏几何和非欧几何,基础假设不一样,整个理论体系也随之改变,但都有各自的应用场景。日常生活中更常见的是欧氏几何,但到了量子力学、地球表面研究、航海航天等领域,非欧几何则应用的更多。

经济学与几何类似,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理性人的假设,只要能够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一整个解释模型,能够解释现象,经得起考验,就可以在江湖上有一席之地。

比如奥地利学派并没有使用理性人的假设,而是以“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作为基本公理,研究行动和结果、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因果关系,由此构建了一整套严密的逻辑体系,可以很好的对一些现象做纯精准的解释或预测。

但行为经济学目前仅仅是对传统经济学中的这个假设提出了质疑,辅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他们认为的“非理性行为”,主张市场失灵,呼吁有关部门出手矫正市场的不足。这是他们的方法或套路,但并未由此构建出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实际上,当你一会儿认为人是理性的,一会儿又认为人是非理性的,那是无法构建出完备的理论体系的。科学共同体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共识基础上,这个根基在摇摆不定,理论内部经常打架,那就无法一起愉快的玩耍。

说过了,理性人、自私人的假设是否正确,是否符合人的本质特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此上面推导出的分析能够站得住脚,可以被证伪但又经得住实践的检验。

对“理性人假设”的批评,尚可理解,因为人们基于不同的预期、不同的目标,在信息掌握不完备的情况下,完全可能做出在外人看来很荒唐的举动。但从此滑向市场失灵,呼吁干预,那就更有问题了。

以股市为例,追涨杀跌是最常见的行为,但假如你真这样操作,这通常赚不到什么钱,十有八九还在亏钱。有些高手反其道而行,别人恐惧的时候他贪婪,别人贪婪的时候他悄悄退场,反而有可观的利润。在赚到钱的高手看来,追涨杀跌看上去是很不理性的,但该不该组成专家团或者成立某个部门来指导人们如何炒股,保证人人都赚钱而不亏钱呢?显然不可能。

“市场失灵”、“市场并非全能”这种论调很常见,好像这里贴个告示该用市场,那里贴个告示就不该用市场。

但真相是,市场本身并不是由哪个人、哪个具体部门构建出来的,而是一种基于自愿、自发的交易现象。它的逻辑出发点是两个人之间的物物交易,再后来从两个人扩展到三个人、四个人……无数个人之间的交易,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出了货币、金融等诸多辅助手段。

说“市场失灵”,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市场是某个机构、某个部门设立的机器,机器总会有失灵的的时候。但真实的市场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一个形成之后我们才观察到的现象和机制,并不是一台人为制造出来的机器。

下图是林毅夫教授透露的诺奖经济学奖的评选规则,从经济学引起关注和热度角度看,诺奖还是有用。从纯粹对知识的追求角度看,其实不必太在意诺贝尔经济学奖,真知灼见还是要经过历时的考验和淘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