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树,甘肃张坝古村,“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在这生活近百年
中国国土广袤丰富,文化博大精深,在这片土地上散布着千千万万古老村落。这些被大自然环抱的村落,至今仍然保留着昔日的淳朴和静谧,亦是千百年来人与自然融洽相处的遥远记忆。
『 久 居 樊 笼 里、复 得 返 自 然 』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一块块石板砌成的山路,曲折蜿蜒,从大团鱼河边一直通向古老的村庄,木架结构的老屋、块石堆砌的房基、粘土碎石构筑的墙体、青瓦铺盖的屋顶,院子错落有致,花草树木茂盛,果树遍布全村。
这里
保留了传统的农耕生活
充满着浓郁的田园气息
流传着古老的民间故事
犹如世外桃源
这里
是令人向往的一块宝地
充满了诗情画意
『 陇南市武都区琵琶镇张坝古村 』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从上空俯看,张坝村的房屋,形成了一个吉祥的汉字“寿”。自然天成,耐人寻味,充满了传奇和遐想。
追求幸福与美好,是张坝村人们永恒的梦想,深入血脉,日月同行。
地址:张坝村(距离武都区琵琶镇政府6公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线路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张坝古村落,地处西秦岭与蜀川之间,隶属武都区琵琶镇管辖。境内沟壑纵横,河谷通达,气候温润,林密草盛。
千百年来,张坝人世代在这里生息繁衍,传统的农耕生活、浓郁的田园气息、古老的民风民俗,静静向人们诉说着千百年的故事。
张坝古村不仅是陇南地区典型的乡土聚落,也是甘肃省聚落形态保存最完整的传统古村落建筑群之一。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村子周围山形皱褶起伏,村落平缓,山上土层较厚,适宜植物生长与农作物种植。村子背山面水,坐西朝东,于山腰处沿等高线纵向布置,由沟谷分为南北两段。
村前有“大团鱼河” 流过,村民曾靠小桥与对岸相接,现存一颗千年菩提树守望着古老的观音庙。古廊桥、铁匠铺、民俗馆、28户旧民居是守望乡愁,再现传统农耕文明的活化石。
游客接待中心、陇南传统民居泛博物馆、产业馆是略缩陇南优秀传统特色民居和地域特色产业的展示地;整村是甘肃省完整保留的最具有完整形态的古村落。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 姜维北伐 观岷山定琵琶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姜维,过阴平,经秋坪寺,天雨阻行,暂住此地。一日,登山拜佛,观其岷山,形若琵琶,故改“秋坪寺”为“琵琶寺”。至此,琵琶寺之名一直延用至今,琵琶镇也因此而得名。
琵琶本地及张坝居民倾囊为蜀汉大军提供粮草给养,姜维感其民风淳朴,遂拨军费,供其修缮家园。古村后有一石头寨,曾发现有羌族人遗留的石刻……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 湖广填四川 祖先创基 』。村中先祖乃元末明初“湖广填四川”移民时,从湖北麻城、孝感等地迁徙于此。最初共人家八户,五十二人定居此地。观此地依山傍水,河谷通达,宜耕宜渔,便修筑屋舍、开荒坑田、修建寺庙,繁衍后代。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到了明中期,张坝村最早移民族长张承祖,从军途中由江南带来的一棵小菩提树苗,现已长成根深叶茂、盘枝错节的大树,任700多年寒来暑往、云淡风轻。 至今菩提树高达三丈之余,仲夏花开,香溢四野。现在,这棵菩提树已成了张坝村人精神源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 张 坝 古 村 前 身 』。据记载, 嘉庆年间,张仪后裔张朝虎(绰号贼王爷)、张朝祥二人胆识过人。张朝虎弱冠之年孤身出门,东入少林,西进西藏,历时八年练就了一副好武艺、精医术。偶偷盗于达显宦官之家,劫富济贫,救死扶伤,造福百姓,深受敬重。其后裔张朝祥弱冠后为人豪爽友善,被委任官吏,为官刚正、不徇私情、为民做主。随后,组织民众请风水师择新址,起名“杨土坝”,乃张坝古村前身。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张坝村民居是典型的陇南木架子房原型,四合院建筑结构,多依山而建,既拥有北方建筑的恢宏高大,又融合了江南民宅的精雕细琢,院落布局合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现存的28户老旧宅院,纵向分布于大团鱼河东岸二级台地和坡地上,依山傍水,负阴抱阳。在漫长的农耕岁月里,一代代的村民在这里守望相助,继续建设美丽家园。
房屋为上下两层,正房三到五间,厢房、厨房、杂物房各具功用,中间院子的两边是台阶,院门位于一侧;房基是就地取材的石头,上面是黏土与碎石夯实的土墙,防寒保暖;房架全是山上的木头,耐用结实;房上一色的青瓦也是村上的小砖窑烧制,让整个村落散发着素朴之美。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古村的居民建筑的独特之处就是采用穿斗式木结构梁架,这种结构的最大优点就是“墙倒屋不塌”,极大地减轻了地震等外力对房屋的危害。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这些房子中,木雕和石雕丰富厚重,极具审美意趣。木雕多用于门窗隔扇、二层栏杆,窗格多用棋盘、龟背锦等图案,个别有如意格并配鸟兽花卉或什锦嵌花,相隔而望,含蓄清秀;雕则多用于台阶柱础,以刀为笔、以石为纸,方寸之间尽显优秀传统文化之厚重。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古居老屋中
火塘的吊锅
依旧燃烧者乡土生活与农耕文明的温暖
经久不息的水磨坊
仍在诉说着过去村民的四季轮回
无数先民走过的石板路
似乎又在村落昔日的时光中一步步丈量
……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张坝是古老的
附近出土的柳叶剑
闪烁着巴蜀文化璀璨的光芒
琵琶寺依然印记着三国时
蜀国大将姜维驻守此地的勃勃英姿
……
张坝是新生的
在陇南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
在“陇蜀之城”丰富宏伟的文化构想中
新建的张坝村
交通发达、环境优美、村民幸福祥和
婆罗树下游人如织
小桥流水,更有情韵
让人流连往返,留住乡愁
张坝是永恒的
得益于完整活态地保护、开发和利用
成了甘肃向南开发的桥头堡
如今的张坝古村
看得见历史,留得住乡愁
成为集中展示陇南传统农耕文化的“活态博物馆”
也成为陇南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次创新实践
焕发了无限的勃勃生机和新韵
……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