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提出“用笔千古不易”,是历来书家必参之公案。我们前文谈到,宋高宗所倡导“五体通变”谨守“笔法核心”的书学见解,是赵孟頫此理论之渊源。同时,这期间150年左右的时间,宋末元初书坛的真实现状,又是赵氏宏观视界所及,并深恶痛绝猛烈批评的不堪现实——
宋朝苏轼、米芾、黄庭坚三家突破唐人字作正局之法,强调意造和变形,掀起了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次大变革,后世称为“尚意”书风。有宋一代,各路书家多在苏、米、黄三家点画中讨生活。
据统计,学米字的有蔡卞、曾纡(昨日已刊《过访帖》)、米友仁、吴琚、王庭筠等人。学苏字的有苏辙、王巩、汪藻、李纲、苏过、范淳、张征等人。
宋高宗就曾经身体力行学过黄字,而且学得神形兼备、惟妙惟肖。马宗霍《书林记事》中提道:高宗“初作黄山谷字,故天下翕然学黄字。后作米南宫字,故天下翕然学米字。”帝王对于书法家的偏好,从积极方面说有推动书法普及的作用,但同时限定了一种模式,消极影响很大。
高宗从师法徽宗直接转向黄庭坚,自此“始为黄庭坚书,今《戒石铭》之类是也。”老臣郑亿年悄悄禀报高宗,说伪齐傀儡皇帝刘豫也在学黄庭坚字,他担心今后可能会与御笔“相乱”,高宗“遂改米芾字,皆夺其真”。
南宋一百五十余年,可以称述的书家或多或少受苏、米、黄三家的影响,想跳出这个圈子而卓然名家的一个也没有,普遍的水平因为规规矩矩的模仿而显得拘谨呆板。三家掀起的“革新”书风开始走下坡路,一方面模仿剽拟,了无神采,另一方面变本 加厉,怪力乱神。宋高宗本人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他在《翰墨志》中指出:“然喜效其(米芾)法者,不过得外貌,高步阔视,气韵轩昂,殊不究其中本六朝妙处酝酿,风骨自然超逸也。”姜夔在《续书谱》中感叹道:“近代山谷老人,自谓得长沙三昧,草书之法,至是又一变矣。流至于今,不可复观。”朱熹在《晦庵论书》中严厉批评:“书学莫盛于唐,然人各以其所长自见,而汉、魏之楷法遂废。入本朝来,名胜相传,亦不过以唐人为法。至于黄、米,而欹倾侧媚狂怪怒张之势极矣。”以上引用的三段材料,都真实地反映了南宋书坛的状况。宋高宗和姜夔讨论的其实是同一个问题,也就是学米、学黄者“不究其中本六朝妙处酝酿”,只是机械地模仿,学了个大概,并未学到其神髓,所以“流至于今,不可复观”。而朱夫子则更加不客气,批评黄、米“欹倾侧媚狂怪怒张之势极矣”,学他们的这些后辈只会变本加厉,又能高明到哪里去呢?他们三位分别提到了“六朝妙处”“草书之法”“汉魏之楷法”,此三者有什么共同之处吗?他们和赵孟頫推崇的“书法复古”又有什么关系?赵孟頫敏锐地发现了宋末元初书坛存在的问题,在给朋友王子庆的信中写道:自渡南后,士大夫悉能书,纵复不至神妙,去今何啻万万。盖少小握笔,便得曲肖神情。今人童幼学书,为师者皆恶书之人,以及省事,稍欲学古,俗气以渐入, 恶体不可复洗,岂不可叹也哉。深刻地批判了“俗气渐入,恶体不可复洗”的怪象,这是他提出“书法复古”,提出“用笔千古不易”的历史背景。宋代至元初的书家斤斤计较于苏、黄、米三家点画,不推求古人法之所来(用笔),这正是笔法不传的根源所在,也是赵孟頫“书法复古”和“用笔千古不易”立论竖起的靶子。(待续)附注:当今书法圈,流传一篇广为传播的文章《学苏东坡的这些人,个个都成了书法高手》。今人信口狂夸,却不知恰恰是赵孟頫所鄙夷之处。学习书法,不怕不知不懂,却最怕被这些只为获取流量的无知自媒体所误。大家要慎之又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