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怪别人不理解,只怨自己没说清

01

早饭后,我坐下来看书,因为这学期的管理学教材换了新版本,里面有些更新的内容,为了和原版对照着看看,我就请萌萌帮我拿一下旧版管理学教材。

“萌萌,请你帮我拿一下书好吗?”我坐在椅子上对正在玩耍的萌萌说。

“什么书呀?”萌萌问我。

“就是我练字桌上放着的那本厚厚的管理学。”我随口回答。

萌萌转身走到写字桌那边拿了一本书走过来递给我,还没有等她走到我跟前,我就叫停了她,因为我看到她拿的是一本红色封面的书,我对她说:“萌萌,你拿错了,不是这一本中文版的,是那本英文版的管理学。”

萌萌嗔怪地对我说:“爸爸,你也不说清楚,害得我还要跑两次。”

她说得没错,我应该和她讲清楚一下,应该对她这样说:“萌萌,请你帮我拿下练字桌上的英文版管理学。”如果说清楚了,她也就不会拿错了,更不会来怪我了。

很多时候,人往往会怪别人不理解自己,其实不是别人不理解你,而是你没有把事情说清楚,让人无法理解。

02

如何把自己的想法清楚地告诉别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凡是伟大的领导者或是优秀的管理者都具有较高超的表达能力,不论是口头表达还是文字表达,他们都能很好地驾驭。

正是因为表达能力很重要,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在《回归大学之道》一书中提出大学生应该培养七项能力,他把准确而优雅的书面和口语表达能力放在了第一位,建议每个大学生都要够培养表达自己思想和观点的能力。

如果一个人能够准确而优雅地进行书面和口语表达,在与人沟通中就会减少误解。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多半与沟通不畅有关。文学大家林语堂曾经说过:“ 在这个世界上,哪怕是最美、最真、最纯的爱,缺少了沟通,也会出现失误;在这个世界上,哪怕是最美、最真、最纯的爱,人与人之间一定要不断地做沟通的工作。”

林语堂所说的沟通工作,不仅是要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还要让别人能够理解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就以为别人一定会理解,而这恰恰是沟通失误的原因所在。

萧伯纳曾经说过:“沟通最大的障碍就是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已经沟通过了。”记得当年我在中学做教师的时候,我在课堂上把一个简单的知识点讲了两三遍,我自以为学生应该都能掌握了,也就不再讲了。然而等测试的时候,我却难过地发现很多孩子根本回答不上来,因为他们并没有理解我教授的内容。

后来我向老教师们请教,他们告诉我说:“你不要把孩子们想象得和你一样能够立刻理解这些内容,你觉得很简单的内容,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很难的。不要怕麻烦,要一遍遍地重复讲,只有讲多了,他们才能掌握。”

当时我并不知道这背后的机理,只是按照老教师的经验去做,教学效果也提升了一些。后来,我在斯蒂芬·罗宾斯的《管理学》上读到了一句话,我才明白为什么要反复地讲,因为“人要想真正理解一些新信息,起码要听七遍才行。”

然而,你在和别人沟通的时候,有时讲了七遍也照样没用,为什么呢?因为沟通中会出现各种噪音,就是各种影响沟通的障碍,使得沟通的效果不尽人意。

03

沟通中的干扰因素很多,有信息过滤、信息超载、信息耗损、语言差异、文化不同、情绪影响和防卫心理等。为了克服这些干扰因素的影响,所以就需要不断地进行沟通。

美国通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是一位管理大师,他曾说:“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只有反复地沟通,才能更好地把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让人理解并转化为行动,进而获得理想的效果。

为了在沟通中获得理想的效果,一定要吃透沟通的含义。我觉得斯蒂芬·罗宾斯对沟通的定义特别简单明了,他认为沟通就是意思的传递和理解,也就是说你不仅要把你想表达的意思传递出去,还要确定意思被理解了,才算是真正完成了沟通。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挟持汉献帝围猎时,毫无忌惮地使用皇帝的箭射中猎物,并接受下属欢呼“万岁”。气得关羽提刀要杀曹操,然而刘备向关羽使了一个眼色,关羽就放下了刀。在这个故事中,刘备没有说话,只是用眼睛示意一下关羽,让他不要轻举妄动。关羽看见了,也停止了动作。这就是意思得到了传递并被理解,所以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沟通。

04

沟通是日常生活和管理中不可缺少的活动,也需要技巧和艺术的。为了能够得到好的沟通效果,一定要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表达清楚,否则就不要怪别人不理解自己。

公众号

安享幸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