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异端

一般人看电视剧,总是从头到尾随着剧情发展逐步地知道了结果。我媳妇看电视剧的方式非常独特:她看了第一集之后,就从最后一集倒着往回看。剧情有前因后果,别人关注后果,她却总是对前因充满好奇。别人是怕剧透,她是开始就早早地把结果就知道了。直到最后看到第一集,把所有的前因都解开,电视剧给她带来的满足感一点也不逊色于那些正统的看法。

可以说,她彻底地背叛了编剧和导演精心初心。除了这种看法,她还会从中间开始看起,然后再从两边回到中间。这种人,我绝对和她看不到一起。我们看电视,会问会怎么样,她看电视,不停地问为什么。

我想这和她的学科背景有关系。数学思维在常人眼里更加注重一步一步导出结果,可是,认识了她之后我才知道,数学思维里经常充满了猜测、直觉、跳跃,甚至是想象。猜想,是数学思维中最具有前瞻性的推断,但它是跳跃的,这些主观的东西在我所接触到的数学里是很少出现的。我读研究生时问她一些矩阵的题目,她很快就把答案算出来,可是我问她过程的时候,她很少能给我讲清楚。为此我很生气,觉得这根本就对学生不负责任,或者她就不适合当老师。我问她你能给学生讲清楚吗,他说可以啊。究其原因,我听不懂的可能就是因为我不是她的学生,她没有必要为我负责。

她说,她自己解题的思路和给学生讲题的思路是不一样的。自己做题就是为了效率,怎么方便怎么来,而给学生却是要一步一步导出来,要交代得一清二楚。我问:“那你教课的思路是数学思维吗?”她有些犹豫了。因为她很少像教给学生的那样去思考数学问题。

我不禁做了一个假设。数学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可能是无法深谙数学之道的,或者说是没有掌握数学思维的精髓的。因为靠模仿,是无法逃脱既定答案所规定的宿命的。数学思维必须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探索过程,这里有很多试错的尝试,也有很多逼近的过程,而不全是基于逻辑思维的推论,不是每一次演绎都是要得到确定答案的,甚至有时候连个目标都没有。99%的数学家一生都碌碌无为,而那极少数成功的,多少是有些运气的。她从小数学也不怎么好,可是她现在对数学的敏锐度和兴趣,是我所见到有数学背景的人里面极少见的。她可以说是一个异端,当别人因为数学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智商,拿到学位或参加职业工作之后就很少再去挑战难度了,而她上学期还在为一个统计抽样问题苦苦追寻。这算是一个异端了。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位同学樊,一个极聪明的人。读高中时期,樊几乎不怎么上课,但我见证了他的两次神迹。一次是外语模拟考试,他的阅读理解得了班里唯一的满分,谁都知道,他那点单词量放在班里是绝对的差生了,他是做选择题的高手。我问过他你是怎么做到的,他说跟我解释的道理非常奇葩:感觉对了就对了。这小子几乎不会像我这样一字一句地读原文,而是扫一眼直接选答案。可以说像算卦一样,把出题者那点迷惑人的小聪明全识破了,似乎标准答案就写在卷子上了。他是按照逻辑中的博弈做英语题的。还有一次,有一道数学题老师都认为已经超纲了,直接就跳过不讲了。教室后面我们公认的一些好脑子尝试后都撼不动。另一位同学和樊打了一赌:如果能把这道题算出来,就叫樊一声爷爷。主动打赌的人对时局判断也是何等精微,他确信十拿九稳才会下此赌注。没想到老樊拿着题目,一个人认真地思考了。我发现天才的注意力在短时间集中集中程度超越常人,他一会儿给出了答案。问是不是72(出题人手上有标准答案),问他你是怎么算出来的,他不说,只要求叫爷爷。

以前我一直受到的教育是“一分辛苦一分才”,自从见到这个怪胎,我意识到人的智商是天生的。我再勤奋,智商不会有丝毫变化。

回顾自己的上学经历,以及自己学生的成长,我发现,一些在学校里并不被老师看好的学生毕业后的发展经常要超越那些好学生,包括在专业的学术水平上。我弟弟和我在一个乡村小学上学,从小下象棋就能和成年高手一较高下。我一直是听老师话的好学生,他的成绩却一塌糊涂。写不完作业被赶出教室门罚站,他拒绝就范,拿了一块半头砖砸教室门,如今事业上的成就却远胜于我。我自己的同学在上学期间做了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一个女生,晚上把自己锁在教室里学软件,我行我素,去哪里都是说走就走。现在是某大公司的设计总监;我的一个学生,上学期间打工卖电脑,自己主动留级一年,很多挂科,谁都想不到,毕业后这小子去日本读了硕士,在日本开设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还是一个贸易公司的股东……这些例子不胜枚举。他们共同的特征是拒绝成为流水线的产品,在没有因材施教的机会下,他们自己定目标、自己敢于突破常规特立独行,自己认知评价自己。他们跟随自己的本心,也许是有意为之,也许是无心插柳,完成了自我认知和自我塑造的使命。他们是了不起的。

我并不是说叛逆就一定成才,也并不是说好学生就一事无成。我不禁要问,教育,我们到底干了些什么,他们是否充分地发展了自己的潜能?

昨天,我看到孩子算数学题,70-12,她的得数是68。我看到后就认定这是作业不认真的表现,于是反过来问她68+12等于多少。改过来之后我反思,难道孩子真的是不认真吗?那为什么不写其它得数,而是68,比正确答案多10?

还有一些题目,孩子本来已经算出了答案,可作业要求是必须把计算过程用规定格式写出来。孩子拒绝这样做,她妈生硬地要求她必须按老师的样子来。孩子是认真的,否则她不会算对那些百位以内的加减法。所以,当别人要求她要按照正统的思维模式来,不允许异端的思考和行为时,她非常抗拒。我觉得自己管得有点多了,那么多复杂的题目都算对了,为什么不惜牺牲孩子学习的积极情绪,要纠结于一个简单的错误,为的就是得到老师的一个夸奖,在考试中得到一个好成绩?好在,我很好地保护了她的异端。她除了对玩感兴趣,对分数似乎没多大兴趣,依然我行我素。老师和我说,孩子把她也气得够呛:拒绝承认并改正错误。

独立自主的思考中,犯错是正常发生的事情。如果写文章旁边就站着个查错字的,我想根本就无法保证连续的思考,写文章更无从谈起。

“我不知道天才是如何培养的,但我知道庸才是如何培养的。”不看脸色行事,拒绝相互比较,能抵御外部压力和诱惑,专注于独立的思考,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孩子,只要你在过程中得到快乐,哪怕是为了一个赌注,就不必在乎结果。我为“无用之学”和学习的异端辩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