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亡帝责——神宗危局之:万历五征之北方狼烟(下)
品《明史》《明实录》看天下兴衰。
“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诗句出自杜甫的名篇《曲江二首》。
古代受生活、医疗条件的限制一般人能活到50岁都很不错了,直到民国人均寿命也不到40岁。
可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已经60岁到了耳顺之年的努尔哈赤却向明朝挥舞起了战刀。
这里其实有两个历史谜团一直没有得到解答。
谜团一:努尔哈赤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偏偏在此时对明朝开战?
毕竟这时以叶赫为代表的海西女真并没有被征服,虽然实力不如努尔哈赤可是也能凑得出上万兵力,而且以林丹汗为代表的蒙古族势力也对建州女真虎视眈眈。
可努尔哈赤不顾叶赫未灭蒙古在侧便向明朝挑起了战端将建州置于三面受敌的境地,这并不符合努尔哈赤在统一建州女真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卓越战略部署能力,到底是什么让努尔哈赤铤而走险去招惹明朝这个至少看上去庞大无比的对手呢?
谜团二:《七大恨》到底都说了什么?
做为努尔哈赤起兵反明的檄文,《七大恨》念完后就被烧掉祭天了,而后金当时并没有什么史官制度,因此原版《七大恨》到底写了什么并没有传下来,我们今天看到的《七大恨》很有可能是乾隆时期的版本。
甚至于码字的怀疑历史上到底有没有所谓的《七大恨》这篇檄文,毕竟直接开干才比较符合努尔哈赤的习惯。
其实造成第一谜团的正是第二个谜团,如果真有《七大恨》,那里面应该会说明努尔哈赤起兵反明的原由。
在被海西和蒙古夹攻的情况下人精努尔哈赤却又出兵进攻明朝,这种明显不符合后金的战略利益的行为显然不是他一时脑热为之。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明朝与后金之间已经没法再维持表面的和谐,双方即将要撕破脸了,所以努尔哈赤选择了先下手为强。
而导致努尔哈赤突然起兵的原由在《明史》、《明实录》中皆未提及,实在是奇怪。
毕竟在努尔哈赤造反之前万历一直在给他升官加爵,都加到了明武散官的最高阶龙虎将军,怎么看努尔哈赤和万历应该都还在蜜月期。
努尔哈赤怎么突然没来由地说翻脸就翻脸,海西未平蒙古在侧,显然还不是跟明朝翻脸的时候才对。
难道仅仅是因为努尔哈赤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担心来日不多没法向明朝寻父仇,所以嗨一把管它身后是不是洪水滔天?
可这真不像是努尔哈赤干的事情啊,何况从史料看他跟他爷爷和爹关系也不怎么好,不然他爷爷和爹从古勒寨跑人时,也不会忘了捎上他害得他给李成梁当奴仆了。
总之这两个历史谜团连《满洲老档》都没解释,恐怕会成为两个永远的历史之谜了。
努尔哈赤之所以敢跟明朝叫板,自然也是有所依仗的,那就是后金包括后来的清打天下所依赖的中坚力量八旗军。
不过码字的发觉大家似乎对八旗有一个错误的印象,那就是八旗只是一个军事组织,它的成员都是兵,所以八旗数量就等于后金能动员的兵力。
这是错误的。
八旗首先是一个经济组织,它其实就是明朝的军户制,也是少数民族惯常的生产生活组织形式。
每一个女真(满)族男子满14岁就必须加入八旗,离开八旗的方法只有两种:
一:被勒令出旗;
二:被装进棺材。
所以八旗是女真(满)族男子14岁后一般都会一直待到死的组织,类似于户籍。
八旗的基础组织叫做牛录,有点类似于一个加入就不能自主退出的社区,理论上是300人一牛录。
根据《八旗通志》等记载,八旗牛录共有满洲牛录308个,蒙古牛录76个,汉军牛录16个,一共400个牛录。
所以网传什么萨尔浒后金军10万以上,就是根据这个牛录数简单地乘以一个理论牛录员额获得的。
实际上在努尔哈赤时期肯定牛录数达不到这么多,而且他那时牛录不满编的现象特别严重。
虽然努尔哈赤规定出兵作战时一个牛录最高的动员三分之一,但是根据史料看,八旗历史上最高动员超过了六成,这很可能就是萨尔浒之战。
所以我们不难推算出,后金在萨尔浒之战中能动员的最大兵力应该在五万左右。
前文说过万历老爷子不肯动他的内库银子,向天下伸手要钱凑了征辽军队的所需。
不管怎么样万历老爷子也当了四十六年皇帝,知道这税不能不停地征,于是便命令前方主官尽快开战,目标很明确——努尔哈赤必须死!
前方主官也很懂事,立马给努尔哈赤去了一封招降信然后就大军出动了。
努尔哈赤看到信乐了。
四路明军从哪出发谁是主力已经在信里标明了,那剩下的事情就看后金的士兵能不能跑了。
于是一场古代极其罕见地机动防御作战——萨尔浒之战开始了。
首先打蛇打七寸,直接先对付最近的又是明军主力的杜松部。
杜松这人看传记是一员猛将兄,可是你让他带西路军三万大军那就是坑爹了。
这位是标准的李广似将领,单打独斗冲锋陷阵一把好手,协同作战率领大军别指望他了。
有些人总爱给明朝失败找理由,杜松这的理由是后金兵力绝对优势。
后金的人力账码字的算过了,满打满算5万顶天,能抽出来做机动兵力的也就三万了不得了。
后金的甲士数也证明码字的推算是靠谱的,一共就两万甲士。
也就是说杜松和后金援兵至少是兵力相当的,后金多也就多一个吉林崖的守军而已。
但是杜松之前的布置失误使得自己的军队被浑河分割成了两大块,结果给后金创造了分而歼之的机会,所以明军在萨尔浒战败,将领中责任最大的就是杜松这个没地跑。
三月初一,三万久经战阵的明军边军不到半天功夫就被后金军歼灭,明朝实质上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
三月初二早间,少量后金军在努尔哈赤带领下赶到尚间崖堵截马林的1.5万北路军,马林没有趁后金兵力未集时马上出兵,而是浪费了一个上午才出击。
结果战斗中后金主力赶到,马林仅以身免。
三月初四,东路军的刘綎1万人被努尔哈赤诱到了牛毛寨歼灭,而跟随刘綎行动的2万朝鲜军队(朝鲜出兵多少这个一直没准数,但应该至少一万),很老实地全程做了看刘綎部怎么被全灭的观众后乖乖举手投降。
现在分析这场战争往往都喜欢从明军的角度分析,可码字的却对这场战争中后金军队表现出的素质感到震撼。
后金主力在这四天中奔袭不下200公里,连续三场大战,这教科书般的机动作战足以和飞夺泸定桥一起并列载入史册了。
刘綎
萨尔浒战死的明军将领中刘綎码字的很想给他报个屈,刘綎征缅甸援朝鲜戍青海平播州大小百余战,绝对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将领,比杜松那个二百五当主力军总兵官合适多了。
但是很可惜啊,他是南军出身,虽然战功赫赫可是出征萨尔浒的明军以西北边军为主,所以不存在杜松叫嚣谁都不准跟他抢主力军总兵官位置这回事。
因为没人敢跟杜松抢,西北边军只能西北边军的人带,明朝总兵官制度军阀化在萨尔浒之战主力部队带队将领选用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萨尔浒之战后有一件事尤其值得提出来,就是努尔哈赤对待投降的朝鲜军队的方式,他礼送朝鲜军队出境没有收缴他们的任何装备和财物。
这件事说明他很有政治头脑,所以努尔哈赤还没征服海西女真就突然起兵反明,肯定是有某种原由使得他不得不这么做。
这里姑且码字的猜测一下。
清朝统治者在提及家族的渊源时有一个很大的忌讳,那就是清朝先祖们曾是明朝下属的这个史实。
因为承认这个史实就意味着承认努尔哈赤起兵反明是以下犯上,是反叛。
所以这个原由很可能和这一点相关,因为为当权者讳,所以在史书中被刻意抹消了。
按惯例应该与封贡有某种联系吧。
这一战后世对万历也颇多批评,认为是他不断催促明军进攻,导致明军没准备好就出击,他对战败负有重大责任。
这一点码字的不太赞同,征后金的明军是从各地边军中抽调的精锐,明朝不但是辽东,北方从蓟州到青海的广大战线上都面对着各个北方少民的冲击,这些军队显然不能久驻辽地。
因此这一战万历担的责任不算太大。
对了,还没提这一战明军的统帅呢。
杨镐。
耳熟吗?
不错,就是在朝鲜攻蔚山结果被加藤清正大败的那位。
明朝一向大军多路出兵都会派一个文臣当大军的统帅,这个其实很正常。
文臣统帅主要是协调各路总兵官们,督促他们按计划行事,具体怎么打还是交给各路总兵官自己决定的。
但是这杨镐竟然会把自家出兵路线和兵力分布都给人家写得明明白白也真是一个人才了,他也不想想自己当年在朝鲜是怎么个狼狈样,真是狂的可以啊。
而且明军中最能征善战的刘綎之所以带兵最少,也是因为跟这哥们在朝鲜时闹掰过,杨镐怕他立功所以把他踢到路最远兵最少的东路军去了。
那么打个小日本城寨都能大败亏输的这位怎么又被起用当了大军的统帅呢?
第一:明朝实在是除了他这会已经没有几个有战争经历的大臣了;
第二:杨镐是自己人。
那么这个把杨镐当自己人的又是一个什么组织呢?
我们下篇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