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娃因为这个习惯在幼儿园被冷落!

最近有妈妈留言问我,孩子总爱打小报告,以至于都没有小朋友爱和他玩,该怎么办。
OK在幼儿园的时候,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有一阵去接他,老师总会跟我说,OK很会观察,喜欢把自己观察到的情况告诉她,比如哪个小朋友早操的时候没有做,哪个小朋友刚才没把小板凳放回去,又有哪个小朋友吃饭的时候把虾壳放到另一个小朋友盘子里了......虽然老师话说得挺客气的,但从老师的话音里也能感知到,OK有点太会“打小报告”了。
对于孩子会“打小报告”这个行为,爸妈通常都是这么个心路过程:刚开始时觉得还不错,孩子能来和我们报告情况,说明孩子会观察、会沟通、能及时反应情况,这样也能得到老师的一些关注;但慢慢的会觉得不是回事,一方面其他可能不受其他小朋友待见,一方面次数多了,老师也会疲惫,不可能一直给予热烈反馈,因为她们每天面对班级里那么多娃,要他们每件事给到回应和所谓的正义主张实在也没可能……于是孩子可能会由此失落或者不甘。
那么,爱打小报告的孩子,他们真正的诉求是什么?愿意打报告对孩子而言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或者什么阶段是OK的、什么阶段不适合了?而我们大人又该怎么回应孩子的“小报告”呢?
每个小报告,都是孩子的需求密码
成年世界里,"打小报告"的行为是不被待见的,尤其职场中的“嚼舌根”、“告密”,都是让人相当反感的。
但是孩子的打小报告,还远未上升不到成人世界中的“道德”层面。
在儿童行为心理研究领域有个通识,三四岁的孩子,社交能力正在萌芽,对找小伙伴是十分热心的,他们经常会自觉自愿地加入不相熟小朋友的谈话和游戏,随之而来的就是如何建立自己的游戏圈和朋友圈。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努力适应规则,确立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找到存在感,获得价值感。当孩子想要实现这些诉求,又缺少实现的方法时,打小报告就成了他们为自己找到的能表达自我的方法。
所以孩子打小报告,本质上只是一种社交行为。
当然,都是在表达自己的诉求,孩子的每一种小报告类型不同,一般来讲,孩子的小报告分为两类,一类是和自己有关的小报告,另一类是和自己无关的小报告。
与自己有关的小报告:多是因为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所导致的,娃当下面对的情况复杂程度已经超出了他的解决能力范畴了,他就想寻求大人的帮助。
与自己无关的小报告:别人的事情没有妨碍到自己,但孩子就是看不过去,一定要到大人那里打个小报告。按儿童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理论,在这个阶段的儿童眼里,“规则是不能被更改的”,所以他们内在的诉求是:“如果别人不守规矩,即使和我无关,我也一样要告到大人那里去。”
例如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例子,大宝指着二宝对妈妈说:“妹妹把饼干丢垃圾桶里了”;或者是一个孩子跑到老师跟前,数落另一个孩子的不是:“老师,小强刚刚又在插队”。
当然,也有一些孩子打与自己无关的小报告,是为了获得大人、老师足够多的关注,引起大人的注意。
无论哪种,儿童行为心理专家告诉我们,打小报告只是孩子成长中的一种阶段性行为,是会自然消退的。这个阶段中,3-10岁是打小报告的高峰期,而10岁之后,随着孩子有了初步的价值观、道德观,加上对伙伴关系越来越重视,就不太会打小报告了。
不能鼓励“打小报告”的行为
虽说打小报告只是阶段性行为,但是当孩子有打小报告的行为时,我们是需要引导的。
没错,我们需要削弱孩子“打小报告”的行为,而不是鼓励。
就像前面所说,在幼儿园的环境中,孩子有“打小报告”的习惯,但并不会总能得到老师的回应。老师管理一群娃,总体原则一定是“群众内部矛盾”自行解决消化。如果是敏感型的娃,孩子会感受到“自己的热情被浇灭”。
不仅仅是在幼儿园不要动不动就打小报告,在生活中,我们也同样不应该鼓励孩子“打小报告”。因为虽然正常来说3-10岁这个“打小报告高峰期”会自行消失,但如果“打小报告”的行为如果一直受到鼓励,会被强化成伴随一生的行为习惯!
这会给他们未来的人际关系中带来重重危机,在小学中学,可能会成为同学眼里的“祸害”,被孤立、边缘化,工作后是同事心中的“马屁精”,发展也同样会受到影响。
当然,要特别强调一下,不是说任何情况都不要和老师或者大人反馈情况,如果遇到了“重大的事情”,娃那该说还是必须得说!那么什么是重大事情呢?给一个建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理一个行为清单,用非常具体的方式告诉孩子,哪些事情是重大的,是必须告诉大人和老师的,哪些事情是轻微的,是无需告诉大人和老师的。
我列了一个表格,供大家参考:
合理回应“小报告”
让孩子收获更好的关系
当然,不鼓励绝不是我们“不去回应”,相反,我们一定需要去回应。心理研究认为,如果父母能够科学回应孩子的小报告,对他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更好的伙伴关系,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科学回应的方式,是根据小报告的不同类型作出不同回应的。
>> 为解决自己冲突问题的小报告 <<
 处理方法:感情抚慰+解决方法 
当孩子在和小伙伴玩的时候,碰上冲突,这个时候打小报告通常时候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所以更多的诉求是获得大人的关注和支持。
这种时候,大人不及时回应,可能会加深孩子的挫败感,不利于他们建立自信、获得良好社交;但如果回应过度,比如帮助打小报告的孩子出面去找别的小朋友商量、理论,这会让他们迟迟学不会自己解决问题,对大人的依赖越来越强。
我有个朋友是二胎妈妈,姐弟两个在有一段时间里常常会为了争抢一个玩具闹得不可开交,那会弟弟2岁半,姐姐4岁。
“一般都是弟弟玩得正起劲,有点调皮的姐姐会麻利地掳走想要的东西跑。弟弟每次都哭着找我,控诉又被姐姐抢了玩具。”朋友说,自己慢慢的对这种小孩子的“纠纷”积累了经验,他通常都是站在孩子的立场先从感情上回应一下,“喔,姐姐抢你的玩具是不对的”,然后给出建议性的解决办法,“你是不是可以和她商量一下,轮着玩呢?”
这样回应得多了,弟弟渐渐就知道,妈妈是不会帮她教训姐姐的,问题还得靠自己去解决。后面他就会试着和姐姐去商量,是一起玩还是轮流玩,一来二去,冲突和矛盾也会减少。
>> 重规则的小报告 <<
 处理方法:正向肯定+适当引导法 
孩子因规则感被破坏而打的小报告,更需要爸妈去理解他们当下的想要去维持的规则。
有一回,OK回家路上和我说,“小马今天没有光盘,我告诉老师了,但是老师都不说他的!”
看他生气的表情就知道他被老师冷落了。幼儿园老师当然不会对这种“不算事的事”太在意。而OK在老师那里没有得到回应,回到家再向我报告一遍,这说明,他很在意,他是在表达自己对规则的怀疑。
所以我当下就觉得一定要认真回应,而不是随便打发一下。要不然娃容易产生“规则是可以不遵守的”联想和认识。
我对他说:“嗯是的,我也观察过噢,小马是因为速度比较慢来不及吃完才这样的,下回你能教教他,怎么才能吃得更快一点?”
这样回答,不会造成对规则的双标,也因为有一个附带的具体要求,孩子爱管闲事儿的喜好和能力也便有了用武之地——更好地帮助同伴。
>> 重求关注的小报告 <<
 处理方法:冷处理+赞美认同法 
在孩子的世界里,很大一部分“与自己无关的小报告”中,其实都有这样一个逻辑——希望通过指出别人的错误,引起老师的关注,提升自己的地位,获得更多的机会。
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老师会通过对打小报告的孩子进行惩罚,来警告这种“告密”行为。但国内老师一般会根据自己的判断,认为这种小报告是不必要的,直接忽略掉就完事儿了。孩子试探几次,从老师那里得不到反馈,打小报告的劲头自然也就凉凉了。
面对这一类小报告,冷处理确实是比较科学的,它不会让打小报告的孩子过于没面子,也不会助长他们损人利己的行为模式。
而在这方面,倒是爸妈们可做的更多一些,比如同意他们所需要的认同感,如果孩子的确是想得到夸奖,爸妈可以毫不吝啬地夸夸多称赞。
如果大家觉得有用,请在文章末尾右下角“点赞”“在看”双连击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