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庸常生活的戏剧性
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序言中写道:“如果有人胆敢在本书中寻找什么结构、道德寓意诸如此类,一律逮捕、流放,乃至枪毙。”我一直认为这是一种内心无比强大的写作态度,它可以吓退所有正襟危坐的评论家,只留下想找些乐子的读者。
——马伯庸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马伯庸:庸常生活的戏剧性
前不久,一则消息见之于多种媒体,马家辉、马伯庸等出席华美人文论坛 。马家辉标志性的起始是那本《消灭李敖,还是被李敖消灭》,这个问题先止步于讨论究竟是在寻找文化,还是藉文化之名沽名钓誉。
各有深山道,同是少年英雄,成名兵器不同。毕竟马伯庸的银河奖与人民文学散文奖,并没有遭至资本大鳄的警觉追逐,直到《古董局中局》...
有点遗憾的感慨,迄今为止被改编的五部作品,《三国机密》、《古董局中局》、《长安十二时辰》、《她死在QQ上》、《风起陇西》,前两部影视作品已经雁过留声,声息渐无,距离原著仍有相当的距离。
包括原著的情节设计、人物关系皆迥异于其他动辄穿越的题材,但是因为过于刻意人物与情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诡异写法,再加上目前影视制作的实效性,无力把握这种历史的荒诞寻常,两部影视作品整体流畅,算是档期的应景之作,却乏善可陈,不如原著读起来惊心动魄,可能与文字本身的通俗性有关,缺少必要的深度留白。
目前内陆的影视作品因为演员良莠不齐,背后推手目的模糊以及资本攫取更大利益等等因素,基本上是迎合市场的思路。百花齐放,没有谁瞧见你也白搭,占领黄金时间成为博弈的基本。
《风起陇西》喜马拉雅有数个版本,无意间听了后,竟割舍不断,直到貌似结束,仍然余味无穷。隔了许久,再去APP里搜马伯庸三个字,跳出来是收费版的《长安十二时辰》,因为年底杂事多,听这类小说播音容易分神,只好作罢。
马伯庸曾经说过,“他们拿着钱来找我,是因为我写的东西足够好,所以我只要关心我作品的品质,其他的东西就不用特意去追求,也不用去迎合他们。”
《科幻世界》《飞碟探索》诸如此类的杂志,2000年之后的时间也在看,大抵是2005年吧,马伯庸的科幻小说《寂静之城》 获得了银河奖读者提名奖。而彼时,他恰好也完成出版了他首部长篇作品《风起陇西》繁体版,三国时代小人物的蝴蝶振翅,飞翔着,飞翔着,历史疏忽不见。
应该是不久,《明朝那些事儿》、《鬼吹灯》等等网络小说热潮迅速蔓延,旋即出版发行,一时洛阳纸贵,后者改编为影视作品。彼时,更多人沉溺于传2、传3,乃至后来的私服,大叔也是如此,觉得一天挂机的时间好慢啊。
白驹过隙,暮然回首,惊恐曾经游戏打发的点点滴滴,戒了,不过始终也没有翻过《鬼吹灯》之类的网络小说。当然历史类的除外,穿越类的有多远自己跑。
生活总有或大或小的局,别人设的,你自己设的,至于局中人是谁,关系倒是不大。通俗这东西本身就勿须那么崇高,所以马伯庸自诩为“说书人”,恰似单田芳、刘兰芳的醒木一拍,万人空巷,他呢?娓娓道来,有点《风起陇西》中诸葛亮羽扇纶巾里的玄机。
马伯庸的通俗,在与他把正史野史相互糅合,至少在读小说的时候,令人不觉坠入其圈套,将信将疑,信以为真。当年他的《风雨〈洛神赋〉》获2010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散文奖有点有趣,算是文学对他的一种奖掖吧。
《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之类已成为千古名句。而马亲王是要言说《洛神赋》后面男人女人与人性,而且有种天赋小儿一本正经强词夺理的那种胡闹态度,竟然把生活的戏剧性有趣性,荒诞不经的如此合理。
有时候,人人都期冀庸常生活能够充满戏剧性,小说、电影、绘画等等艺术抑或通俗的形式,不过增大加速了这种可能性,到底有几分跌宕起伏抵达梦想?那要瞧个人的运气了。
【 绘画:岳敏君(中 国)】
前篇回溯
▷元旦:似雨如尘旧岁花,又分新岁到侬家
- The End -
花花君
入群请加花花君
备注入群
花花视界微信群
浊世流转的清凉
一个文艺大叔的个人呓语
读书、看电影
用心灵旅行
长按指纹3秒“识别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zhl172901515】
更多微信公众号
夏之桑榆
或许除了设计、摄影、生活中的小确幸,我们什么都可以聊
子淦语妙天津卫
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谈中
烂柯记
晋人王质入山打柴,观人下棋,局终发现手中斧柄已烂...山中一日,世上千年...只恐烂柯人到,怕光阴、不与世间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