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兰新书考点解析03 | 10个即将出现在今年试卷上的重难点!

「实时热点」、「课外书带读」
欢迎关注微博@“木铎新传”

👨‍💻

彭兰新书考点解析第三弹之10大初试考点提示,前两弹可戳蓝色链接了解喔:

01:50例【网传】名词解释

02:13张【网传】思维导图

01
考点一:新媒体(第一部分)
MUD
  • 考点概述

新媒体在今天是一个使用广泛、具体内涵不断更新、难以界定的模糊概念之一。本书中,彭兰老师给“新媒体”的定义是“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或通信技术的,具有互动性、融合性的媒介形态和平台。目前主要包括传统互联网(基于万维网等应用方式)和移动互联网,以及其他具有互动性的数字媒体形式。”
需要特别强调,在区隔“新”与“旧”上,彭兰认为不能只考虑到特定的媒介或技术特质,而衡量“新”的程度,则可以从信息生产、社交和移动这三个“可供性”上着手。另外,本书从三条线索依次梳理了新媒体的演进过程和发展趋势,一是传播渠道与模式日益丰富,二是社会属性日益提升,三是经济属性日益增强。(提示:今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硕/专硕题均考到了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喔)
  • 考点分析

“新媒体”早已不是新词,但依旧是热词,更是新传考研出题离不开的一个角度。就各新传院校历年真题来看,有关“新媒体”的考察很频繁但并不难。比如历年考察角度包括但不限于:(灰色问题为20年真题举例)
1. 新媒体概念与特点
中国新媒体新生态新业态特征?
新媒体特点?
新媒体的新闻分发具有什么特点?
2. 新媒体存在的意义与作用
新媒体是桥梁还是壁垒?
3. 新与旧的区隔
请论述重大事件报道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角色
简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传播方式上的差异
4. 新媒体发展带来的影响(利/弊)
新媒体对受众接近权的影响?
新媒体技术对新闻生产流程的作用和影响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生产方式的影响
5. 经典理论/某一现象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变化
新媒体时期把关人变化及影响
新闻价值的要素,新媒体环境下有什么变迁?
新媒体对传统传播模式和传统理论的影响,结合具体新闻理论阐述
6. 基于新媒体发展背景,XXX如何做?
新中国 70周年, 新媒体时代如何重大主题宣传?
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如何提高舆论引导力
彭兰老师在《新媒体用户研究》一书中不仅为大家系统梳理了上述内容,还基于新媒体演变的三大趋势,分别从三个关键视角研究了新媒体用户,即节点化的用户、媒介化生存的人,以及赛博格化的人。总之,了解“新媒体”是掌握这本书的最基础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这也是新传初试的必考点,大家完全可以以应试为目的结合真题高效率地掌握新媒体的“新旧考点”。
  • 论文链接

《2019年中国新媒体研究的八大议题》李多 彭兰

《热点与趋势:技术逻辑导向下的媒介生态变革——2019年新媒体研究述评》苏涛 彭兰

《反思与展望:赛博格时代的传播图景——2018年新媒体研究综述》苏涛 彭兰

《新媒体传播:新图景与新机理》彭兰

02
后真相(第二章3节)
MUD
  • 考点概述

“后真相”一词出现于1992年,美国剧作家斯蒂夫.特西奇(SteveTesich)谈及“伊朗门事件”以及海湾战争那些令人羞耻的“真相”时用到了“后真相”(post-truth)这一说法,“post”表示“超越”,也就是“真相”不再那么重要。“后真相”意味着,“客观事实的陈述,往往不及诉诸情感和煽动信仰更容易影响民意”,也即今天的人们不再追求事实与争相,而是容易被各种情绪、情感所煽动。2004年,美国作家拉尔夫▪凯伊斯在《后真相时代》指出,我们还面临着一种模糊的陈述,既不是确切的真相,也不构成谎言,它可以称为“放大的真相”、“新真相”、软真相、人工真相或淡真相。
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社会化媒体的表现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后真相”时代的担忧。如何应对这种现象,彭兰老师在书中援引了学者蓝江的观点,“在后真相时代,我们恰恰需要高举真相的大旗,因为不是没有真相,而是以往我们接近真相的方式都出现了漏洞,而不是让真相留下的空位直接转移到主观性之上。”彭兰老师强调,“事实核查与真相追寻,不仅需要‘话语竞赛’,也需要在此基础上探索有效的协同机制,包括专业媒体与个体、各类组织的协同,人与机器力量的协同,需要依赖公共理性的重建。”
  • 考点分析

近几年,在谈到社会化媒体带来的问题时,“后真相”被越来越多的提及,它反映了当今的一种典型状态,常常作为题目本身或者背景来考察。同学们需要掌握的是,后真相的定义和具体表现后真相的原因、结果和影响,以及应对的办法。
就新闻传播活动而言,大家可以联系反转新闻和分布式内容生产,前者可以关注并结合时事热点中的相关案例来理解,它们凭借强烈的煽动性内容和情绪,引来各路“吃瓜群众”的争执甚至骂战,很少就事论事探究真相如何,或是冷静的摆事实讲道理;后者可以从信息碎片化、真相碎片化、多元价值观和真相观的方面进行思考;就新闻传播理论而言,大家需要在后真相时代的背景下考量这些理论的新变化和新的运作机制。
  • 论文链接:

《人人皆媒时代的困境与突围可能》彭兰
03
分布式内容生产(第二章1、2、3节)
MUD
  • 考点概述

分布式生产,意味着全民参与,行业壁垒被打破,专业与业余的界限淡化。一方面,分布式内容生产,意味着用户可以按照各自的意愿而非媒体的统一意志,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生产内容,专业媒体的中心性地位受到挑战,有可能放大“后真相”问题;另一方面,分布式的、无所不在的自媒体可以延伸媒体的触角,成为媒体报道的由头或线索,也可以成为检验媒体内容质量的参照物和媒体舆论引导的“扩音器”。
信息的碎片化是分布式内容生产及后续传播带来的显著结果,它使新闻传播变成一个公众共同参与的认识事物、揭示事物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由专业媒体垄断的信息“封装”程序,有可能推动我们逐渐接近真相的全貌。但是,彭兰老师在文中也指出,“尽管从哲学的层面看,真相似乎有着多面性,但从媒体角度而言,准确描述和判断一些基本事实,仍是必须做的。”正如学者蓝江所说,我们需要“重建一个可以接近客观性标准的框架”。
  • 考点分析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往传统大众传播中的“受众”成了如今五种传播形态杂糅的移动互联网个性化传播的“用户”,在人手一台智能设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频繁兴替,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的情形下,每个人都拥有了麦克风,可以近乎无门槛的生产、传播内容。各大专业媒体平台和内容聚合/分发平台也看出了UGC(用户生产内容)和PGC(专业生产内容)相结合的优势,鼓励着分布式内容生产,赋予它存在的合法性和可盈利性。
但是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分布式内容生产作为一种传播现象,它是两面性的,在打破专业壁垒的同时,也面临着把传播权力移交给没有受过专业的技能训练,没有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和新闻伦理道德概念的普通公众的风险。因此大家需要以辩证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分布式内容生产,结合当下“后真相”时代的背景,务必看到分布式内容生产中蕴藏着的机遇与风险。
04
网络社会(第一章2节;第三章1节)
MUD
  • 考点概述

“网络社会”起初并不完全等于互联网社会,它被界定为一种具有更广泛意义的社会结构,指称新经济所带来的与信息化、全球化相平行的一种社会结构的变化。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社会结构是具有高度活力的开放系统,能够创新而不致威胁其平衡。全球金融流动网络、欧盟的政治网络、新媒体网络、跨国企业等都可以看作这样的网络。
与虚拟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本质上是”人-人“的关系,虚拟只是其中一部分。虽然数字化决定了网络的社会功能和由此构建的关系网络具有虚拟的特征,但是当“虚拟”也是一种”真实“时,网络社会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一种社会实存,一种人类生存的全新方式。具体来说,当人们越来越多的以真实身份出现在各种网络社交空间时,社交平台连接的也是现实的社交关系,”虚拟“由此成为了”真实“。
  • 考点分析

从赛博空间到虚拟社会,再到网络社会,指称的变化表明我们对于互联网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人与人的关系由线成网,由虚向实。在网络社会这个大背景之下,只有掌握网络社会的特征、构成要素、权力结构以及网络节点的互动机制,才能更好的理解作为社会网络节点的新媒体用户之间是什么关系、互动行为的动因和效果,以及长期互动后逐渐形成的圈子与层级分化问题。掌握这个考点,有利于同学们更深刻的理解我们到底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媒介世界中,也有利于从更宏观的层面来审视当下各种热点事件中新媒体用户的互动行为。
理论链接: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19复旦学硕)
05
圈层化(第三章第5节)
MUD
  • 考点概述
圈层化的概念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定,指的是网络用户的汇聚与互动的长期效果,即人群的分化,有时也被用于“社群”或“小群体”的另一种表达。彭兰老师从网络用户聚集与分化模式的深层视角来观察,她指出,“圈层化”既包括“圈子化”,也包括“层级化”。圈层化与用户本身的差异和所处的现实社会结构有关,因网络中各种类型、规模的互动而加剧。每个用户都处于多个“圈”、“层”的交集之中,而“圈”、“层”交织也带来了网络人群的多重分化和网络社会碎片化程度加剧的后果。
本书中,彭兰老师分别为大家介绍了“圈”“层”的结构因素、运作机制和影响,同网络社会的本质“人-人”现实关系相适应,“圈”是以社会资本为纽带的,是现实关系圈子在网络中的延伸;“层”则来源于现实中固化的社会阶层,同时受到网络因素的影响,成为与传统社会结构不同的分层状况,并影响着传统的社会结构形态。
  • 考点分析

圈层化这一现象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简单来理解:圈层就是基于人际传播而形成,围绕交往主体而展开,建立在共同的价值观上所属的一个群体、一种圈层。比如我们常说的“饭圈”、“acg圈”等,还有我们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者事物火爆程度的“出圈”一词。在移动社交时代,这种圈层会表现在线下生活空间的窄化,社交群体的同质化,还会体现在线上的“算法”信息,人际连接虚拟化与孤独性心理等。从新传考研角度来看,目前考察不多且集中于“圈层社交”这一考点,如:简述微信圈层化传播特点;再如:举例说明圈层化社交、并说明其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在今年备考中,不要仅局限于圈层化社交的特点,更要思考如何解决这一现象带来的信息传播或者人际传播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 链接论文

《网络社会的层级化:现实阶层与虚拟层级的交织》彭兰
《网络的圈子化:关系、文化、技术维度下的类聚与群分》彭兰
《重拾信任:后疫情时代传播治理的难点、构建与关键》喻国明
06
智能时代人机关系(第三部分)
MUD
  • 考点概述

互联网早期,常常被称为赛博空间(Cyber Space),有研究者认为赛博空间的特征之一是“人机耦合的电子人在赛博空间获得永生。”而彭兰老师也在书中明确预言,“智能时代人机关系向新的方向发展,以人机交互技术向人本、人性化方向演进为基础,人机之间也将形成新的传播关系,甚至未来会出现嵌入人体内的智能设备,人机一体的赛博格将成为现实。”
书中指出,随着各种交互技术的进步,人可以用更为日常的、人性化的方式于机器进行交流,让人保持人性、回归人本,这应是人机交互技术发展的基本目标;机器将成为一种新的传播主体,打破以往传播学领域将传播主要划分为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和大众传播五类的格局,未来的人机传播会超越今天的以符号互动为主的传播视角;未来人与机器的关系不是人机分离,而是人机协同或人机共生,利用机器在某些方面的优势来增强人的能力,同时人也需要在与机器的协作中继续发挥自身的强项。
  • 考点分析

人机协作、人机共生,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是未来人与机器人最理想的相处状态。尽管智能时代和智能机器人在法律、道德、伦理、文化等领域备受争议,智能科技依旧不会停滞下迅猛发展的步伐。我们需要掌握的是,人机共存共进的初衷和可能性前提,人机传播在既有的五种主要传播形态中的地位如何,智能时代人机关系是怎样的,可能出现哪些伦理、法律困境以及如何有效规避它们。最后,科幻电影中被机器人奴役的结局是否会成为现实,我们可以保留一个更加开放的设想,并为之做好准备。
  • 论文链接

《智媒趋势下内容生产中的人机关系》彭兰
07
表情包(第7章第3节)
MUD
  • 考点概述

表情包的出现弥补了互联网虚拟交往初期无法全方位表达人们情绪的缺陷,它从最开始的纯字符组合符号,到后来图形化的表情符,再到现在丰富的表情包,自身发展从一个侧面映射了网络文化的更迭。广义的表情包包含各类用于表达情感、情绪与态度的图形符号、图片或图文组合,可以静态,也可以有动画效果;狭义的表情包,常常强调图文组合。本书则着重讨论前者的构成元素、组合方式、意义与作用,试图解锁表情包隐含的多重密码,揭开社交互动中的表情面具。
具体来说,彭兰老师从编码和解码、标签化和社交表演三个角度为我们详细分析了日常使用的表情包,解读表情包在生产和使用、发出和接收中符号和意义的关系,表情包与社会热点、大众文化及群体亚文化、政治的关系,以及表情包在社交表演中的工具性作用。
  • 考点分析
今年4月下旬,#学生微信群发敲打表情被批#登上微博热搜榜,起因是学生在微信群里问老师作业时,发送了两个“敲打”表情,老师看到后以为学生想打她,责令其写检讨。此类事件并非单例,事实上师生、家长和孩子,甚至95后和00后之间都已经出现了无法理解各自使用的表情包的现象。表情包作为这一时事热点事件的焦点,很可能被纳入院校初试真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实务评论都可以找到角度出题,比如结合传播学理论(如霍尔的编码与解码)分析表情包热点事件,评论发敲打表情包被批这一热搜事件等。
另外,这一考点还给我们一点启示就是,我们本身就是媒介化生存的新媒体用户,是社交互动的“表演者”,除表情包外,还应该多关注日常使用美图、自拍、视频和红包等新媒体工具,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体验来理解知识点,产生自己的思考和观点,那么在答题中才能有所创新和提出亮点观点。
  • 论文链接

《表情包:密码、标签与面具》彭兰
《美图中的幻像与自我》彭兰
08
算法(第八章4、5节)
MUD
  • 考点概述

获知信息了解周围环境的最新动态是每个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信息过载的现状,我们越来越离不开帮助我们省时省力的算法,比如以“今日头条”客户端为代表的算法先行者就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信息推送和便利快捷的服务,而且随着算法在未来进一步优化,它对用户需求的解读能力与匹配精确度也会不断提高。
但是,如果用户的信息获取仅仅依靠算法的个性化推荐,那么它以小灶的方式对用户进行投喂,则可能会使人们产生消化疲劳与厌食,也容易造成用户视野的狭窄,进而使他们越来越失去对外界环境的全面感知和对参与公共事务的兴趣,社会整合将变得越来越难。
彭兰老师在书中则拓展了我们的思路,她指出算法除了“信息茧房”这一弊端外,它在刻板偏见的继承、个性的麻痹、权利的侵犯等方面的负面影响也需要关注;尤其需要关注的是数据时代个体全面数据化,用户数据中潜藏的风险更大,数据权利的保护面临更大的挑战,但是目前无论是法律还是技术层面都未能落实用户数据的保护和被遗忘。
  • 考点分析

算法技术的善与恶,历来是各大院校考察的热门,当前学界和业界依然存在着不小争议。为将算法的弊端降至最低,有学者提出了“党媒算法”,也有业界人士综合多种算法进行推送,或者采取算法推送+人工筛选的办法,但实际效果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同学们可以多联系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媒介体验来理解这个考点,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比如“信息茧房”到底是人类固有的“选择性心理”背锅,还是“算法”来背锅;也可以将算法技术的利弊和案例分别列出来比较对照;另外,同学们还需要了解当下算法应用的新模式新特点,看看业界是如何尽可能减小算法负面影响的。
  • 论文链接

《增强与克制:智媒时代的新生产力》彭兰
《变革与挑战:智能化技术对传媒业的影响》彭兰
《导致信息茧房的多重因素及“破茧”路径》彭兰
《算法是一种新的传播观:未来传播与传播学的重构》喻国明
09
数据素养(第八章6节)
MUD
  • 考点概述

数据素养是媒介素养在大数据时代不可或缺的新的表现形式之一, 彭兰老师在书中指出,“数据并不必然等于‘准确’。数据时代的人们可能会面临更多认识上的误区,也会因数据误导或误用而落入更多陷阱。数据时代的用户需要一种新的素养,那就是数据素养,这种素养不仅关系到他们在数据时代的认知能力,也关系到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具体而言,“数据素养”(data literacy)指的是人们有效且正当地发现、评估、使用信息和数据的一种意识和能力,包含数据意识、数据获取能力、分析和理解数据的能力、运用数据进行决策的能力以及对数据作用的批评和反思精神。当用户自身拥有无限数据时,数据素养还包括其对自我数据的风险意识,如个人数据的保护意识和隐私意识等。
  • 考点分析

媒介素养是回答各种新闻传播伦理失范问题的“万金油”,随着新时代新闻传播活动的新发展和新实践,媒介素养的具体内涵也在不断扩展,同学们需要及时跟进,补充完善知识点。在本书中,彭兰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一种新的媒介素养——数据素养。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基于多源海量数据分析生成的新闻、报告和意见似乎是最理性客观值得信赖的,然而真实情况却是,我们自身往往无法得知这些数据的来源、构成和分析过程,也缺乏专业数据核查团队来确保这些海量数据的质量,以及由这些数据推断而来的结论的可信度。
因此,批判地看待大数据新闻,辩证的看待大数据技术很重要。本书为大家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数据风险和陷阱,剖析了“数据素养”这一概念,探究了数据伦理教育的迫切性和可能性,看到了全民数据素养的提高对全社会数据应用水平整体性提升的连锁效应。同学们需要背诵数据素养的定义,了解它的意义和价值,针对如何提升全民数据素养准备好解决方案。
010
社群经济(第4章2节)
MUD
  • 考点概述

在网络社群的价值被重视的基础上,社群经济的提法于近几年出现,尽管目前并未形成被普遍接受的定义,但对网络集聚的集体力量的重视是共通的。彭兰老师在本书中提出,社群经济目前主要有三种指向,一是将社群作为服务对象或营销场所,二是挖掘粉丝社群的价值,三是集合社群成员力量来进行共同创造或经营活动,让社群成为一种生产力。而第三种指向,被很多研究者和实践者认为是社群经济更理想的目标,在这样一个方向下,具有共同目标和群体意识是社群产生共同的行动力甚至生产力的重要基础。

  • 考点分析

看着是一个特别新的话题,但其实中国人民大学已经在2019年考过了(平台经济、社群经济、粉丝经济的形态、特征和三者关系)。社群经济的兴起与发展毫无疑问是基于微信、微博等代表的社交媒体这一肥沃土壤,它有着去中心化、核心资产是社群成员、内容是维持社群的关键、圈层化传播等鲜明特点。从新传考研角度来看,需要掌握:社群经济的概念与特点,以及社群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有哪些?院校也可能结合圈层化社交对社群经济进行考察。别忘记储备些新案例喔。

  • 论文链接

《三大网络时代新经济——社群经济、粉丝经济、网红经济》连奕昕

《社群经济环境下传统媒体发展策略》田斌

编辑︱海辰学姐

策划︱阿离学姐

主编︱元元学姐
总编︱元元学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