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花蛤弧菌病
养殖花蛤弧菌病
花蛤,学名菲律宾帘蛤,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病害越来越严重,弧菌病即是其中主要病害之一。
病原:溶藻弧菌、弗尼斯弧菌、副溶血弧菌等。
主要症状:患病花蛤不能潜入沙中,外壳无光泽,有大量黏液产生,闭壳肌肿大,贝壳不能紧密闭合,对刺激反应迟钝,足呈酱红色至紫黑色,外套膜和鳃糜烂。
病因分析:养殖水域水质环境恶化,导致细菌大量滋生。
流行情况:该病的发病季节为温度较高的夏季和秋季,8-11月,尤其是9-10月,不分潮位高低及文蛤大小,都发生死亡,死亡高峰躲在海水较差的小潮期,11月水温下降后,死亡即停止。
诊断:(1)初步诊断 可根据患病花蛤的患病症状和病理变化作出初步诊断。
(2)实验室诊断 对患病花蛤进行病原菌分离,挑取单菌落进行生化或分子鉴定可确诊病原。
防控措施
预防:底净片300克/亩.米,7-10天/次。
多元有机酸300ml/亩.米,10天/次。
优水菌500克/亩.米,10天/次。
200ml蛭弧菌+1000ml光合菌+200g多维应激宁/亩.米,20天/次。
发病期:
300ml蛭弧菌+1000ml光合菌+200g多维应激宁/亩.米,连用3天。
注意事项:此病暂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养殖过程中,加强水质调控,预防为主。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溶解氧的变化,适时开启增氧设备,增加花蛤溶解氧含量;另需要合理的投放花蛤数量,避免密度过大;增加营养,提高花蛤体质改底底净片,加水质净化优水菌和弧菌防控蛭弧菌多维应激宁拌料喂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