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胀痛,另类解法——我和“瘘”的故事(三):动脉入路治疗眼上静脉DAVF一例

假期归来,写篇故事,收收心。这则故事里的病例比较简单,但是瘘口单纯位于眼上静脉的DAVF 病例数却并不多,这例算一个,还有点意思。

66岁女性,因右侧眼部胀痛,球结膜水肿,本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原则,先去看了眼科,并辗转多家医院后,最终被推荐至我们这里。右侧颈外动脉正位造影可见多支供血的DAVF,眼上静脉引流,并可经內眦静脉吻合流向对侧。
右侧颈外动脉侧位造影:可以观察到眼上静脉同时向前、后引流。其中,向后引流为主引流,经颞浅静脉至颈静脉(可能的介入治疗路径之一),向前引流有,但是不明显。为了更加清晰的辨明供血动脉,我们还是结合三维造影重建来看吧。

侧位2D与三维重建结合分析:右侧脑膜副动脉、翼管动脉、圆孔动脉是三根确认供血,脑膜中动脉海绵窦支应该也参与,参见下一张图片。(因本次超选颈外动脉造影位置较高,咽升动脉供血情况未知)

正位分析:明确脑膜中动脉海绵窦支确认参与供血。
颅底双容积重建正、反面观:可以清晰的辨明圆孔、卵圆孔和棘孔位置,以及从其中进入病变的供血动脉。
单插咽升动脉可明确看到咽升动脉分支向瘘口供血
对侧颈内动脉造影可见脑膜垂体干脑膜支跨过中线向同侧瘘口供血,提示我们术中必须监控对侧供血情况。
对侧咽升动脉亦跨过中线,向病变供血。
还好,其他兄弟血管比较给力,没有参与供血。
手术预案两套:

1、经右侧颞浅静脉-眼上静脉入路进入瘘口

优点:瘘口到位成功率高

担忧:静脉压力梯度问题,可能需要局部填塞少量弹簧圈,便于Onyx在瘘口局部沉积,否则可能累及过多正常的眼上静脉。静脉通路在眼上静脉上方有个180度的回转弯,微导管需要良好塑性。

2、经右侧脑膜副动脉入路接近瘘口

静脉入路的担忧就是它的优点,静脉入路的优点恰是其缺点

因为瘘口到位难,只能尽可能接近瘘口,需要注胶-等待-注胶或者高压锅技术促进胶的有效弥散。

充分讨论分析后,我们决定采取动脉入路,靶血管选择脑膜副动脉+高压锅技术。Marathon顺利到位。

双C便于我们从不同角度监控Marathon导管的血管通路,提高到位率。
循着Marathon导管的足迹,Echelon10动脉瘤导管顺利到位。
顺序送入两枚弹簧圈,完成高压锅。

注胶经过正位像:Onxy先向外下进入脑膜副动脉、脑膜中动脉海绵窦支,后向内下,进入圆孔动脉、翼管动脉、咽升动脉、及对侧脑膜垂体干。

注胶经过侧位像。

同侧颈外动脉造影显示瘘消失,未在显影。

双侧颈总动脉显示瘘未再显影,影像学治愈。
总结:

1、相对于前两个故事而言,本则故事里,眼上静脉DAVF治疗经过比较简单,更大的意义在于提醒同行(包括眼科同道)眼睛胀痛的诊治,以免误诊误治,延误治疗时机。

2、动、静脉入路的选择,没有绝对的孰优孰劣,更多的是结合患者动、静脉通路的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本例两种方案应该均可以顺利实现,二选一(也许下次选择一例静脉入路做个姊妹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