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得粮食,太平军猛攻怀庆近两月,结果却导致北伐失败

【太平天国系列416,小佛说史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1853年6月,太平军攻打开封失败,为了抵达黄河北岸,林凤祥等人带着士兵们在汜水骨牌口强行渡黄河,清政府震惊,咸丰皇帝将清军将领数人革职留任,派直隶总督前往一线督战,并且给直隶总督下了一道死命令:一定要看好粮草,让叛军没有粮草。

有人会问,太平军怎么会没有粮草呢?太平军作战都是不携带大量的粮草,走到哪就打哪,然后将官粮仓库充公,向富人征粮,即太平军口中的“打太平先锋”。早在太平军进攻开封时,粮草已经非常紧缺(士兵大多为广西、两湖人士,不习惯吃面食),林凤祥在给天京汇报军情的时候就指出:“……尽见坡麦不见一田,粮料甚难”。

怀庆府(今河南省焦作市、济源市和原阳县所辖地域)临靠山西省和直隶省(今河北省),地势险要,是黄河北岸一个非常重要的军事重镇,林凤祥带部分士兵过黄河后,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同时也等待其他未渡河的士兵,遂决定进攻怀庆府,他或许怎么也没有想到,正是因为他做出进攻怀庆的决定,北伐军贻误战机,导致北伐失败。

怀庆府虽说是一个重要的地方,但是清朝在此地的军队的确不多,正规军只有300人,其余则是近万人的地方团练,相比于其他重镇,真的是防守空虚。太平军首先占领了怀庆四关,而后尝试性进攻城池,未能达到预期目的,遂采用“穴地攻城”法进行强攻,打出了一个缺口后,城内清军疯狂的抵御,太平军未能冲入城中。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太平军多次尝试挖地道、埋火药的方法,都没有攻入城中,为什么没有攻入呢?据说城中有一个矿工给官军出主意,“乃于城中穴地, 置大瓮,坐以听之,准声所起,,亦掘地道, 掘愈远,声愈近,至能辨人语,引水骤灌之, 凡破地道三十余处”。

“穴地攻城”法未能奏效,林凤祥等将领也较上了劲,大有一种不攻下城池不罢休的气势,根本没有考虑浪费大量时间会贻误最佳北伐战机,同时吸引大量的清军援军赶来,太平军与清军之间开始了长时间的拉锯战。

太平军攻不进怀庆,清军援军攻不进太平军占据的怀庆四关,怀庆城中开始缺粮,太平军更加缺粮,太平军则选择在清军援军驻防薄弱的地方打开缺口,去周围寻找粮食。为了得到粮食,太平军出高价购买,周围城镇的百姓纷纷带着粮食去找太平军,一时之间竟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集市,清军深感不安,又不敢在攻击太平军的同时和周围百姓为敌,只能干着急。

8月26日,清军援军有了一些突破,他们冲过了壕沟,拆毁了土墙,但是由于太平军顽强的反抗,清军援军经过两日的苦战依旧没有攻入太平军驻防地,不过对太平军的工事破坏极大。林凤祥见攻城和抵御援军都陷入两难之地,不得不命令全军撤围,而此时距离太平军抵达怀庆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天。

怀庆攻城浪费的时间直接影响了整体行军速度,使得太平军到达京津地区的时间往后推迟,给清军准备的机会,咸丰得以调派蒙古骑兵,同时也让自己在冬季中损失惨重,直到最后全军覆没。

参考资料:《太平军北伐史》

(0)

相关推荐